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历经艰难困苦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学深悟透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有效推动政治理论学习在国有企业融入日常、落实落地,华电国际莱城发电厂(以下简称莱城发电厂)党委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经验做法,指导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学”为基础,推动理论学习分众化
莱城发电厂党委突出学习层级分众化、内容形式差异化、受众群体全覆盖,因人施教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推动理论武装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职工群众拓展。
干部深入学。发挥领导干部理论学习“领头雁”作用,2021年以来累计落实“第一议题”200余项,实行表单化项目化管理,紧密结合企业重点工作,深入研究讨论、制定贯彻措施。抓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行“四个一”模式,即每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学习,每季度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研讨,每年召开一次领导班子务虚会,每名领导干部形成一篇调研报告,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理论修养、政策水平。
党员重点学。莱城发电厂党委通过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形式,每年开展党章专题学习研讨,教育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淬炼过硬党性。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行沉浸式学习,开展红色基地打卡特色活动,引导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持系统化、常态化培训,丰富学习教育形式,组织“学习强国”百人答题擂台赛等独具特色的学习教育活动,激发党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群众精准学。富创新宣传载体,连续6年编印形势任务教育读本,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宣教上级政策、企业形势和发展战略,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用好“一网两微一栏”等媒体平台,进一步扩大群众学习教育的覆盖面。
坚持以“思”为关键,推动理论学习系统化
莱城发电厂党委在理论学习与个人思考的“结合”上做文章,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探索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新思路、新方法。
思考发展出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邀请省委党校学者、行业专家、高校教授,围绕“政治、行业、管理”三个层面进行辅导讲座,吃透国家“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能源电力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战略管理要求,科学思考、系统谋划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四型五化七个一流”的发展战略以及“加快建设行业领先、用户首选的综合能源服务商”的愿景目标,制定了供暖季增收提效、非供暖季降本增效、多元业务开源创效的“三效合一”新经营模式,将全会精神的学习思考成果转化为企业未来五年的经营发展思路。
思考方法措施。聚焦制约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中寻找解决方法。坚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能源保供工作中突出的燃料问题,深入研究、持续推进燃料区域综合治理,燃料接卸水平较治理前提升120%,现场治理水平得到华电集团公司领导的充分肯定。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中探索解决企业治理效能不高的举措,开展对标管理三年提升行动,时隔六年再次荣获华电集团五星级发电企业称号,企业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思考经验规律。结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党委班子认真总结企业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思考经营发展等方面的经验,梳理出供热拓展不够重视、新能源发展起步较慢等深刻教训,加快供热及新能源发展步伐。深入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下能源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把综合能源服务作为“战略储备”,适度超前地站到能源转型“风口”上,布局绿色智慧充换电站等新兴产业,构建智慧高效的能源系统。
坚持以“用”为导向,推动理论学习实效化
莱城发电厂党委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推动理论学习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把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
做助力双碳目标的排头兵。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加大新能源建设力度,推动莱芜区入选全国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探索储能应用新模式,2021年投用山东省首个储能调频示范项目,100兆瓦等级储能调峰项目成为山东省2022年首个启动建设的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开发建设的莱芜大王庄抽水蓄能电站入选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储备项目,助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充分挖掘节能降碳潜力,推动向泰安长距离供热项目纳入山东省“七网”建设重点项目、省会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个跨地级市长距离供热项目,对全国煤电机组供热改造发挥示范效应。
做稳住经济大盘的压舱石。贯彻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压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135%,充分发挥了国民经济“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把能源保供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决履行央企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在2021年四季度这一能源保供的关键阶段,发电量同比增长24.6%,未发生缺煤停机、机组降负荷、“非停”和停热事件,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地方经济平稳运行。顺应全国电力市场改革大潮,增强营销服务能力,为工商企业提供用电检修增值服务,帮助用电企业纾难解困。发展循环经济,拓宽发电副产品综合利用渠道,推动实现资源循环、产业协同、互利共赢。
做深化国企改革的践行者。 坚决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78项改革任务100%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制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锚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目标,建立薪点工资、绩效奖金、年功工资和辅助工资四个单元,合理拉开员工收入差距;构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市场,2022年以来新任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全覆盖,员工通过双向选择实现岗位调整23人次,企业内生动力更充足。
(华电国际莱城发电厂 肖伟)
摘要: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历经艰难困苦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学深悟透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有效推动政治理论学习在国有企业融入日常、落实落地,华电国际莱城发电厂(以下简称莱城发电厂)党委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经验做法,指导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学”为基础,推动理论学习分众化
莱城发电厂党委突出学习层级分众化、内容形式差异化、受众群体全覆盖,因人施教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推动理论武装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职工群众拓展。
干部深入学。发挥领导干部理论学习“领头雁”作用,2021年以来累计落实“第一议题”200余项,实行表单化项目化管理,紧密结合企业重点工作,深入研究讨论、制定贯彻措施。抓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行“四个一”模式,即每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学习,每季度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研讨,每年召开一次领导班子务虚会,每名领导干部形成一篇调研报告,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理论修养、政策水平。
党员重点学。莱城发电厂党委通过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形式,每年开展党章专题学习研讨,教育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淬炼过硬党性。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行沉浸式学习,开展红色基地打卡特色活动,引导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持系统化、常态化培训,丰富学习教育形式,组织“学习强国”百人答题擂台赛等独具特色的学习教育活动,激发党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群众精准学。富创新宣传载体,连续6年编印形势任务教育读本,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宣教上级政策、企业形势和发展战略,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用好“一网两微一栏”等媒体平台,进一步扩大群众学习教育的覆盖面。
坚持以“思”为关键,推动理论学习系统化
莱城发电厂党委在理论学习与个人思考的“结合”上做文章,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探索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新思路、新方法。
思考发展出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邀请省委党校学者、行业专家、高校教授,围绕“政治、行业、管理”三个层面进行辅导讲座,吃透国家“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能源电力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战略管理要求,科学思考、系统谋划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四型五化七个一流”的发展战略以及“加快建设行业领先、用户首选的综合能源服务商”的愿景目标,制定了供暖季增收提效、非供暖季降本增效、多元业务开源创效的“三效合一”新经营模式,将全会精神的学习思考成果转化为企业未来五年的经营发展思路。
思考方法措施。聚焦制约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中寻找解决方法。坚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能源保供工作中突出的燃料问题,深入研究、持续推进燃料区域综合治理,燃料接卸水平较治理前提升120%,现场治理水平得到华电集团公司领导的充分肯定。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中探索解决企业治理效能不高的举措,开展对标管理三年提升行动,时隔六年再次荣获华电集团五星级发电企业称号,企业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思考经验规律。结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党委班子认真总结企业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思考经营发展等方面的经验,梳理出供热拓展不够重视、新能源发展起步较慢等深刻教训,加快供热及新能源发展步伐。深入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下能源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把综合能源服务作为“战略储备”,适度超前地站到能源转型“风口”上,布局绿色智慧充换电站等新兴产业,构建智慧高效的能源系统。
坚持以“用”为导向,推动理论学习实效化
莱城发电厂党委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推动理论学习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把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
做助力双碳目标的排头兵。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加大新能源建设力度,推动莱芜区入选全国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探索储能应用新模式,2021年投用山东省首个储能调频示范项目,100兆瓦等级储能调峰项目成为山东省2022年首个启动建设的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开发建设的莱芜大王庄抽水蓄能电站入选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储备项目,助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充分挖掘节能降碳潜力,推动向泰安长距离供热项目纳入山东省“七网”建设重点项目、省会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个跨地级市长距离供热项目,对全国煤电机组供热改造发挥示范效应。
做稳住经济大盘的压舱石。贯彻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压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135%,充分发挥了国民经济“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把能源保供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决履行央企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在2021年四季度这一能源保供的关键阶段,发电量同比增长24.6%,未发生缺煤停机、机组降负荷、“非停”和停热事件,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地方经济平稳运行。顺应全国电力市场改革大潮,增强营销服务能力,为工商企业提供用电检修增值服务,帮助用电企业纾难解困。发展循环经济,拓宽发电副产品综合利用渠道,推动实现资源循环、产业协同、互利共赢。
做深化国企改革的践行者。 坚决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78项改革任务100%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制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锚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目标,建立薪点工资、绩效奖金、年功工资和辅助工资四个单元,合理拉开员工收入差距;构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市场,2022年以来新任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全覆盖,员工通过双向选择实现岗位调整23人次,企业内生动力更充足。
(华电国际莱城发电厂 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