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维五化三阵地”工作模式的国有企业组织建设

发布时间:2023-03-03 14:10:24 作者:武永强 韩玉芳 宫云鹏 祁飞 刘宇峰 李东旭

 摘  要: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1]。该成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探索实践“四维五化三阵地”工作模式,从“党委”、“支委“、“党支部”“党小组”四个维度出发,依托“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云平台网络阵地、党员红色活动阵地、实景训练教育阵地、“三阵地”,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打造抓系统化谋划,夯实基础建设,抓制度化规范,促进基层党组织质量提升,抓标准化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方式,抓项目化推进,聚焦智慧党建建设,抓信息化支撑的“五化”建设,进一步夯实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助力企业改革发展,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提升企业经营业绩。

一、重要意义

  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如何深入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融共促,使广大基层党组织能最快、最好、最精细的了解和掌握党建工作全领域目标要求,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成果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要求的需要、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加强党建工作要求的需要、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层皮”现象的需要三个层面为研究背景,立足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四维五化三阵地”国企党组织工作模式,不断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提高企业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组织体系,从上至下落实“四维”责任制,明确国企党组织建设谁来做。

  1.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紧密围绕《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严格顶层设计,紧抓党委关键主体,牵住“牛鼻子”落实责任制。一是筑牢思想阵地,增强政治建设能力。二是规范制度建设,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结合国有企业实际情况,编制《党委“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事项实施细则》、《党委(支委)会议事规则》,严格规范议事程序,明确党委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有效提升各级党组织依法、民主、科学决策水平。三是完善责任清单,提升履职能力。全面梳理《领导班子党建责任清单》,通过“派单督促”、“按期销号”的方式兑现清单内容,从顶层处理好“中心”与“首位”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党委领导班子责任担当。

  2.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牵头抓总规范支部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立足党支部、支部委员会两个维度,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一是从源头出发,多渠道提拔合适支部班子带头人,将党支部书记岗位作为培养选拔企业领导人员的重要台阶。从过程出发,创新“以培代训、以考促学”教育模式,组织支部委员参加理论和技能普考,大兴学习之风,提高理论水平,强化支部班子建设。二是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从基层党支部实际情况出发,以打造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双强”党支部为目标,以创建“蒙电示范群体”“十佳党建品牌”等方式,以点带面、以强扶弱,帮助基层党支部明确“做什么、怎么做”,有效解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薄弱、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层皮”等问题,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3.因地制宜精细化设置党小组,打通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神经末梢”。以党员高效管理为导向,推出“党小组精细化管理”方式,将党小组分为安全生产类、营销服务类、理论学习类等类别,设立党小组责任人,打通党组织建设“神经末梢”,有效解决了生产运维现场、工程建设现场等党员难以集中、组织生活无法常态开展的难题。

  (二)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利用“五化”创新管理方法,明晰国企党组织建设怎么做。

  1.顶层统筹规划,抓系统化谋划

  (1)统筹规划、建立“明责、履责、督责、问责”体系。深化“年初定责、年中督责、年底述责”机制。坚持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年初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内容列入企业年度工作会、职代会重要内容,制定《党委年度工作任务分解表》。发挥“头雁效应”,设立“1+N”领导班子联系点,班子成员按分管业务分区域定期以教育指导、调查研究、检视问题、专项整治、专题党课“五合一”下基层方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年底通过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方式,以“一述一评一测”检验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实施闭环管理,强化结果运用。系统化谋划,实施“三支队伍”素质提升工程。融合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支部书记“领头雁”、党务工作人员“主力军”、党员“排头兵”的梯队作用,练好“内功”,铸就“新功”。

  2.夯实基础建设,抓制度化规范 

  (1)规章制度规范化。推行“6+1+1”党建工作模式,编印《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机关党支部工作手册》等指导性文件,通过党员教育、党内监督、组织生活、党建资料、创建活动、评星定级“六规范”,抓好思想、组织、活动、学习“四关键”。

  (2)干部考核监督选用规范化。

  编制《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管理标准》,在干部选任过程中,突出政治素质,注重德才兼备,以正确导向激励担当,注重在生产经营一线和重大关头考察识别干部。一方面拓宽选人视野,完善选人路径,实施“双向人才”工程,把培养后备干部和培养技术专家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两条主线,统筹选好用好各专业的年轻干部,为优秀人才干事创业搭建舞台,另一方面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后备干部及青年后备干部库及人才库,实施动态管理,择优推荐在重要岗位历练。

  (3)人才管理规范化

  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一是精选人才入“库”,优先掌握一批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人才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建立人才库,以“内蒙古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依托,逐步建立起以高层次人才为技术引领、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扎实推进职工素质的人才工程。二是拓宽人才发掘渠道。通过竞技平台和业绩平台“双向”挖掘人才。通过实施人才轮岗交流计划,畅通人才成长通道,进一步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三是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宣传力度。结合新媒体、新时代讲习团宣讲活动、书记讲党课等平台,侧重向基层宣传优秀人才成长事迹,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激情。

  3.促进基层党组织量质提升,抓标准化建设

  组织生活标准化。创新实施“3+3”推动机制,做到时间、地点、内容“先通知”,会议记录、影像资料、重要材料“全留存”,会议记录、会议频次、会议记录“必检查”,确保组织生活常态化制度化,有效避免“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组织活动流于形式,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发展党员标准化。严把党员“入口关”,严格发展程序,以“五项工作机制”推动企业全过程规范化高质量发展党员体系建设,建立“月提醒”机制,严格入党过程性管控。创新“炬能行动”,通过入党积极分子与培养人“一对一”结对的方式,从严考察评估,确保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出真招、见实效。开展发展党员工作履职资格认证,确保组工人员“持证上岗”。

  组织机构标准化。在工程、生产现场成立党组织,将党组织覆盖到机关、基层本部、班组、站所,更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企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4.坚持党建引领创新驱动,抓项目化推进

  (1)始终围绕中心工作,探索实施党建项目化模式。紧扣围绕中心抓党建、聚焦难点求突破、打造亮点树品牌思路,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遴选党建“十佳”项目,打造可复制、能推广、有影响力、有生命力的党建项目。

  (2)创新融合机制,切实发挥党建引领推动工作的核心作用。推行“党员设备实名制”管理,将生产设备管理与党员管理挂钩结合,引领党员聚力攻坚,干在实处。以成立定点帮扶驻村临时党支部的方式,与属地村委党组织联合共建。践行“扶贫包联”、“乡村振兴包联”工作机制,织密扶贫、振兴帮扶网。统筹构建“党建+”“四个融合”体系,融合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电网建设和队伍建设,以体系建设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融互促,深度融合,实现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常态化开展机关党支部“两联两树”活动,增强了支部间互鉴互学互享,切实提升机关党建质量。

  5.建设智慧党建,抓信息化支撑

  (1)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干部档案信息化管理”。

  打造可视化、全封闭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平台,提升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规范干部人事档案查借阅利用制度、材料收集归档制度,将真抓真管、严抓严管、常抓常管、全程监督落到实处,努力为干部工作提供精准信息服务。

  (2)应用互联网平台,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常态化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创新研发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履职纪实信息管理平台,将企业副科级以上干部及关键岗位人员权力运行风险点植入平台库,有效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对分管领域廉洁从业从政风险点的管理和监督。

  (三)增强党建工作合力,落实“三平台”阵地建设,确保党员组织活动有保障。

  1.“互联网+日常管理”平台。建立“12316”智慧党建云平台,使广大党员摆脱固定学习场所限制,实现支部“三会一课”可视化、党费缴纳便捷化、党员教育多样化,支部通过平台可以享受党员自我管理、相互学习、亮点展比、活动推送等党建多样性服务。

  2.“互联网+红色活动阵地”平台。基于党员活动阵地“六有”标准,顺应“互联网+党建”趋势,打造“一室多用”的“互联网+电教化”党员活动阵地。电子化全覆盖,实现信息及时整合、更替,进一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党政学习、思想建设、领导干部培训研修等提供便利条件。

  3.“党建+实景教育”平台。在企业内部按区域、分专业打造“尖峰修试”、“输电铁军”、“锡供标准化实操培训”等品牌党员实训基地。通过党员带头、横向联动的方式,选拔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突出的党员担任“示范员”,将业务培训、实操训练、创新创效、技能比武与党建活动有机结合,有效增强了党员、职工间互鉴互学互享,达到了以先进带后进、推进党员、职工综合素质全方位提升的目的。

三、主要成效 

  通过实施“四维五化三阵地”工作管理模式,全方位提升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工作水平。以“四维”组织机构融合做强党建主体,实施组织生活与业务融合做优工作载体;开展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做实支撑保障,实施信息融合提供技术支持;融通各类业务链,将企业党建融入全业务流程;用制度建设和成果经验固化管理机制,营造了党委抓引领、支部建堡垒、党员亮旗帜、员工跟党走的浓厚氛围,做到了生产经营延伸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无论是盟内客户供电还是通关口岸服务,无论是输变配售还是在驻村乡村振兴,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关键环节有党员把着,关键时刻有党员顶着,企业党委的凝聚力、支部的战斗力、企业的生产力明显增强,实现了内供和外送电量的双突破,内置和外形建设的双提升,党建优势转化成为企业发展的优势。近年来,企业先后获得全国和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第九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13人获锡林郭勒盟级及以上“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内蒙古好人突破10人,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先锋形象,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带动职工队伍综合素质迈上了新台阶。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供电分公司 武永强 韩玉芳 宫云鹏 祁飞  刘宇峰 李东旭)

 摘  要: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1]。该成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探索实践“四维五化三阵地”工作模式,从“党委”、“支委“、“党支部”“党小组”四个维度出发,依托“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云平台网络阵地、党员红色活动阵地、实景训练教育阵地、“三阵地”,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打造抓系统化谋划,夯实基础建设,抓制度化规范,促进基层党组织质量提升,抓标准化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方式,抓项目化推进,聚焦智慧党建建设,抓信息化支撑的“五化”建设,进一步夯实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助力企业改革发展,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提升企业经营业绩。

一、重要意义

  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如何深入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融共促,使广大基层党组织能最快、最好、最精细的了解和掌握党建工作全领域目标要求,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成果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要求的需要、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加强党建工作要求的需要、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层皮”现象的需要三个层面为研究背景,立足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四维五化三阵地”国企党组织工作模式,不断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提高企业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组织体系,从上至下落实“四维”责任制,明确国企党组织建设谁来做。

  1.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紧密围绕《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严格顶层设计,紧抓党委关键主体,牵住“牛鼻子”落实责任制。一是筑牢思想阵地,增强政治建设能力。二是规范制度建设,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结合国有企业实际情况,编制《党委“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事项实施细则》、《党委(支委)会议事规则》,严格规范议事程序,明确党委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有效提升各级党组织依法、民主、科学决策水平。三是完善责任清单,提升履职能力。全面梳理《领导班子党建责任清单》,通过“派单督促”、“按期销号”的方式兑现清单内容,从顶层处理好“中心”与“首位”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党委领导班子责任担当。

  2.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牵头抓总规范支部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立足党支部、支部委员会两个维度,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一是从源头出发,多渠道提拔合适支部班子带头人,将党支部书记岗位作为培养选拔企业领导人员的重要台阶。从过程出发,创新“以培代训、以考促学”教育模式,组织支部委员参加理论和技能普考,大兴学习之风,提高理论水平,强化支部班子建设。二是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从基层党支部实际情况出发,以打造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双强”党支部为目标,以创建“蒙电示范群体”“十佳党建品牌”等方式,以点带面、以强扶弱,帮助基层党支部明确“做什么、怎么做”,有效解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薄弱、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层皮”等问题,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3.因地制宜精细化设置党小组,打通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神经末梢”。以党员高效管理为导向,推出“党小组精细化管理”方式,将党小组分为安全生产类、营销服务类、理论学习类等类别,设立党小组责任人,打通党组织建设“神经末梢”,有效解决了生产运维现场、工程建设现场等党员难以集中、组织生活无法常态开展的难题。

  (二)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利用“五化”创新管理方法,明晰国企党组织建设怎么做。

  1.顶层统筹规划,抓系统化谋划

  (1)统筹规划、建立“明责、履责、督责、问责”体系。深化“年初定责、年中督责、年底述责”机制。坚持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年初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内容列入企业年度工作会、职代会重要内容,制定《党委年度工作任务分解表》。发挥“头雁效应”,设立“1+N”领导班子联系点,班子成员按分管业务分区域定期以教育指导、调查研究、检视问题、专项整治、专题党课“五合一”下基层方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年底通过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方式,以“一述一评一测”检验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实施闭环管理,强化结果运用。系统化谋划,实施“三支队伍”素质提升工程。融合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支部书记“领头雁”、党务工作人员“主力军”、党员“排头兵”的梯队作用,练好“内功”,铸就“新功”。

  2.夯实基础建设,抓制度化规范 

  (1)规章制度规范化。推行“6+1+1”党建工作模式,编印《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机关党支部工作手册》等指导性文件,通过党员教育、党内监督、组织生活、党建资料、创建活动、评星定级“六规范”,抓好思想、组织、活动、学习“四关键”。

  (2)干部考核监督选用规范化。

  编制《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管理标准》,在干部选任过程中,突出政治素质,注重德才兼备,以正确导向激励担当,注重在生产经营一线和重大关头考察识别干部。一方面拓宽选人视野,完善选人路径,实施“双向人才”工程,把培养后备干部和培养技术专家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两条主线,统筹选好用好各专业的年轻干部,为优秀人才干事创业搭建舞台,另一方面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后备干部及青年后备干部库及人才库,实施动态管理,择优推荐在重要岗位历练。

  (3)人才管理规范化

  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一是精选人才入“库”,优先掌握一批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人才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建立人才库,以“内蒙古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依托,逐步建立起以高层次人才为技术引领、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扎实推进职工素质的人才工程。二是拓宽人才发掘渠道。通过竞技平台和业绩平台“双向”挖掘人才。通过实施人才轮岗交流计划,畅通人才成长通道,进一步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三是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宣传力度。结合新媒体、新时代讲习团宣讲活动、书记讲党课等平台,侧重向基层宣传优秀人才成长事迹,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激情。

  3.促进基层党组织量质提升,抓标准化建设

  组织生活标准化。创新实施“3+3”推动机制,做到时间、地点、内容“先通知”,会议记录、影像资料、重要材料“全留存”,会议记录、会议频次、会议记录“必检查”,确保组织生活常态化制度化,有效避免“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组织活动流于形式,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发展党员标准化。严把党员“入口关”,严格发展程序,以“五项工作机制”推动企业全过程规范化高质量发展党员体系建设,建立“月提醒”机制,严格入党过程性管控。创新“炬能行动”,通过入党积极分子与培养人“一对一”结对的方式,从严考察评估,确保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出真招、见实效。开展发展党员工作履职资格认证,确保组工人员“持证上岗”。

  组织机构标准化。在工程、生产现场成立党组织,将党组织覆盖到机关、基层本部、班组、站所,更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企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4.坚持党建引领创新驱动,抓项目化推进

  (1)始终围绕中心工作,探索实施党建项目化模式。紧扣围绕中心抓党建、聚焦难点求突破、打造亮点树品牌思路,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遴选党建“十佳”项目,打造可复制、能推广、有影响力、有生命力的党建项目。

  (2)创新融合机制,切实发挥党建引领推动工作的核心作用。推行“党员设备实名制”管理,将生产设备管理与党员管理挂钩结合,引领党员聚力攻坚,干在实处。以成立定点帮扶驻村临时党支部的方式,与属地村委党组织联合共建。践行“扶贫包联”、“乡村振兴包联”工作机制,织密扶贫、振兴帮扶网。统筹构建“党建+”“四个融合”体系,融合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电网建设和队伍建设,以体系建设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融互促,深度融合,实现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常态化开展机关党支部“两联两树”活动,增强了支部间互鉴互学互享,切实提升机关党建质量。

  5.建设智慧党建,抓信息化支撑

  (1)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干部档案信息化管理”。

  打造可视化、全封闭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平台,提升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规范干部人事档案查借阅利用制度、材料收集归档制度,将真抓真管、严抓严管、常抓常管、全程监督落到实处,努力为干部工作提供精准信息服务。

  (2)应用互联网平台,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常态化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创新研发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履职纪实信息管理平台,将企业副科级以上干部及关键岗位人员权力运行风险点植入平台库,有效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对分管领域廉洁从业从政风险点的管理和监督。

  (三)增强党建工作合力,落实“三平台”阵地建设,确保党员组织活动有保障。

  1.“互联网+日常管理”平台。建立“12316”智慧党建云平台,使广大党员摆脱固定学习场所限制,实现支部“三会一课”可视化、党费缴纳便捷化、党员教育多样化,支部通过平台可以享受党员自我管理、相互学习、亮点展比、活动推送等党建多样性服务。

  2.“互联网+红色活动阵地”平台。基于党员活动阵地“六有”标准,顺应“互联网+党建”趋势,打造“一室多用”的“互联网+电教化”党员活动阵地。电子化全覆盖,实现信息及时整合、更替,进一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党政学习、思想建设、领导干部培训研修等提供便利条件。

  3.“党建+实景教育”平台。在企业内部按区域、分专业打造“尖峰修试”、“输电铁军”、“锡供标准化实操培训”等品牌党员实训基地。通过党员带头、横向联动的方式,选拔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突出的党员担任“示范员”,将业务培训、实操训练、创新创效、技能比武与党建活动有机结合,有效增强了党员、职工间互鉴互学互享,达到了以先进带后进、推进党员、职工综合素质全方位提升的目的。

三、主要成效 

  通过实施“四维五化三阵地”工作管理模式,全方位提升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工作水平。以“四维”组织机构融合做强党建主体,实施组织生活与业务融合做优工作载体;开展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做实支撑保障,实施信息融合提供技术支持;融通各类业务链,将企业党建融入全业务流程;用制度建设和成果经验固化管理机制,营造了党委抓引领、支部建堡垒、党员亮旗帜、员工跟党走的浓厚氛围,做到了生产经营延伸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无论是盟内客户供电还是通关口岸服务,无论是输变配售还是在驻村乡村振兴,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关键环节有党员把着,关键时刻有党员顶着,企业党委的凝聚力、支部的战斗力、企业的生产力明显增强,实现了内供和外送电量的双突破,内置和外形建设的双提升,党建优势转化成为企业发展的优势。近年来,企业先后获得全国和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第九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13人获锡林郭勒盟级及以上“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内蒙古好人突破10人,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先锋形象,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带动职工队伍综合素质迈上了新台阶。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供电分公司 武永强 韩玉芳 宫云鹏 祁飞  刘宇峰 李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