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意义
为将“赶考精神”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班组、进头脑,国网河北电力公司创新党的理论宣讲载体、方法和有效模式,成立“赶考”讲师团,打通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
二、主要做法
(一)正确把握处理三个关系,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见效提供明确指引
1.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在武装头脑方面既要理想信念入脑入心政治建设落地生根,又要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本领增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根基才能牢固、事业才能生机焕发。讲政治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政治上认识清醒,思想上才能领会到位,行动上才能贯彻到位。坚定走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本色,将讲政治的原则贯穿企业改革发展始终。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是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根本保障。要充分认清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挑战,自觉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加强实践,不断在掌握科学思想方法上有新提高,在增强治企兴企本领上有新进步,在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上有新提升,增强驾驭风险本领,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引领企业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实现新跨越。
2.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不变”和“变”的关系
在指导实践方面既要锚定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奋斗目标,又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不动摇,加快培育主业突出、技术领先、管理先进、绩效优秀、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的世界一流企业。改革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既要摸着石头过河,更需要顶层设计。国有企业面临的内外部形势复杂多变,既有系统结构性问题、又有体制机制性问题,既有国内主要社会矛盾发展变化的全局性问题,又有国际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问题。只有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变”与“不变”,科学分析形势,看清本质、把握大势,才能保持战略定力,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3.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
在推动工作方面既要聚焦主业强化战略引领,又要全要素发力创新驱动发展。明确主业主责,明确目标方向,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要素向主业集中,做强做实做精主业,不断增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供动力和支撑,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自主创新,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充分发挥创新要素合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破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有效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形成协同创新强大合力。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积极倡导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持续激发创新潜能。持续增强国有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不断朝着世界一流的目标迈进。
(二)始终坚持三个高质量,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提质增效提供有力保障
1.坚持高质量谋划,突出赶考特色,始终在基层宣讲中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
百年奋斗证初心,“赶考”永远在路上。国网河北公司充分发挥央企“大国重器”和“国家队”作用,以更加坚定的“赶考”信念,强化“四个必须”,锤炼打造“赶考讲师团”,培育了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示范效应显著的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讲师队伍。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赶考”讲师必须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才能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必须突出“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理论发展的必然逻辑、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明确“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是党的第三份历史决议的突出历史贡献,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党中央有核心、全党有核心,党才有力量。“赶考”讲师必须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从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必须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宣传导向。 站在新阶段的新起点,我们党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取向,遵循尊重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原则,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诉求,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基层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源头,基层干部群众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主体。回应群众关切,解答群众疑惑,破解实际难题,是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宣传思想工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路径。
2.坚持高质量选育,强化基层导向,注重在基层宣讲中培养党的创新理论的行家里手
国网河北电力公司党委深刻认识优秀理论宣讲队伍的重要性,从2020年开始计划用3年时间培养一百名具有国网特质、河北特色、专业特长的理论讲师。三年来,已举办3期理论讲师培训班,共培育100名来自基层各个专业的理论讲师,并通过逐级选拔、集中培训、择优选聘,打造了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赶考”讲师团队伍。
图1:理论讲师培训班
严把“入口”关。理论讲师培训班的学员由公司各二级单位党委择优推荐,公司党建部根据初步人选的基本信息及微党课宣讲视频进行审核,确保其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宣讲技能等满足理论讲师的基本要求。理论讲师全部来自于国网河北电力基层单位,除党建专业外,来自调度、生产、营销等不同岗位的学员比比皆是,2个月的匠心培养和实战磨砺,让他们洗礼淬炼、破茧成蝶。严把“集训”关。在课程内容方面,既设置了党的理论、形势任务、党史党务知识,帮助学员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也涵盖宣讲技巧、课程开发等教学内容,提升学员将知识储备深入浅出呈现给受众的能力。在培训方式上,既有集中授课、外出学习,也聘请省委党校专家一对一辅导,并精心设置“经典有声”我来读原著、“此情此景”我当配音员等创意新颖、形式鲜活的活动载体,为学员提供“实战演练”场地,让理论讲师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宣讲专业能力得到针对性提升,为切实当好党的传声筒奠定坚实基础。严把“选聘”关。综合学员培训期间表现、理论考试成绩、组内试讲成绩、微党课试讲成绩,对学员作出“优秀”、“较好”、“一般”的评价,评为“较好”及以上者,获聘理论讲师,特别优秀者,入选公司“赶考”讲师团。理论讲师培训班为“赶考”讲师团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基础,也将一批基层工作者锻造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能讲会讲的理论宣讲者。
3.坚持高质量研发,明确融合思维,始终在基层宣讲中接“上情”融“民情”
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宏观形势政策、党的优良传统、党内规章制度等,建立题研究常态化机制,自主研究开发线下党课80余门,制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史故事等线上微课60余门。在课程中,将党中央的精神指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回应基层所想、群众所惑、百姓所盼,让宣讲内容既“明天气”又“接地气”。
紧跟时政“冒热气”。在十九届六中全会结束后的第一时间,“赶考”讲师团迅速开发相关微党课22门,并录制视频,在网络上快速扩散,掀起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热潮。在冬奥会已圆满完成、冬残奥会即将开幕的关键时刻,集结精干力量,利用几天时间开发专题党课,为连续坚守岗位三四十天的冬奥保电人员讲授生动的线上党课《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勇担保供光荣使命》,激发大家心中的责任感、使命感,为他们拧紧了心中的“螺丝”,把紧跟党走、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传递给广大的干部员工。贴近生活“接地气”。“赶考讲师团”成员来自国网河北电力员工队伍,讲师团成员在宣讲中充分发挥了对行业状况、企业特点、队伍现状、受众思想熟知熟悉的优势,既讲党的创新理论、又讲行业发展前景,既讲党的恢弘历史、又讲企业面临的宏观形势,既讲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又讲“来之能战”的“电网铁军精神”,真正做到了历史关照现实、理论联系实际,打通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走进普通一线职工的“最后一百米”。内容鲜活“有人气”。“赶考”讲师团擅长用小切点讲大道理,用故事案例触人心弦。比如会用婚礼的仪式感来讲述规范党内组织生活的必要性,会用清朝末年和抗美援朝两次跨越鸭绿江战斗的反差对比讲述“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也会用医保目录谈判“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的案例讲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且还会采用视频动画、情景演示等多种形式手段,生动深刻、鲜明鲜活,让受众听得进、记得住、感触深,真正在心灵深处受到震撼、在思想深处形成共鸣。
三、具体成效
国网河北电力公司积极拓展六角形的宣讲阵地,即“理论传播”阵地、“任务宣讲”阵地、“讲述雄安”阵地、“红色展馆”阵地、“故事校园”阵地和“网络直播”阵地,真正让理论讲师有了“用武之地”。
“三进”宣讲“面对面”。面向基层党员职工开展“下工地、进现场、到班组”的理论宣讲活动,做到人民群众在哪里,党的声音就要传播到哪里。一是走进基层单位“全覆盖”。组织“赶考讲师团”赶赴国网河北电力下属二级单位、县级供电企业,向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党员群众进行宣讲,实现对二级单位宣讲全覆盖。二是进基层一线“零距离”。先后深入雄安220千伏昝西变电站、石家庄110千伏贾村变电站、国网河北电科院特高压大厅、栾城窦妪供电所等施工工地、作业现场、班组站所300余个,面向基层一线党员职工开展“零距离”“面对面”理论宣讲活动。三是走进革命圣地“红色行”。组织“赶考讲师团”担当“红色讲解员”,走进在西柏坡纪念馆、涉县刘邓129师旧址、狼牙山五壮士纪念馆、沧州马本斋纪念馆等红色场馆,为党员开展现场宣讲,用故事化的形式、升华性的阐释给广大党员群众以更深切的感悟。
宣讲方式持续优化。“赶考”讲师团积极拓展宣讲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党史故事、发展成就编排成具有企业特色的文艺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推进理论传播。采用配乐沙画的形式,声情并茂朗诵袁隆平先生给母亲的回信《稻子熟了》,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结合电力工作实际,编排情景短剧《时间都去哪了》,听众在笑点满满中深受启发;通过改编版新闻直播间,以诙谐方式讲述最新国际国内形势,把紧跟党走、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传递给广大听众……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让群众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
图2:典型经验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等中央媒体专题报道
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2021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以“赶考讲师团”成员在雄安新区昝西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现场开展理论宣讲为切入点,对国网河北电力“赶考讲师团”进行了专题报道。这支完全来自河北电力基层的宣讲队伍,足迹踏遍了燕赵大地,传颂声犹在耳畔。在西柏坡纪念馆,他们为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讲解沕沕水水发电站点亮新中国第一盏明灯的红色历史;在亟需加油鼓劲的关键时刻,他们为冬奥保电队伍讲授专题党课......两年时间,他们深入基层一线、班组站所开展宣讲415场,受众规模超过1万人,打通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典型经验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专题报道。
(中共国网河北电力公司党校 田青)
一、背景意义
为将“赶考精神”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班组、进头脑,国网河北电力公司创新党的理论宣讲载体、方法和有效模式,成立“赶考”讲师团,打通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
二、主要做法
(一)正确把握处理三个关系,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见效提供明确指引
1.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在武装头脑方面既要理想信念入脑入心政治建设落地生根,又要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本领增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根基才能牢固、事业才能生机焕发。讲政治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政治上认识清醒,思想上才能领会到位,行动上才能贯彻到位。坚定走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本色,将讲政治的原则贯穿企业改革发展始终。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是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根本保障。要充分认清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挑战,自觉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加强实践,不断在掌握科学思想方法上有新提高,在增强治企兴企本领上有新进步,在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上有新提升,增强驾驭风险本领,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引领企业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实现新跨越。
2.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不变”和“变”的关系
在指导实践方面既要锚定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奋斗目标,又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不动摇,加快培育主业突出、技术领先、管理先进、绩效优秀、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的世界一流企业。改革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既要摸着石头过河,更需要顶层设计。国有企业面临的内外部形势复杂多变,既有系统结构性问题、又有体制机制性问题,既有国内主要社会矛盾发展变化的全局性问题,又有国际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问题。只有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变”与“不变”,科学分析形势,看清本质、把握大势,才能保持战略定力,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3.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
在推动工作方面既要聚焦主业强化战略引领,又要全要素发力创新驱动发展。明确主业主责,明确目标方向,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要素向主业集中,做强做实做精主业,不断增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供动力和支撑,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自主创新,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充分发挥创新要素合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破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有效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形成协同创新强大合力。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积极倡导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持续激发创新潜能。持续增强国有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不断朝着世界一流的目标迈进。
(二)始终坚持三个高质量,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提质增效提供有力保障
1.坚持高质量谋划,突出赶考特色,始终在基层宣讲中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
百年奋斗证初心,“赶考”永远在路上。国网河北公司充分发挥央企“大国重器”和“国家队”作用,以更加坚定的“赶考”信念,强化“四个必须”,锤炼打造“赶考讲师团”,培育了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示范效应显著的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讲师队伍。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赶考”讲师必须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才能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必须突出“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理论发展的必然逻辑、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明确“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是党的第三份历史决议的突出历史贡献,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党中央有核心、全党有核心,党才有力量。“赶考”讲师必须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从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必须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宣传导向。 站在新阶段的新起点,我们党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取向,遵循尊重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原则,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诉求,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基层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源头,基层干部群众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主体。回应群众关切,解答群众疑惑,破解实际难题,是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宣传思想工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路径。
2.坚持高质量选育,强化基层导向,注重在基层宣讲中培养党的创新理论的行家里手
国网河北电力公司党委深刻认识优秀理论宣讲队伍的重要性,从2020年开始计划用3年时间培养一百名具有国网特质、河北特色、专业特长的理论讲师。三年来,已举办3期理论讲师培训班,共培育100名来自基层各个专业的理论讲师,并通过逐级选拔、集中培训、择优选聘,打造了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赶考”讲师团队伍。
图1:理论讲师培训班
严把“入口”关。理论讲师培训班的学员由公司各二级单位党委择优推荐,公司党建部根据初步人选的基本信息及微党课宣讲视频进行审核,确保其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宣讲技能等满足理论讲师的基本要求。理论讲师全部来自于国网河北电力基层单位,除党建专业外,来自调度、生产、营销等不同岗位的学员比比皆是,2个月的匠心培养和实战磨砺,让他们洗礼淬炼、破茧成蝶。严把“集训”关。在课程内容方面,既设置了党的理论、形势任务、党史党务知识,帮助学员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也涵盖宣讲技巧、课程开发等教学内容,提升学员将知识储备深入浅出呈现给受众的能力。在培训方式上,既有集中授课、外出学习,也聘请省委党校专家一对一辅导,并精心设置“经典有声”我来读原著、“此情此景”我当配音员等创意新颖、形式鲜活的活动载体,为学员提供“实战演练”场地,让理论讲师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宣讲专业能力得到针对性提升,为切实当好党的传声筒奠定坚实基础。严把“选聘”关。综合学员培训期间表现、理论考试成绩、组内试讲成绩、微党课试讲成绩,对学员作出“优秀”、“较好”、“一般”的评价,评为“较好”及以上者,获聘理论讲师,特别优秀者,入选公司“赶考”讲师团。理论讲师培训班为“赶考”讲师团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基础,也将一批基层工作者锻造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能讲会讲的理论宣讲者。
3.坚持高质量研发,明确融合思维,始终在基层宣讲中接“上情”融“民情”
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宏观形势政策、党的优良传统、党内规章制度等,建立题研究常态化机制,自主研究开发线下党课80余门,制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史故事等线上微课60余门。在课程中,将党中央的精神指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回应基层所想、群众所惑、百姓所盼,让宣讲内容既“明天气”又“接地气”。
紧跟时政“冒热气”。在十九届六中全会结束后的第一时间,“赶考”讲师团迅速开发相关微党课22门,并录制视频,在网络上快速扩散,掀起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热潮。在冬奥会已圆满完成、冬残奥会即将开幕的关键时刻,集结精干力量,利用几天时间开发专题党课,为连续坚守岗位三四十天的冬奥保电人员讲授生动的线上党课《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勇担保供光荣使命》,激发大家心中的责任感、使命感,为他们拧紧了心中的“螺丝”,把紧跟党走、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传递给广大的干部员工。贴近生活“接地气”。“赶考讲师团”成员来自国网河北电力员工队伍,讲师团成员在宣讲中充分发挥了对行业状况、企业特点、队伍现状、受众思想熟知熟悉的优势,既讲党的创新理论、又讲行业发展前景,既讲党的恢弘历史、又讲企业面临的宏观形势,既讲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又讲“来之能战”的“电网铁军精神”,真正做到了历史关照现实、理论联系实际,打通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走进普通一线职工的“最后一百米”。内容鲜活“有人气”。“赶考”讲师团擅长用小切点讲大道理,用故事案例触人心弦。比如会用婚礼的仪式感来讲述规范党内组织生活的必要性,会用清朝末年和抗美援朝两次跨越鸭绿江战斗的反差对比讲述“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也会用医保目录谈判“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的案例讲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且还会采用视频动画、情景演示等多种形式手段,生动深刻、鲜明鲜活,让受众听得进、记得住、感触深,真正在心灵深处受到震撼、在思想深处形成共鸣。
三、具体成效
国网河北电力公司积极拓展六角形的宣讲阵地,即“理论传播”阵地、“任务宣讲”阵地、“讲述雄安”阵地、“红色展馆”阵地、“故事校园”阵地和“网络直播”阵地,真正让理论讲师有了“用武之地”。
“三进”宣讲“面对面”。面向基层党员职工开展“下工地、进现场、到班组”的理论宣讲活动,做到人民群众在哪里,党的声音就要传播到哪里。一是走进基层单位“全覆盖”。组织“赶考讲师团”赶赴国网河北电力下属二级单位、县级供电企业,向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党员群众进行宣讲,实现对二级单位宣讲全覆盖。二是进基层一线“零距离”。先后深入雄安220千伏昝西变电站、石家庄110千伏贾村变电站、国网河北电科院特高压大厅、栾城窦妪供电所等施工工地、作业现场、班组站所300余个,面向基层一线党员职工开展“零距离”“面对面”理论宣讲活动。三是走进革命圣地“红色行”。组织“赶考讲师团”担当“红色讲解员”,走进在西柏坡纪念馆、涉县刘邓129师旧址、狼牙山五壮士纪念馆、沧州马本斋纪念馆等红色场馆,为党员开展现场宣讲,用故事化的形式、升华性的阐释给广大党员群众以更深切的感悟。
宣讲方式持续优化。“赶考”讲师团积极拓展宣讲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党史故事、发展成就编排成具有企业特色的文艺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推进理论传播。采用配乐沙画的形式,声情并茂朗诵袁隆平先生给母亲的回信《稻子熟了》,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结合电力工作实际,编排情景短剧《时间都去哪了》,听众在笑点满满中深受启发;通过改编版新闻直播间,以诙谐方式讲述最新国际国内形势,把紧跟党走、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传递给广大听众……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让群众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
图2:典型经验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等中央媒体专题报道
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2021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以“赶考讲师团”成员在雄安新区昝西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现场开展理论宣讲为切入点,对国网河北电力“赶考讲师团”进行了专题报道。这支完全来自河北电力基层的宣讲队伍,足迹踏遍了燕赵大地,传颂声犹在耳畔。在西柏坡纪念馆,他们为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讲解沕沕水水发电站点亮新中国第一盏明灯的红色历史;在亟需加油鼓劲的关键时刻,他们为冬奥保电队伍讲授专题党课......两年时间,他们深入基层一线、班组站所开展宣讲415场,受众规模超过1万人,打通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典型经验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专题报道。
(中共国网河北电力公司党校 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