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靓”乡村振兴共富路

发布时间:2023-03-06 13:38:41 作者:侯水双 高建华 郑超 黄林涛 林施鋆

   一、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国网玉环市供电公司按照省公司关于乡村电气化建设的相关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浙江乡村电气化的意见》和《乡村振兴·电力先行”示范区建设指导手册及评价要点》的要求,主动服务乡村振兴建设,对外借力美丽乡村建设和小城镇综合整治,对内力促数智化供电所和国网五星级供电所创建,打造西塘“乡村振兴·电力先行”示范区。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全域,注入振兴发展动力

  坚持政企联动——做好乡村振兴的“绘图员”。坚持“政府主导、供电主动、村级主体”,确保电力助跑乡村振兴落在实处、取得实效。规划共编明方向。融入地方发展,推动市级及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建设,形成合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电气化乡村建设。信息共享保用电。构建政企信息共享机制,围绕“配套提速,服务提质”实施方案,建立“政府部门、重点客户、低压村民”三级对接模式,编制需求清单,形成行动计划,解决涉电问题,为示范区内水稻加工、海产养殖、旅游开发等项目护航,全国首个“海上加工中心”岸电投运。

  坚持电力先动——做好乡村振兴的“护航员”。坚持创新引领、问题引导、标杆引路,注重环境融入、标准统一、安全保障,在配网建设、维护、抢修等求突破、做示范。不遗余力强电网。对标高弹性电网建设要求,实施农村电能质量优化工程。两年来,公司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农村配电网改造升级项目近百项,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农村电网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型升级,让“放心电”“舒心电”“安全电”普惠海岛百姓。因地制宜优电网。对标“不怕台风的电网”要求,针对玉环整体台风多发、盐雾重等问题,大力推动差异化防风标准落地,落实台风补强大修工程,改造钢管杆,补装防风拉线,开展村级防水电表试点。选派“一老带一小”驻点乡镇、台区经理包干行政村,确保乡村电网问题精准把握、精准传达、精准抢修。坚持数字驱动——做好乡村振兴的“服务员”。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确保乡村电力获得感、幸福感。自助服务保民生。落实乡村振兴建设要求,全面开展乡村服务点摸排,结合营业厅无人化升级改造,窗口全面入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外聘电力服务编外代理员,配置自助服务终端,打造“代理服务+无人服务”融合服务模式,让乡村用电更“省时、省心、省力”,数据跑线上跑,线下一次不跑。延伸服务提质效。针对农村用电特点,突破服务界限,设置个性化标签,开发“滴滴电工”系统,台区经理和社会电工协同联动,实施表后维修定制延伸服务,实现快速报修维修。

  (二)聚焦西塘,打造振兴发展样板

  党建融合,履行服务乡村责任新担当——红船精神聚人心。坚持在服务乡村中不断深化“红船精神、电力传承”的玉电实践。创新“3+5”工作法打造“党建业务联盟”新模式,建成西塘“电力红船驿站”,实施“党务联合、工作联动、活动联办、阵地联建、品牌联创”的“五联”工作机制,发挥党建引领之力。担当责任暖人心。结合“合心、合智、合力”的企业文化理念,深化“和合台电”公益项目实施,开展“小小电工·点亮未来”志愿服务活动。安全宣传稳人心。通过设立电力便民服务公告栏、发放宣传册、开设电力课堂、微信窗口推送、入户巡线指导等方式,让安全知识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展融通,打造可靠乡村配网新样板——一线一册补短板。对示范区内线路、台区状况进行全面分析,针对网架薄弱处,建立专项清单,形成“一线一册、一台区一策”。根据西塘山村地理特性,升级西塘农网线路改造,建成低电压整治样板,大幅提升供电可靠性及电网防灾抗灾能力。智能管理扬长板。依托无人机、GIS等智能装备和技术应用,打造配网设备位置信息管理系统,完成10千伏配电网线路数据核查和配网“一张图”绘制,全面保障设备主人、台区经理等外勤作业人员快速掌握设备信息和地理位置,全力支撑配网日常运维和应急抢修工作。典型设计树样板。以“一次成优”为目标,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导向,以国网典型设计统一标准、规格、技术原则,从“配电房”至“接户线”沿路改造,全面治理“三线搭挂”。融入乡村景观,打造电力特色彩绘墙。做到核心居民区、百丈旅游区、精品民宿区等重点区域“景中无杆”,实现电益于景、景融于电。

  氛围融洽,营造幸福乡村用电新模式——网格化助力精准服务。综合考虑线路走向、地理位置、用户性质等因素,打破专业界限,抓好跨届培训,以线路台区为网格、以供电服务小组为执行单元、以责任田考核为支撑,构建“高压分线、低压分台区、营配合一”的组团服务新模式,共同负责示范区的高低压配电线路及配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及检修和现场服务等基础工作,实现一片责任网格、一支全能队伍、一步服务到位。数智化助力及时服务。依托省公司搭建的数供平台,建立工单驱动业务的移动化作业模式,将数字工单与绩效工分挂钩,实现任务及时派发、轨迹实时跟踪、服务即时落实、抢修时间压缩、农村服务增效。创新化助力升级服务。针对产业特点,开展配电线路负载率与业扩流程关联性监测分析,提前预警并完成业扩接入线路分流改接,确保客户按时接入。全市首家建立园区客户经理制,探索设立集体企业“营商专员”,实现业务办理全程代跑。环境融入,绘就美丽乡村生态新画卷——以电兴农,助力发展大产业。聚焦西塘村海产加工、水稻加工等核心产业,实施现代农业电气化、、全电物流、全电加工、绿色交通改造,助力政府打造集农业种植、海水养殖、科普教育、体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区,实现“农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以电兴旅,助力建设大花园。聚焦“游在百丈、吃在尖山、住在西塘”旅游带,提前部署全电景区建设,助力西塘村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样本,以“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以电兴村,助力节能大生态。推动农村生活电气化,倡导绿色出行,部署公用充电桩布点,服务全电新能源汽车,倡导用能低碳化,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利用村部旧址,设置电能替代、节能服务、智能家居等“一站式”低碳宣传区,组织开展“共享电气化”“居民家装节”等专项推广活动,全方位展示家庭节能方案。

  三、主要成效

  (一)主动担当,做好红色基因的践行者

  始终把责任央企的担当扛在肩上,深化西塘大坑“红船驿站”建设,聚焦低电压、路灯等群众的敏感小事,延伸党员服务队服务界面。通过“玉电安全大讲堂”“小小电工”“苔花计划”等志愿服务活动,做到服务到户、关爱到点、温暖到人。深化村企党建联建模式,定期组织党性教育、思想分享等活动,打造“红船精神、电力传承”精神高地,为电力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二)主动作为,做好绿色乡村的缔造者

  全面推进全电农业、全电景区、全电民宿发展,把握玉环整县光伏试点契机,深度挖掘乡村居民光伏建设资源,充分利用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绿色可再生能源,同步搭建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需求侧智慧响应平台,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窗口。同步深化能效诊断、节能咨询等生活节能咨询服务,营造全民参与节能氛围。指导农产业全电化生产、加工、冷藏、运输,推动跨区域、跨行业资源共享合作,引导建立全新行业绿色生态圈。

  (三)主动服务,做蓝色海湾的推动者

  紧贴农村生产生活,拓展台区看板功能,打造“能感知、会分析、能建议”的台区大脑,为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智慧用能、产业发展建立监测预警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广“高低压全融合”供电网格化服务,构建新形势下涵盖全专业、贯彻全环节的协同服务体系,实现“办电一条龙”“最多跑一次”改革。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玉环市供电公司 侯水双  高建华  郑超  黄林涛  林施鋆)

   一、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国网玉环市供电公司按照省公司关于乡村电气化建设的相关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浙江乡村电气化的意见》和《乡村振兴·电力先行”示范区建设指导手册及评价要点》的要求,主动服务乡村振兴建设,对外借力美丽乡村建设和小城镇综合整治,对内力促数智化供电所和国网五星级供电所创建,打造西塘“乡村振兴·电力先行”示范区。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全域,注入振兴发展动力

  坚持政企联动——做好乡村振兴的“绘图员”。坚持“政府主导、供电主动、村级主体”,确保电力助跑乡村振兴落在实处、取得实效。规划共编明方向。融入地方发展,推动市级及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建设,形成合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电气化乡村建设。信息共享保用电。构建政企信息共享机制,围绕“配套提速,服务提质”实施方案,建立“政府部门、重点客户、低压村民”三级对接模式,编制需求清单,形成行动计划,解决涉电问题,为示范区内水稻加工、海产养殖、旅游开发等项目护航,全国首个“海上加工中心”岸电投运。

  坚持电力先动——做好乡村振兴的“护航员”。坚持创新引领、问题引导、标杆引路,注重环境融入、标准统一、安全保障,在配网建设、维护、抢修等求突破、做示范。不遗余力强电网。对标高弹性电网建设要求,实施农村电能质量优化工程。两年来,公司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农村配电网改造升级项目近百项,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农村电网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型升级,让“放心电”“舒心电”“安全电”普惠海岛百姓。因地制宜优电网。对标“不怕台风的电网”要求,针对玉环整体台风多发、盐雾重等问题,大力推动差异化防风标准落地,落实台风补强大修工程,改造钢管杆,补装防风拉线,开展村级防水电表试点。选派“一老带一小”驻点乡镇、台区经理包干行政村,确保乡村电网问题精准把握、精准传达、精准抢修。坚持数字驱动——做好乡村振兴的“服务员”。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确保乡村电力获得感、幸福感。自助服务保民生。落实乡村振兴建设要求,全面开展乡村服务点摸排,结合营业厅无人化升级改造,窗口全面入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外聘电力服务编外代理员,配置自助服务终端,打造“代理服务+无人服务”融合服务模式,让乡村用电更“省时、省心、省力”,数据跑线上跑,线下一次不跑。延伸服务提质效。针对农村用电特点,突破服务界限,设置个性化标签,开发“滴滴电工”系统,台区经理和社会电工协同联动,实施表后维修定制延伸服务,实现快速报修维修。

  (二)聚焦西塘,打造振兴发展样板

  党建融合,履行服务乡村责任新担当——红船精神聚人心。坚持在服务乡村中不断深化“红船精神、电力传承”的玉电实践。创新“3+5”工作法打造“党建业务联盟”新模式,建成西塘“电力红船驿站”,实施“党务联合、工作联动、活动联办、阵地联建、品牌联创”的“五联”工作机制,发挥党建引领之力。担当责任暖人心。结合“合心、合智、合力”的企业文化理念,深化“和合台电”公益项目实施,开展“小小电工·点亮未来”志愿服务活动。安全宣传稳人心。通过设立电力便民服务公告栏、发放宣传册、开设电力课堂、微信窗口推送、入户巡线指导等方式,让安全知识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展融通,打造可靠乡村配网新样板——一线一册补短板。对示范区内线路、台区状况进行全面分析,针对网架薄弱处,建立专项清单,形成“一线一册、一台区一策”。根据西塘山村地理特性,升级西塘农网线路改造,建成低电压整治样板,大幅提升供电可靠性及电网防灾抗灾能力。智能管理扬长板。依托无人机、GIS等智能装备和技术应用,打造配网设备位置信息管理系统,完成10千伏配电网线路数据核查和配网“一张图”绘制,全面保障设备主人、台区经理等外勤作业人员快速掌握设备信息和地理位置,全力支撑配网日常运维和应急抢修工作。典型设计树样板。以“一次成优”为目标,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导向,以国网典型设计统一标准、规格、技术原则,从“配电房”至“接户线”沿路改造,全面治理“三线搭挂”。融入乡村景观,打造电力特色彩绘墙。做到核心居民区、百丈旅游区、精品民宿区等重点区域“景中无杆”,实现电益于景、景融于电。

  氛围融洽,营造幸福乡村用电新模式——网格化助力精准服务。综合考虑线路走向、地理位置、用户性质等因素,打破专业界限,抓好跨届培训,以线路台区为网格、以供电服务小组为执行单元、以责任田考核为支撑,构建“高压分线、低压分台区、营配合一”的组团服务新模式,共同负责示范区的高低压配电线路及配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及检修和现场服务等基础工作,实现一片责任网格、一支全能队伍、一步服务到位。数智化助力及时服务。依托省公司搭建的数供平台,建立工单驱动业务的移动化作业模式,将数字工单与绩效工分挂钩,实现任务及时派发、轨迹实时跟踪、服务即时落实、抢修时间压缩、农村服务增效。创新化助力升级服务。针对产业特点,开展配电线路负载率与业扩流程关联性监测分析,提前预警并完成业扩接入线路分流改接,确保客户按时接入。全市首家建立园区客户经理制,探索设立集体企业“营商专员”,实现业务办理全程代跑。环境融入,绘就美丽乡村生态新画卷——以电兴农,助力发展大产业。聚焦西塘村海产加工、水稻加工等核心产业,实施现代农业电气化、、全电物流、全电加工、绿色交通改造,助力政府打造集农业种植、海水养殖、科普教育、体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区,实现“农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以电兴旅,助力建设大花园。聚焦“游在百丈、吃在尖山、住在西塘”旅游带,提前部署全电景区建设,助力西塘村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样本,以“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以电兴村,助力节能大生态。推动农村生活电气化,倡导绿色出行,部署公用充电桩布点,服务全电新能源汽车,倡导用能低碳化,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利用村部旧址,设置电能替代、节能服务、智能家居等“一站式”低碳宣传区,组织开展“共享电气化”“居民家装节”等专项推广活动,全方位展示家庭节能方案。

  三、主要成效

  (一)主动担当,做好红色基因的践行者

  始终把责任央企的担当扛在肩上,深化西塘大坑“红船驿站”建设,聚焦低电压、路灯等群众的敏感小事,延伸党员服务队服务界面。通过“玉电安全大讲堂”“小小电工”“苔花计划”等志愿服务活动,做到服务到户、关爱到点、温暖到人。深化村企党建联建模式,定期组织党性教育、思想分享等活动,打造“红船精神、电力传承”精神高地,为电力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二)主动作为,做好绿色乡村的缔造者

  全面推进全电农业、全电景区、全电民宿发展,把握玉环整县光伏试点契机,深度挖掘乡村居民光伏建设资源,充分利用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绿色可再生能源,同步搭建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需求侧智慧响应平台,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窗口。同步深化能效诊断、节能咨询等生活节能咨询服务,营造全民参与节能氛围。指导农产业全电化生产、加工、冷藏、运输,推动跨区域、跨行业资源共享合作,引导建立全新行业绿色生态圈。

  (三)主动服务,做蓝色海湾的推动者

  紧贴农村生产生活,拓展台区看板功能,打造“能感知、会分析、能建议”的台区大脑,为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智慧用能、产业发展建立监测预警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广“高低压全融合”供电网格化服务,构建新形势下涵盖全专业、贯彻全环节的协同服务体系,实现“办电一条龙”“最多跑一次”改革。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玉环市供电公司 侯水双  高建华  郑超  黄林涛  林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