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重大考,国网北京电缆公司(以下简称电缆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部署要求,以“高质量提升年”为主线,坚持疫情防控、隧道整治两手抓,战疫情、强主网、惠民生,全力开展首都核心区老旧电力隧道综合整治工作,势必打造坚如磐石的首都核心区地下电力“生命线”。
事关重大 隧道整治刻不容缓
“老旧电力隧道隐患整治事关党政军首脑驻地用电安全,意义非凡,整治工作完成后,将显著提高核心区电缆网的运行环境,大幅度提升供电可靠性。”6月11日,在电缆公司首都核心区老旧隧道隐患整治启动会上,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煤电处处长郭连启说道。
地处北京核心区的地下主网电缆隧道,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当时隧道建设的施工工艺、规划设计等条件限制,运行年限久远的老旧电力隧道,现今不断出现顶板开裂、保护层剥落、渗漏水等问题,运行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
2019年某次国家重要政治会议召开期间,电缆公司值班人员发现,长安街某重要用户门前隧道内有严重漏水现象。经现场人员核查,初步判断是临近的园林绿化水或自来水渗漏造成的。为确保对重要用户供电不造成影响,电缆公司迅速安排紧急抢修,排水、重新封堵巩固隧道管孔,2个小时后,问题得到解决。这次抢修,电缆公司再一次意识到老旧隧道改造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在2020年职工代表大会上,电缆公司提出了“加快建成国际一流坚强智能电缆网”的目标,确立了加快推进首都核心区老旧电力隧道治理的工作计划。
精准防控 改造工作不断不乱
综合整治任务原本计划于2020年全国两会闭幕后即刻动工,疫情的暴发让动工日期成为未知。疫情停工期间,张成作为老旧隧道综合整治项目的专责人一刻也没有停歇。
“利用这段时间,我们一方面及时制定完成项目里程碑计划和技术方案,另一方面邀请专业团队,对老旧隧道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张成介绍到,根据损伤情况将隧道治理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再根据隧道所处环境确定加固、防水和附属设施整治等不同的治理办法。
全国两会供电保障任务结束,疫情一经稳定,电缆公司便立即投入核心区老旧隧道整治任务改造工作中。然而,复工复产不到一个月,北京二次疫情突发。电缆公司进一步加大现场疫情防控力度,坚决做到“四不”“四勤”。针对中、高风险地区员工,正式上岗前,要求全部通过核酸检测。同时,加强施工现场人员健康管控,体温测量、健康宝状态查询和信息登记工作每天都会进行。疫情期间,整治工程计划不变、时间不移、力度不减,每日协调施工物资进场、拆除废旧、探讨施工工艺,整治任务依旧忙碌而有序推进。
攻坚克难 打造精品示范工程
在本次整治范围内的隧道,有一部分电力隧道位于地下5至6米,隧道空间高度不足1.2米,这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低矮的隧道里,人员密集,转个身都很困难,而我们每晚都需要来来回回走个几十趟,运送物资时,不能运用机械工具,所有的物料我们只能选择手拿肩扛。”施工团队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将施工进度稳步向前推进。
转眼间,夏季的到来使隧道里变得尤为潮湿闷热,即使在夜间部分隧道环境温度依然可达40摄氏度、湿度将近80%,施工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出于安全考虑,施工人员必须全程穿绝缘鞋、佩带厚厚地绝缘手套,长时间作业下来,师傅们的手脚被汗水捂的发白。
“因中、高考供电保障,工期再次被缩短,为了保证工程如期完工,我们每天安排7支队伍、百余人在多条隧道段采取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同时开展治理工作,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使整治工作务期必成。”张成介绍说:“目前在施的隧道内都有带电运行的电缆设备,保护施工隧道中电缆设备安全也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其中老旧麻皮电缆的倒移和保护却是我们的一大心病。”
现存核心区隧道内的老旧麻皮电缆,约60余段,运行时间久远,外护套及铠装存在较为严重的破损、松脱、锈蚀等情况,且均为低压用户电缆,一旦在倒移过程中突发事故导致停电,对生产经济和居民用电都会带来不小的损失。电缆公司在征得兄弟单位的协助后,经过专项研讨,采取搭建临时等高支架支撑、确保水平移动的倒移方式进行作业,在作业全程安排应急抢修队伍在现场待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由于空间狭小,作业需加倍谨慎,师傅们只能选择半蹲甚至跪在地上工作,倒移工序进行的十分困难。
“知道你们工作都很辛苦,但这边的钢绞线网片安装不够牢固,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请立刻拆除。”6月17日,业主项目经理何跃恒在例行现场检查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第一时间要求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整改。
为了打造精品工程,电缆公司抽调了5名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电缆专家,担任5个业务项目的经理,对施工质量和现场安全严格把关、监管;同时,创新施工、验收的管理方式,在关键环节采用质量管控卡,为精品工程的打造又加了一道“安全阀”。
前期状态评估、中期质量把关和后严格验收,有效的保证了工程施工的品质,为保证首都核心区电缆网运行可靠性奠定了基础。
党建引领 助力工程高质完成
隧道治理工程地处核心区,为最大程度降低对交通和市民生活的影响,施工时间定为每天晚上9点至次日凌晨5点。当整个北京城即将安然入睡时,随着消音发电机的启动,老旧隧道的施工工作才刚刚开始,当熟睡的城市渐渐苏醒,伴着逐渐明亮的天际线,整治工作却迎来了当日的收尾。
电缆公司为坚定攻坚决心、凝聚战斗合力,专门成立首都电力(电缆老旧隧道隐患治理)共产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老旧隧道综合整治任务中彰显党员价值。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急难险重任务在哪里,党员就出现在哪里。赵春明,正是党员突击队中众多冲锋一线、默默奉献的党员缩影。
提前一个小时到达施工现场,巡查现场安全措施布置已成为赵春明的晚间“必修课”。“下隧道前通风、测气必须严格落实!天气越来越热,隧道内很容易聚集有毒有害气体,分包单位及时清理施工垃圾,保持隧道内环境安全,稍有马虎就可能让弟兄们付出生命的代价!”凭借13年的党性坚守和20年的工作经验,赵春明一直以最强的安全意识、最负责的工作态度感召和带领身边人。在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满满当当地详细记录着隧道改造的工程概况、进度和巡视发现的问题,每一项都详细标明完成时间和责任人。
越是在艰难险阻任务面前,越是要有昂扬向上的斗志。在湿热的地下电力隧道里,在机器轰鸣的施工中,在严谨认真的技术讨论会上,在首都核心区的万家灯火中,新面貌精彩纷呈、新征程波澜壮阔,电缆公司始终不向困难退半步,只向胜利添精彩,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坚决在11月30日前完成16.3公里首都核心区老旧电力隧道整治任务,切实提高核心区电缆网供电可靠性,确保党政军首脑驻地和百姓用电安全。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缆分公司 周小楠 李芸菲 王可嘉 张成 任以杰)
2020年,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重大考,国网北京电缆公司(以下简称电缆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部署要求,以“高质量提升年”为主线,坚持疫情防控、隧道整治两手抓,战疫情、强主网、惠民生,全力开展首都核心区老旧电力隧道综合整治工作,势必打造坚如磐石的首都核心区地下电力“生命线”。
事关重大 隧道整治刻不容缓
“老旧电力隧道隐患整治事关党政军首脑驻地用电安全,意义非凡,整治工作完成后,将显著提高核心区电缆网的运行环境,大幅度提升供电可靠性。”6月11日,在电缆公司首都核心区老旧隧道隐患整治启动会上,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煤电处处长郭连启说道。
地处北京核心区的地下主网电缆隧道,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当时隧道建设的施工工艺、规划设计等条件限制,运行年限久远的老旧电力隧道,现今不断出现顶板开裂、保护层剥落、渗漏水等问题,运行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
2019年某次国家重要政治会议召开期间,电缆公司值班人员发现,长安街某重要用户门前隧道内有严重漏水现象。经现场人员核查,初步判断是临近的园林绿化水或自来水渗漏造成的。为确保对重要用户供电不造成影响,电缆公司迅速安排紧急抢修,排水、重新封堵巩固隧道管孔,2个小时后,问题得到解决。这次抢修,电缆公司再一次意识到老旧隧道改造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在2020年职工代表大会上,电缆公司提出了“加快建成国际一流坚强智能电缆网”的目标,确立了加快推进首都核心区老旧电力隧道治理的工作计划。
精准防控 改造工作不断不乱
综合整治任务原本计划于2020年全国两会闭幕后即刻动工,疫情的暴发让动工日期成为未知。疫情停工期间,张成作为老旧隧道综合整治项目的专责人一刻也没有停歇。
“利用这段时间,我们一方面及时制定完成项目里程碑计划和技术方案,另一方面邀请专业团队,对老旧隧道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张成介绍到,根据损伤情况将隧道治理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再根据隧道所处环境确定加固、防水和附属设施整治等不同的治理办法。
全国两会供电保障任务结束,疫情一经稳定,电缆公司便立即投入核心区老旧隧道整治任务改造工作中。然而,复工复产不到一个月,北京二次疫情突发。电缆公司进一步加大现场疫情防控力度,坚决做到“四不”“四勤”。针对中、高风险地区员工,正式上岗前,要求全部通过核酸检测。同时,加强施工现场人员健康管控,体温测量、健康宝状态查询和信息登记工作每天都会进行。疫情期间,整治工程计划不变、时间不移、力度不减,每日协调施工物资进场、拆除废旧、探讨施工工艺,整治任务依旧忙碌而有序推进。
攻坚克难 打造精品示范工程
在本次整治范围内的隧道,有一部分电力隧道位于地下5至6米,隧道空间高度不足1.2米,这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低矮的隧道里,人员密集,转个身都很困难,而我们每晚都需要来来回回走个几十趟,运送物资时,不能运用机械工具,所有的物料我们只能选择手拿肩扛。”施工团队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将施工进度稳步向前推进。
转眼间,夏季的到来使隧道里变得尤为潮湿闷热,即使在夜间部分隧道环境温度依然可达40摄氏度、湿度将近80%,施工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出于安全考虑,施工人员必须全程穿绝缘鞋、佩带厚厚地绝缘手套,长时间作业下来,师傅们的手脚被汗水捂的发白。
“因中、高考供电保障,工期再次被缩短,为了保证工程如期完工,我们每天安排7支队伍、百余人在多条隧道段采取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同时开展治理工作,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使整治工作务期必成。”张成介绍说:“目前在施的隧道内都有带电运行的电缆设备,保护施工隧道中电缆设备安全也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其中老旧麻皮电缆的倒移和保护却是我们的一大心病。”
现存核心区隧道内的老旧麻皮电缆,约60余段,运行时间久远,外护套及铠装存在较为严重的破损、松脱、锈蚀等情况,且均为低压用户电缆,一旦在倒移过程中突发事故导致停电,对生产经济和居民用电都会带来不小的损失。电缆公司在征得兄弟单位的协助后,经过专项研讨,采取搭建临时等高支架支撑、确保水平移动的倒移方式进行作业,在作业全程安排应急抢修队伍在现场待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由于空间狭小,作业需加倍谨慎,师傅们只能选择半蹲甚至跪在地上工作,倒移工序进行的十分困难。
“知道你们工作都很辛苦,但这边的钢绞线网片安装不够牢固,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请立刻拆除。”6月17日,业主项目经理何跃恒在例行现场检查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第一时间要求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整改。
为了打造精品工程,电缆公司抽调了5名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电缆专家,担任5个业务项目的经理,对施工质量和现场安全严格把关、监管;同时,创新施工、验收的管理方式,在关键环节采用质量管控卡,为精品工程的打造又加了一道“安全阀”。
前期状态评估、中期质量把关和后严格验收,有效的保证了工程施工的品质,为保证首都核心区电缆网运行可靠性奠定了基础。
党建引领 助力工程高质完成
隧道治理工程地处核心区,为最大程度降低对交通和市民生活的影响,施工时间定为每天晚上9点至次日凌晨5点。当整个北京城即将安然入睡时,随着消音发电机的启动,老旧隧道的施工工作才刚刚开始,当熟睡的城市渐渐苏醒,伴着逐渐明亮的天际线,整治工作却迎来了当日的收尾。
电缆公司为坚定攻坚决心、凝聚战斗合力,专门成立首都电力(电缆老旧隧道隐患治理)共产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老旧隧道综合整治任务中彰显党员价值。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急难险重任务在哪里,党员就出现在哪里。赵春明,正是党员突击队中众多冲锋一线、默默奉献的党员缩影。
提前一个小时到达施工现场,巡查现场安全措施布置已成为赵春明的晚间“必修课”。“下隧道前通风、测气必须严格落实!天气越来越热,隧道内很容易聚集有毒有害气体,分包单位及时清理施工垃圾,保持隧道内环境安全,稍有马虎就可能让弟兄们付出生命的代价!”凭借13年的党性坚守和20年的工作经验,赵春明一直以最强的安全意识、最负责的工作态度感召和带领身边人。在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满满当当地详细记录着隧道改造的工程概况、进度和巡视发现的问题,每一项都详细标明完成时间和责任人。
越是在艰难险阻任务面前,越是要有昂扬向上的斗志。在湿热的地下电力隧道里,在机器轰鸣的施工中,在严谨认真的技术讨论会上,在首都核心区的万家灯火中,新面貌精彩纷呈、新征程波澜壮阔,电缆公司始终不向困难退半步,只向胜利添精彩,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坚决在11月30日前完成16.3公里首都核心区老旧电力隧道整治任务,切实提高核心区电缆网供电可靠性,确保党政军首脑驻地和百姓用电安全。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缆分公司 周小楠 李芸菲 王可嘉 张成 任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