“四个四”工作法推动国有企业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3-03-08 17:06:56 作者:侯远航 李星辰 张强 周玮

   一、重要意义

  国能大渡河检修安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检修公司”)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最大的区域化和专业化水电检修公司,承担着大渡河流域1133余万千瓦机组检修维护及重大技术改造等工作。检修公司现有党员205名,下设11个党支部,21个党小组。近年来,检修公司党委聚焦“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四种思维”,完善“四项机制”,抓实“四类载体”,打造“四个平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四种思维”,提高政治站位

  1.引领思维凝聚发展合力

  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领导作用,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党委书记和执行董事“一肩挑”。开展“党旗飘扬、先锋引领”专项行动,推出“安全红袖标”“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攻克现场典型重复缺陷达60余项,推出干部当头雁、党员争先锋、支部强堡垒、创新塑品牌“四大工程”,把党建引领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治理的强大动力。

  2.融合思维促进管理提升

  坚持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构建了党建工作融入安全生产、设备检修、干部管理的“1+N”体系。创新项目化党建管理模式,把党建工作划分为大渡河上、中、下游和对外市场4个片区,建立党建工作基层联系点制度,构建党委抓总、分片建设、协调推进的“一总四分”党建格局。坚持党建与生产经营目标融合,把党建工作与重点项目结合起来,推动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

  3.服务思维推动作风转变

  坚持把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作为推动作风转变的重要抓手,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招募“110应急队员”,帮助解决工作现场职工家属突发性问题,克服了大渡河流域1000余公里战线上项目部点多面广战线长、服务保障难的局面。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推动落实沙坪阳光房、职工健康及职业病体检等惠民项目34项,职工幸福感显著提升。

  4.兜底思维防范化解风险

  推动风险识别自动化、决策管理智能化、纠偏升级自主化,打造柔性组织形态和新型管理模式的“智慧检修”建设。探索建立智慧党建系统,构建“一个文库”“三大功能”的“1+3”体系,实现了党员党性预判预警、党内制度动态跟踪等功能,强化了党内监督。

  (二)完善四项机制,规范工作体系

  1.议事决策机制厘清权责边界

  修订党委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制定决策事项清单、党委工作规则,形成党委研究分析重大问题、督促重点工作落实的常态化机制,实现党委决策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分解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形成年初安排部署、季度总结细化、月度督促提示的党建工作闭环管理机制。

  2.制度执行机制提高工作实效

  注重制度建设,建立涵盖中心组学习、双重组织生活、联系服务基层等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贯彻执行到位。构建严格的监督机制,建立“决策会议管理库”,避免出现应上会未上会、上错会等问题。建立月度检查常态化工作机制,定期对“三会一课”等基础工作开展检查,将考核结果与各个支部月度绩效挂钩,提高制度刚性执行力。

  3.队伍培养机制激发人才活力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制定出台“十四五”人才培养规划,实行“老带新、一对一”培养模式,为职工定制“成长套餐”。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建立党支部书记助理机制,选拔青年党员担任助理,从助理中选聘中层干部,打造了党政行政干部交叉任职的“三培养一输送一交叉”干部培养模式。

  4.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担当作为

  建立考核反馈指导的闭环机制,指导帮扶工作基础薄弱的基层党组织改进提升。建立“融合好、队伍好、品牌好、基础好、业绩好”的“五好”党支部考评体系,把党建党廉、生产经营指标纳入月度干部绩效考核,把年度党建考核作为部门评先选优的重要参考,实行绩效奖励、评先选优“双挂钩”。

  (三)抓实四类载体,提升工作质量

  1.岗位建功显担当

  深入开展岗位建功行动,深入推进“奋进十四五”党员示范岗建设,组织开展“党员在前,齐力攻坚”主题实践活动,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拆机队”,采取“五加二”“白加黑”模式连续奋战30余天,攻坚瀑布沟电站4号机组1200余根定子线棒更换。

  2.典型示范重效应

  定期评选党内“两优一先”,开辟宣传专栏。建成集团公司首批命名的“马海波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培育全国电力行业领军人才2名,国家能源集团工匠、技术能手各1名。发挥“青年创新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吸纳10余名优秀青年骨干投身科技创新,推出“智慧企业专家”“青年岗位能手”等典型选树载体。

  3.阵地建设强堡垒

  出台党支部建设实施细则,创新实施支部建在项目上、在班组上的工作模式。建立党建文化阵地,升级改造党员活动室、检修荣誉墙,确保“阵地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活动经常化”。建成党史学习教育“红色长廊”,讲述百年党史,重现历史画卷,开辟基层红色教育新阵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

  4.党群共建聚活力

  组建青年讲师团,开展“青年大讲堂”,团干部带头面向广大团员开展形势任务宣讲。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活动,进行检修作业“授旗仪式”,组织党员代表与青年职工代表开展宣誓承诺,保障了机组检修。组织与普格县红军树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开展购置垃圾车彻底解决村垃圾清运问题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四)打造四个平台,激发内生动力

  1.学习教育平台提升理论素养

  建立网上学习课堂,用好融智平台载体,制定“5+40+3”学习计划,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创新推出“书记大讲堂”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开设“党的十九大专题报道”学习专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智慧党建平台优化工作流程

  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化智慧党建系统风险监控,实现制度建设风险预警。推行职工思想动态分级管理机制,在班组建立信息采集点,设1名信息收集员,根据职工思想问题的影响程度,分绿、黄、红3个层次进行管理,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3.创新创效平台孵化科技硕果

  始终注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成立青年创新工作室,创新运用激光设备进行机组中心测量,孵化国家专利50项,参与编写国家标准10项。组建“党员技术攻坚组”“青年梦之队”,积极参与技术攻关,获得“第24届全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4.理论研究平台做新党建品牌

  发挥党委理论中心组研学功能,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出台政研课题管理办法,推出“一个主题、十大专题、七个课题”研学模式,党委委员牵头开展企业管理、党建理论调查研究,构建党委班子成员牵头、党办组织协调、课题组成员落实的理论研究体系,推动理论研究出成果见成效。1项成果荣获第四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三、主要成效

  通过实施“四个四”工作法,检修公司党委探索形成了推动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经验,党委领导力、支部战斗力、干部执行力进一步凸显。近年来,检修公司年均完成大渡河流域40余台机组、30余台主变、30余条线路(母线)及60余套溢洪设施检修任务,为推动水电检修行业发展,贡献绿色清洁能源作出了积极贡献。2021年,4台机组获评“2020年度全国发电机组可靠性标杆机组”称号,连续16年实现“零非停”。先后荣获了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能源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小家。

  (国能大渡河检修安装有限公司 侯远航 李星辰 张强 周玮)

   一、重要意义

  国能大渡河检修安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检修公司”)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最大的区域化和专业化水电检修公司,承担着大渡河流域1133余万千瓦机组检修维护及重大技术改造等工作。检修公司现有党员205名,下设11个党支部,21个党小组。近年来,检修公司党委聚焦“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四种思维”,完善“四项机制”,抓实“四类载体”,打造“四个平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四种思维”,提高政治站位

  1.引领思维凝聚发展合力

  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领导作用,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党委书记和执行董事“一肩挑”。开展“党旗飘扬、先锋引领”专项行动,推出“安全红袖标”“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攻克现场典型重复缺陷达60余项,推出干部当头雁、党员争先锋、支部强堡垒、创新塑品牌“四大工程”,把党建引领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治理的强大动力。

  2.融合思维促进管理提升

  坚持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构建了党建工作融入安全生产、设备检修、干部管理的“1+N”体系。创新项目化党建管理模式,把党建工作划分为大渡河上、中、下游和对外市场4个片区,建立党建工作基层联系点制度,构建党委抓总、分片建设、协调推进的“一总四分”党建格局。坚持党建与生产经营目标融合,把党建工作与重点项目结合起来,推动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

  3.服务思维推动作风转变

  坚持把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作为推动作风转变的重要抓手,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招募“110应急队员”,帮助解决工作现场职工家属突发性问题,克服了大渡河流域1000余公里战线上项目部点多面广战线长、服务保障难的局面。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推动落实沙坪阳光房、职工健康及职业病体检等惠民项目34项,职工幸福感显著提升。

  4.兜底思维防范化解风险

  推动风险识别自动化、决策管理智能化、纠偏升级自主化,打造柔性组织形态和新型管理模式的“智慧检修”建设。探索建立智慧党建系统,构建“一个文库”“三大功能”的“1+3”体系,实现了党员党性预判预警、党内制度动态跟踪等功能,强化了党内监督。

  (二)完善四项机制,规范工作体系

  1.议事决策机制厘清权责边界

  修订党委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制定决策事项清单、党委工作规则,形成党委研究分析重大问题、督促重点工作落实的常态化机制,实现党委决策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分解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形成年初安排部署、季度总结细化、月度督促提示的党建工作闭环管理机制。

  2.制度执行机制提高工作实效

  注重制度建设,建立涵盖中心组学习、双重组织生活、联系服务基层等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贯彻执行到位。构建严格的监督机制,建立“决策会议管理库”,避免出现应上会未上会、上错会等问题。建立月度检查常态化工作机制,定期对“三会一课”等基础工作开展检查,将考核结果与各个支部月度绩效挂钩,提高制度刚性执行力。

  3.队伍培养机制激发人才活力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制定出台“十四五”人才培养规划,实行“老带新、一对一”培养模式,为职工定制“成长套餐”。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建立党支部书记助理机制,选拔青年党员担任助理,从助理中选聘中层干部,打造了党政行政干部交叉任职的“三培养一输送一交叉”干部培养模式。

  4.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担当作为

  建立考核反馈指导的闭环机制,指导帮扶工作基础薄弱的基层党组织改进提升。建立“融合好、队伍好、品牌好、基础好、业绩好”的“五好”党支部考评体系,把党建党廉、生产经营指标纳入月度干部绩效考核,把年度党建考核作为部门评先选优的重要参考,实行绩效奖励、评先选优“双挂钩”。

  (三)抓实四类载体,提升工作质量

  1.岗位建功显担当

  深入开展岗位建功行动,深入推进“奋进十四五”党员示范岗建设,组织开展“党员在前,齐力攻坚”主题实践活动,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拆机队”,采取“五加二”“白加黑”模式连续奋战30余天,攻坚瀑布沟电站4号机组1200余根定子线棒更换。

  2.典型示范重效应

  定期评选党内“两优一先”,开辟宣传专栏。建成集团公司首批命名的“马海波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培育全国电力行业领军人才2名,国家能源集团工匠、技术能手各1名。发挥“青年创新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吸纳10余名优秀青年骨干投身科技创新,推出“智慧企业专家”“青年岗位能手”等典型选树载体。

  3.阵地建设强堡垒

  出台党支部建设实施细则,创新实施支部建在项目上、在班组上的工作模式。建立党建文化阵地,升级改造党员活动室、检修荣誉墙,确保“阵地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活动经常化”。建成党史学习教育“红色长廊”,讲述百年党史,重现历史画卷,开辟基层红色教育新阵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

  4.党群共建聚活力

  组建青年讲师团,开展“青年大讲堂”,团干部带头面向广大团员开展形势任务宣讲。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活动,进行检修作业“授旗仪式”,组织党员代表与青年职工代表开展宣誓承诺,保障了机组检修。组织与普格县红军树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开展购置垃圾车彻底解决村垃圾清运问题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四)打造四个平台,激发内生动力

  1.学习教育平台提升理论素养

  建立网上学习课堂,用好融智平台载体,制定“5+40+3”学习计划,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创新推出“书记大讲堂”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开设“党的十九大专题报道”学习专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智慧党建平台优化工作流程

  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化智慧党建系统风险监控,实现制度建设风险预警。推行职工思想动态分级管理机制,在班组建立信息采集点,设1名信息收集员,根据职工思想问题的影响程度,分绿、黄、红3个层次进行管理,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3.创新创效平台孵化科技硕果

  始终注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成立青年创新工作室,创新运用激光设备进行机组中心测量,孵化国家专利50项,参与编写国家标准10项。组建“党员技术攻坚组”“青年梦之队”,积极参与技术攻关,获得“第24届全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4.理论研究平台做新党建品牌

  发挥党委理论中心组研学功能,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出台政研课题管理办法,推出“一个主题、十大专题、七个课题”研学模式,党委委员牵头开展企业管理、党建理论调查研究,构建党委班子成员牵头、党办组织协调、课题组成员落实的理论研究体系,推动理论研究出成果见成效。1项成果荣获第四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三、主要成效

  通过实施“四个四”工作法,检修公司党委探索形成了推动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经验,党委领导力、支部战斗力、干部执行力进一步凸显。近年来,检修公司年均完成大渡河流域40余台机组、30余台主变、30余条线路(母线)及60余套溢洪设施检修任务,为推动水电检修行业发展,贡献绿色清洁能源作出了积极贡献。2021年,4台机组获评“2020年度全国发电机组可靠性标杆机组”称号,连续16年实现“零非停”。先后荣获了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能源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小家。

  (国能大渡河检修安装有限公司 侯远航 李星辰 张强 周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