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党支部共有党员8人,平均年龄35岁,曾荣获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先进基层党组织。
这两年支部一直努力探索如何通过激发强党建来促进业务的内生动力,期间,积累经验,不断尝试,总结了方法,取得了成果。
一、重要意义
基层企业中,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理想状态应当是深度融合、有效契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党建工作没有很好地与企业中心任务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相结合,甚至出现“各搞一套”的“两张皮”现象,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非但得不到巩固,反而成为业务工作人员眼中的“额外负担”。其中大多数的原因都是因为基层企业党支部注重于抓安全、抓生产,导致党建工作被虚化,这种“两张皮”现象既不利于党建工作,也不利于业务工作,如何将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促进业务工作发展成了当前支部党建工作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主要做法
支部始终坚持通过激活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不断增强党建促业务的内生动力和持续活力,拓宽开展党建工作的方法路子,以“党建+业务”引领,从三个方面深入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
(一)打造支部文化品牌
打造支部文化品牌是检修党支部党建促业务实践研究的开篇一页。检修党支部坚持打造技术型党支部的文化品牌,配合“检修党员责任区”、“燃机英才大讲堂”等活动,把支部检修维护的技术技能特点烘托出来,将检修人坚守一线,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风采展示出来,在支部和部门内,形成良好的检修技术文化底蕴,让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业务软任务”变为“党建硬指标”。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为“党建+业务”的典型案例。
开展“党员群众结对”活动,根据不同岗位,党员业务骨干和青年员工签订师徒合同,建立专业技术技能帮扶关系,搭建“传、帮、带”沟通桥梁,实现师徒共同提升。同时,每季度开展技术技能考试,检验授业成果,增加奖励考核机制。2021年检修部有两人获评“电厂年度优秀师父”。
部门针对不同岗位的职责定位,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明确各岗位的素质要求和培训等级,开展模块化培训。支部推行“优先将党员培养成为人才、优先把人才发展成为党员”的模式,对技术技能不足的党员进行批评和谈话,对于技术技能突出的员工优先考虑发展为党员,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2021年部门共有3人成功获聘分公司级技术技能专家,电厂聘用部门主任师、副主任师2名,技术带头人和技能带头人3人。
深入打造“一个支部一个品牌,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狠抓技术学习培训,营造人人学技术、个个懂技术的良好文化氛围,为企业打造一支既有理论功底,又能解决实际问题,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术型人才队伍。同时,这也是检修党支部探索党建促业务的大胆尝试。
(二)加强支部联合共建
开展支部联合共建是检修党支部党建促业务实践研究的重要一环。通过搭建一个平台,营造一个氛围、建立一个机制,实现党员联手、支部结对、党群合力,共同推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指标争先,激发强党建促业务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党支部凝聚人心、推动工作的战斗堡垒作用。
搭建一个平台。通过以“组织共建、专业联动、党员联手、荣誉共享、考核联带”等形式的支部共建模式,有效搭建基层支部之间、党员之间、党群之间、党建与业务之间互融、互学、互帮、互促、共进的平台。
营造一个氛围。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支部联合党课等组织活动形式,促进在业务工作中党员作用的发挥和党建功效的提升,营造你追我赶、携手共进的良好氛围。
建立一个机制。创新工作载体,借鉴对标、激励、考核等做法,通过真联、实建、严考,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促进党建工作有效落实在业务工作上。
2019年至2021年三台机组A级检修期间,检修党支部与西门子第一党支部、检修公司生产管理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活动。为参与检修的三方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协作平台,有效提升共建各方党员群众的工作热情和业务能力,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效结合,不但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活力,也促进三方相互借鉴先进经验。同时,在每个检修区域内三方均设有党员责任区,检修三方对应的党员和业务骨干对该区域都有管辖义务和监督责任,形成互相督促、共同管理、荣誉共享、考核联带的机制,共表彰“检修之星”30人次,“优秀检修队伍”3次,联带考核21次,检修管理水平和现场安全管控形势得到了逐年提升。
通过党建激发业务的方式,为检修工作提供极了有力的政治保障。顺利地完成了三台机组的燃机大修,DCS和励磁系统改造,全部实现大修全优目标,同时,作为国内同类型机组的首次大修,给国内的同类型机组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其中在2019年大修后,电厂还被亚洲电力杂志评为“年度电力创新奖”。
(三)建立党员创新小组
建立党员创新工作小组是检修党支部党建促业务实践研究的更进一步。检修党支部组织各专业成立党员创新工作小组,以“业务理论有水平、技术业务有专长、现场工作有经验”的党员为核心,深入推进“3+1”工作模式,即项目攻关、难点攻坚、提质增效和创新人才培养。调动起党员创新的积极性,围绕企业热点、难点问题选题立项。
治未病,医杂症。党员创新工作小组各自领取缺陷指标和专项攻坚课题,集中力量以难点为导向,将难题转化为课题,以立“军令状”的形式,形成独有的精益管理法,高效解决业务工作中的“疑难杂症”。经过各小组的努力,2021年机组缺陷同比降幅达34.4%,积存缺陷数量下降40%。
立项目,攻难关。党员创新工作小组根据企业热点和难点,加强调研力度,借鉴融合,加大技术改造。2021年部门圆满完成31项技改,其中2号机组一键启停(APS)、智能监盘等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提高了机组可靠性,提升了智能化程度,得到集团公司、分公司领导肯定。1号机组汽轮机中低压模块改造成果显著,改造后联合循环出力达420MW(冬季工况下),较修前提升7.69%,NOx平均排放浓度12.2mg/m3,为国内同类机组领先水平。
重创新,勤实践。党员创新工作小组动员激励部门职工全面参与创新,培养和提高职工创新和实践能力。2020年至2021年两年内,部门共凝练出创新成果专利11项,申报中的专利13项。同时,在华能集团公司2020年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大赛评选中,“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火焰检测装置”和“防止发电机定冷水管道污染装置”均获得一等奖、“一种防止燃气轮机排气温度元件断裂的保护装置”获得三等奖。在集团共计53项推广推荐技术创新成果中占据2席。
党员创新工作小组在党员业务骨干的引领和耕耘中,激发创新潜能,构建起良好的创新生态。发挥核心党员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激励全体党员和群众学创新、练创新、做创新,引领开创干事创业新局面,是解决企业创新发展瓶颈和培养人才的服务平台,是党建促进业务发展的又一例证。
三、主要成效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检修党支部把业务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使得党建工作不再空洞,从“无形”变为“有形”,也使得业务工作的任务指标提升政治刚性,让“软指标”变为“硬考核”。真正把党建工作附于实处当作专业来做,形成了党建工作有实体,业务工作有立意,形成有部署、有要求、有考核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相互促进、融合发展,通过强党建聚合力谋发展,不断激发内生动力,焕发党员群众的干事创业激情,着力推动电厂“五项重点工作”再上新台阶,确保全面高质量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四型燃机”添砖加瓦。
(华能上海燃机电厂 检修党支部 印佳峰)
检修党支部共有党员8人,平均年龄35岁,曾荣获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先进基层党组织。
这两年支部一直努力探索如何通过激发强党建来促进业务的内生动力,期间,积累经验,不断尝试,总结了方法,取得了成果。
一、重要意义
基层企业中,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理想状态应当是深度融合、有效契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党建工作没有很好地与企业中心任务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相结合,甚至出现“各搞一套”的“两张皮”现象,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非但得不到巩固,反而成为业务工作人员眼中的“额外负担”。其中大多数的原因都是因为基层企业党支部注重于抓安全、抓生产,导致党建工作被虚化,这种“两张皮”现象既不利于党建工作,也不利于业务工作,如何将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促进业务工作发展成了当前支部党建工作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主要做法
支部始终坚持通过激活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不断增强党建促业务的内生动力和持续活力,拓宽开展党建工作的方法路子,以“党建+业务”引领,从三个方面深入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
(一)打造支部文化品牌
打造支部文化品牌是检修党支部党建促业务实践研究的开篇一页。检修党支部坚持打造技术型党支部的文化品牌,配合“检修党员责任区”、“燃机英才大讲堂”等活动,把支部检修维护的技术技能特点烘托出来,将检修人坚守一线,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风采展示出来,在支部和部门内,形成良好的检修技术文化底蕴,让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业务软任务”变为“党建硬指标”。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为“党建+业务”的典型案例。
开展“党员群众结对”活动,根据不同岗位,党员业务骨干和青年员工签订师徒合同,建立专业技术技能帮扶关系,搭建“传、帮、带”沟通桥梁,实现师徒共同提升。同时,每季度开展技术技能考试,检验授业成果,增加奖励考核机制。2021年检修部有两人获评“电厂年度优秀师父”。
部门针对不同岗位的职责定位,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明确各岗位的素质要求和培训等级,开展模块化培训。支部推行“优先将党员培养成为人才、优先把人才发展成为党员”的模式,对技术技能不足的党员进行批评和谈话,对于技术技能突出的员工优先考虑发展为党员,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2021年部门共有3人成功获聘分公司级技术技能专家,电厂聘用部门主任师、副主任师2名,技术带头人和技能带头人3人。
深入打造“一个支部一个品牌,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狠抓技术学习培训,营造人人学技术、个个懂技术的良好文化氛围,为企业打造一支既有理论功底,又能解决实际问题,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术型人才队伍。同时,这也是检修党支部探索党建促业务的大胆尝试。
(二)加强支部联合共建
开展支部联合共建是检修党支部党建促业务实践研究的重要一环。通过搭建一个平台,营造一个氛围、建立一个机制,实现党员联手、支部结对、党群合力,共同推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指标争先,激发强党建促业务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党支部凝聚人心、推动工作的战斗堡垒作用。
搭建一个平台。通过以“组织共建、专业联动、党员联手、荣誉共享、考核联带”等形式的支部共建模式,有效搭建基层支部之间、党员之间、党群之间、党建与业务之间互融、互学、互帮、互促、共进的平台。
营造一个氛围。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支部联合党课等组织活动形式,促进在业务工作中党员作用的发挥和党建功效的提升,营造你追我赶、携手共进的良好氛围。
建立一个机制。创新工作载体,借鉴对标、激励、考核等做法,通过真联、实建、严考,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促进党建工作有效落实在业务工作上。
2019年至2021年三台机组A级检修期间,检修党支部与西门子第一党支部、检修公司生产管理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活动。为参与检修的三方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协作平台,有效提升共建各方党员群众的工作热情和业务能力,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效结合,不但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活力,也促进三方相互借鉴先进经验。同时,在每个检修区域内三方均设有党员责任区,检修三方对应的党员和业务骨干对该区域都有管辖义务和监督责任,形成互相督促、共同管理、荣誉共享、考核联带的机制,共表彰“检修之星”30人次,“优秀检修队伍”3次,联带考核21次,检修管理水平和现场安全管控形势得到了逐年提升。
通过党建激发业务的方式,为检修工作提供极了有力的政治保障。顺利地完成了三台机组的燃机大修,DCS和励磁系统改造,全部实现大修全优目标,同时,作为国内同类型机组的首次大修,给国内的同类型机组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其中在2019年大修后,电厂还被亚洲电力杂志评为“年度电力创新奖”。
(三)建立党员创新小组
建立党员创新工作小组是检修党支部党建促业务实践研究的更进一步。检修党支部组织各专业成立党员创新工作小组,以“业务理论有水平、技术业务有专长、现场工作有经验”的党员为核心,深入推进“3+1”工作模式,即项目攻关、难点攻坚、提质增效和创新人才培养。调动起党员创新的积极性,围绕企业热点、难点问题选题立项。
治未病,医杂症。党员创新工作小组各自领取缺陷指标和专项攻坚课题,集中力量以难点为导向,将难题转化为课题,以立“军令状”的形式,形成独有的精益管理法,高效解决业务工作中的“疑难杂症”。经过各小组的努力,2021年机组缺陷同比降幅达34.4%,积存缺陷数量下降40%。
立项目,攻难关。党员创新工作小组根据企业热点和难点,加强调研力度,借鉴融合,加大技术改造。2021年部门圆满完成31项技改,其中2号机组一键启停(APS)、智能监盘等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提高了机组可靠性,提升了智能化程度,得到集团公司、分公司领导肯定。1号机组汽轮机中低压模块改造成果显著,改造后联合循环出力达420MW(冬季工况下),较修前提升7.69%,NOx平均排放浓度12.2mg/m3,为国内同类机组领先水平。
重创新,勤实践。党员创新工作小组动员激励部门职工全面参与创新,培养和提高职工创新和实践能力。2020年至2021年两年内,部门共凝练出创新成果专利11项,申报中的专利13项。同时,在华能集团公司2020年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大赛评选中,“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火焰检测装置”和“防止发电机定冷水管道污染装置”均获得一等奖、“一种防止燃气轮机排气温度元件断裂的保护装置”获得三等奖。在集团共计53项推广推荐技术创新成果中占据2席。
党员创新工作小组在党员业务骨干的引领和耕耘中,激发创新潜能,构建起良好的创新生态。发挥核心党员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激励全体党员和群众学创新、练创新、做创新,引领开创干事创业新局面,是解决企业创新发展瓶颈和培养人才的服务平台,是党建促进业务发展的又一例证。
三、主要成效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检修党支部把业务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使得党建工作不再空洞,从“无形”变为“有形”,也使得业务工作的任务指标提升政治刚性,让“软指标”变为“硬考核”。真正把党建工作附于实处当作专业来做,形成了党建工作有实体,业务工作有立意,形成有部署、有要求、有考核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相互促进、融合发展,通过强党建聚合力谋发展,不断激发内生动力,焕发党员群众的干事创业激情,着力推动电厂“五项重点工作”再上新台阶,确保全面高质量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四型燃机”添砖加瓦。
(华能上海燃机电厂 检修党支部 印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