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未来乡村“314”体系 共绘美丽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3-03-09 14:20:12 作者:冯英波 胡笑吟 陈映妃 刘小杰 张亚飞 杜德添

   一、重要意义

  (一)浙江省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新举措

  当前,中国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但与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任务仍有距离。由此,浙江省政府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创新提出“要开展未来乡村建设”,打造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乡村新社区,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

  (二)龙现村“侨农旅商”撬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丽水市青田县龙现村作为浙江省第一批100个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立足“农业文化遗产”和“联合国村”特色,结合归国华侨先进理念和多元资本,借助数字化电气化技术,做大做强稻鱼共生金字招牌,以其带动农副产品产业、乡村生态旅游业融合发展。

  (三)供电企业服务地方发展履行央企责任的新支点

  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安全稳定优质可靠的能源供应。国网丽水供电公司基于青田县“华侨之乡”区域特色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从助力乡村文化、产业、人才振兴等方面入手,依托线上助侨办电平台主动衔接“归巢侨雁”,推促广大侨胞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定立村貌村景村风三大目标

  基于数字化改革,融合“侨农旅商”多方组建未来乡村党建联盟,驱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化繁荣”目标实现。主导产业兴旺发达。借助“大云物移智”技术优化“稻鱼共生”,引领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深做精“山鹤”田鱼、“山耕”稻米等绿色品牌。主体风貌美丽宜居。完善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推进公厕、垃圾箱、路灯等环境整治工程,力求建成农村15分钟健身圈、15分钟养老圈和20分钟医疗圈。主题文化繁荣兴盛。深挖农耕、乡愁和华侨文化,完善公共设施,丰富乡村生活,推出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结合VR、AR技术,建设华侨、农遗系列数字展馆,倾力打造“展馆之村”。

  (二)坚持多方抱团发力,打造一个共建共享共融生态圈

  聚力打造乡村“未来场景”,党建引领下构建“电力主导、多方联动”的共建共享共融生态圈。政府扛好“方向旗”。锚定农业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等目标,深度融合“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党建文化”,实现统一规划发展。电力架好“连心桥”。深入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保障农村电力可靠供应。收集华侨回乡发展问题需求清单,与县侨办、市场监管局、华侨商会等联络,架起党群沟通桥梁。华侨当好“领头雁”。通过合作、参股等方式,将技术、经验、人才注入农副产品加工业、文化产品开发与服务供给等领域,进一步凝聚侨力输送侨智。多方担好“主力军”。开拓企业、农民、群众等各方视野,依托现有优势,在经济发展、乡村建设、民俗文化传承等创造新产品新业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三)坚持电力无感融入,绘就绿色蓝色彩色四大场景 

  1.以景观式电网,擘画未来风貌场景

  党员攻坚队采取杆线序化、台区美化等推进乡村电网微改造,以“绣花”功夫推动电力设施融景入景成景。一体式电网规划。将电网建设全方位融入乡村规划,设计线路多联络适度分段的电网结构,满足现代农业、农旅融合、居民生活等多项需求,逐步向清洁低碳转型升级。一揽式强电改造。针对杆塔与村貌不相容问题,党员们现场摸排、逐点改造,实施景区核心线路入地,其余采取改迁、合并、减杆等措施,促使杆线与环境深度融合。一站式低压优化。通过台区低压电缆合并,台区标识牌、防撞条、高低压相序牌等更新美化,台区标准化智能化升级,打造一批设备精良、管理精细、服务精致的精品台区。

  2.以数智化技术,擘画未来产业场景

  积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党员服务队以稻鱼共生为核心,融合发展现代化农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一二三产业。助力农户增产增收。借助稻鱼共生“鱼光互补”水质监测、电力烘干站等技术,破解生产效率低、废气排放高等问题,并以电商、直播带货等渠道拓宽产品销路。助力农旅融合融活。推出全电民宿、全电农家乐等项目,促成政府出台补贴政策。搭建“云上龙现”数字化平台,提供线上游览和最佳路线,游客体验感攀升。助力农业更好更优。甄选乡村产业、乡村宜居等5个电力指数构建模型反映乡村振兴成效,同时链入稻鱼产业云服务平台,支撑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辅助政府决策。

  3.以多元性文明,擘画未来文化场景

  建设电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文明实践队伍,打造现代化文化展陈,多维传播龙现村特色文化。推陈出新传承地域文化。由党员骨干、优秀青年等组成电力新乡贤服务队,挖掘乡村慈孝故事、当代人物事迹等,以常态化活动发扬乡村文化。走村入户传播特色文化。成立“党建+”宣讲团,创作情景剧、先锋剧、微故事等电力“文化走亲”作品,依托便民服务卡、安全用电手册等,传导文明用电理念。别出心裁传递科技文化。科技驱动龙现村6大系列14个展馆向声、电、影像、实物一体方向升级,开展农耕、华侨、乡愁系列主题展览专项保供电,打造乡村党建、文化新IP。

  4.以贴心感服务,擘画未来邻里场景

  通过构建服务网格、建设服务队伍、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实施专项行动,打造半小时优质电力服务圈。“1+N”网格服务。打造“电力光明驿站+党员服务队+台区经理+农村用电安全员”的“1+N”网格化服务体系,形成网上办、就近办、上门办的供电服务新模式。“2+1”志愿服务。组建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围绕华侨创业、侨眷关爱、特殊办电等开展专业服务,打造“e阳光”一个特色服务品牌。“1+1+1”定制服务。实施“点亮老屋+点亮大棚+点亮小微”行动,通过改造线路使老屋焕新,定制专属用电方案服务惠民产业,推行用电报装“三零”服务加快产业升级。

  三、主要成效

  (一)“党建+电力”促主导产业蒸蒸日上

  生产设备更优。建成特色农产品公用烘干站并无偿捐赠,新增“稻鱼共生”太阳能水质监测系统,节能减排双向发力推动农业生产电气化转型。办电效率更高。推广网上国网APP,投用山口所“无人化”营业厅,上线“码上办”“刷脸办”,一键式办理10余项用电业务。用电成本更低。实施商用电磁灶厨房改造项目,有效消除烧伤、爆炸等火灾隐患,炉灶热效率提高至90%,降低能耗成本70%,2021年完成电能替代242.66万千瓦时。

  (二)“党建+电力”促主体风貌欣欣向荣

  农村电能质量进一步提升。完成龙现村美丽乡村强电改造工程,打造了龙现村18#公变、介路头32#公变及后半坑33#公变3个精品台区,促使乡村用电更安全可靠。绿色出行方式进一步频繁。深化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应用,建成了75KVA的“绿色出行”配套充电桩项目,助力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金名片”。村内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在村内安装50盏智能路灯、40只智能垃圾处理回收箱,优化了硬件设施和村居环境,力促美丽乡村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

  (三)“党建+电力”促主题文化栩栩如生

  多彩民俗走出了乡村。参与“千企结千村”行动,整合古建筑、自然景观等完成“农遗探寻线旅客接待中心”“世界货币馆”等项目建设,全维展陈华侨文化。特色体验奔向了远方。精心设计推出了一批舞鱼灯、插秧、磨豆腐、捕鱼比赛等旅游项目,开展鱼灯等专场表演,全景展示了龙现村的田鱼文化、华侨文化和农耕民俗文化。文明新风深入了人心。党员们组建了专项工作小组,进行民间传说、华侨历史、龙现村发展史收集编写,通过电影进村、文化宣传表演等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动员,有效营造和谐、纯朴的文明村风。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青田县供电公司 冯英波  胡笑吟  陈映妃  刘小杰  张亚飞  杜德添)

 

   一、重要意义

  (一)浙江省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新举措

  当前,中国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但与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任务仍有距离。由此,浙江省政府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创新提出“要开展未来乡村建设”,打造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乡村新社区,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

  (二)龙现村“侨农旅商”撬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丽水市青田县龙现村作为浙江省第一批100个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立足“农业文化遗产”和“联合国村”特色,结合归国华侨先进理念和多元资本,借助数字化电气化技术,做大做强稻鱼共生金字招牌,以其带动农副产品产业、乡村生态旅游业融合发展。

  (三)供电企业服务地方发展履行央企责任的新支点

  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安全稳定优质可靠的能源供应。国网丽水供电公司基于青田县“华侨之乡”区域特色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从助力乡村文化、产业、人才振兴等方面入手,依托线上助侨办电平台主动衔接“归巢侨雁”,推促广大侨胞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定立村貌村景村风三大目标

  基于数字化改革,融合“侨农旅商”多方组建未来乡村党建联盟,驱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化繁荣”目标实现。主导产业兴旺发达。借助“大云物移智”技术优化“稻鱼共生”,引领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深做精“山鹤”田鱼、“山耕”稻米等绿色品牌。主体风貌美丽宜居。完善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推进公厕、垃圾箱、路灯等环境整治工程,力求建成农村15分钟健身圈、15分钟养老圈和20分钟医疗圈。主题文化繁荣兴盛。深挖农耕、乡愁和华侨文化,完善公共设施,丰富乡村生活,推出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结合VR、AR技术,建设华侨、农遗系列数字展馆,倾力打造“展馆之村”。

  (二)坚持多方抱团发力,打造一个共建共享共融生态圈

  聚力打造乡村“未来场景”,党建引领下构建“电力主导、多方联动”的共建共享共融生态圈。政府扛好“方向旗”。锚定农业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等目标,深度融合“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党建文化”,实现统一规划发展。电力架好“连心桥”。深入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保障农村电力可靠供应。收集华侨回乡发展问题需求清单,与县侨办、市场监管局、华侨商会等联络,架起党群沟通桥梁。华侨当好“领头雁”。通过合作、参股等方式,将技术、经验、人才注入农副产品加工业、文化产品开发与服务供给等领域,进一步凝聚侨力输送侨智。多方担好“主力军”。开拓企业、农民、群众等各方视野,依托现有优势,在经济发展、乡村建设、民俗文化传承等创造新产品新业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三)坚持电力无感融入,绘就绿色蓝色彩色四大场景 

  1.以景观式电网,擘画未来风貌场景

  党员攻坚队采取杆线序化、台区美化等推进乡村电网微改造,以“绣花”功夫推动电力设施融景入景成景。一体式电网规划。将电网建设全方位融入乡村规划,设计线路多联络适度分段的电网结构,满足现代农业、农旅融合、居民生活等多项需求,逐步向清洁低碳转型升级。一揽式强电改造。针对杆塔与村貌不相容问题,党员们现场摸排、逐点改造,实施景区核心线路入地,其余采取改迁、合并、减杆等措施,促使杆线与环境深度融合。一站式低压优化。通过台区低压电缆合并,台区标识牌、防撞条、高低压相序牌等更新美化,台区标准化智能化升级,打造一批设备精良、管理精细、服务精致的精品台区。

  2.以数智化技术,擘画未来产业场景

  积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党员服务队以稻鱼共生为核心,融合发展现代化农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一二三产业。助力农户增产增收。借助稻鱼共生“鱼光互补”水质监测、电力烘干站等技术,破解生产效率低、废气排放高等问题,并以电商、直播带货等渠道拓宽产品销路。助力农旅融合融活。推出全电民宿、全电农家乐等项目,促成政府出台补贴政策。搭建“云上龙现”数字化平台,提供线上游览和最佳路线,游客体验感攀升。助力农业更好更优。甄选乡村产业、乡村宜居等5个电力指数构建模型反映乡村振兴成效,同时链入稻鱼产业云服务平台,支撑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辅助政府决策。

  3.以多元性文明,擘画未来文化场景

  建设电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文明实践队伍,打造现代化文化展陈,多维传播龙现村特色文化。推陈出新传承地域文化。由党员骨干、优秀青年等组成电力新乡贤服务队,挖掘乡村慈孝故事、当代人物事迹等,以常态化活动发扬乡村文化。走村入户传播特色文化。成立“党建+”宣讲团,创作情景剧、先锋剧、微故事等电力“文化走亲”作品,依托便民服务卡、安全用电手册等,传导文明用电理念。别出心裁传递科技文化。科技驱动龙现村6大系列14个展馆向声、电、影像、实物一体方向升级,开展农耕、华侨、乡愁系列主题展览专项保供电,打造乡村党建、文化新IP。

  4.以贴心感服务,擘画未来邻里场景

  通过构建服务网格、建设服务队伍、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实施专项行动,打造半小时优质电力服务圈。“1+N”网格服务。打造“电力光明驿站+党员服务队+台区经理+农村用电安全员”的“1+N”网格化服务体系,形成网上办、就近办、上门办的供电服务新模式。“2+1”志愿服务。组建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围绕华侨创业、侨眷关爱、特殊办电等开展专业服务,打造“e阳光”一个特色服务品牌。“1+1+1”定制服务。实施“点亮老屋+点亮大棚+点亮小微”行动,通过改造线路使老屋焕新,定制专属用电方案服务惠民产业,推行用电报装“三零”服务加快产业升级。

  三、主要成效

  (一)“党建+电力”促主导产业蒸蒸日上

  生产设备更优。建成特色农产品公用烘干站并无偿捐赠,新增“稻鱼共生”太阳能水质监测系统,节能减排双向发力推动农业生产电气化转型。办电效率更高。推广网上国网APP,投用山口所“无人化”营业厅,上线“码上办”“刷脸办”,一键式办理10余项用电业务。用电成本更低。实施商用电磁灶厨房改造项目,有效消除烧伤、爆炸等火灾隐患,炉灶热效率提高至90%,降低能耗成本70%,2021年完成电能替代242.66万千瓦时。

  (二)“党建+电力”促主体风貌欣欣向荣

  农村电能质量进一步提升。完成龙现村美丽乡村强电改造工程,打造了龙现村18#公变、介路头32#公变及后半坑33#公变3个精品台区,促使乡村用电更安全可靠。绿色出行方式进一步频繁。深化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应用,建成了75KVA的“绿色出行”配套充电桩项目,助力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金名片”。村内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在村内安装50盏智能路灯、40只智能垃圾处理回收箱,优化了硬件设施和村居环境,力促美丽乡村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

  (三)“党建+电力”促主题文化栩栩如生

  多彩民俗走出了乡村。参与“千企结千村”行动,整合古建筑、自然景观等完成“农遗探寻线旅客接待中心”“世界货币馆”等项目建设,全维展陈华侨文化。特色体验奔向了远方。精心设计推出了一批舞鱼灯、插秧、磨豆腐、捕鱼比赛等旅游项目,开展鱼灯等专场表演,全景展示了龙现村的田鱼文化、华侨文化和农耕民俗文化。文明新风深入了人心。党员们组建了专项工作小组,进行民间传说、华侨历史、龙现村发展史收集编写,通过电影进村、文化宣传表演等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动员,有效营造和谐、纯朴的文明村风。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青田县供电公司 冯英波  胡笑吟  陈映妃  刘小杰  张亚飞  杜德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