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践初心 振兴乡村绽火花(图文)

发布时间:2023-03-02 11:04:53 作者:任杰桢 曹桐 朱嘉雯 徐嘉骏

   何俊,男,1980年7月出生,于200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常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金坛分公司尧塘供电所副所长。

  自加入单位后,他便积极投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论从事什么岗位,都坚守初心、为民尽责,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全心全意回馈百姓,争当服务三农的“电小二”。

  扎根一线的他,以农民需求为创新源泉,带领团队攻关各类课题,连续12年成果都在各大平台上获得奖励,市级成果表彰4项、省级成果表彰8项、国家级成果表彰1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创新达人;在日常工作中,他矢志笃行,认真负责对待每一件事,因此他被表彰为常州市农电工优秀人才、常州市金坛区劳动模范、常州市金坛区工匠提名,这些都是他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最好印证;同样,身为“电火花”党员服务队的一员,他心系百姓、倾情付出,引领身边员工志愿服务,帮扶弱势群体,助力“三农”建设,是“雷锋”精神的新时代传人。  

农民需求为创新,服务三农搞发明

  “跟老百姓接触多了,发现的问题也就多了。”何俊性格腼腆,却很爱跟老百姓打交道,“这样才能真正听见他们的声音。”

  何俊巡视农网设备时,百姓们向他反映脱粒、灌溉等农业机械仅由一个简单的铁皮闸刀箱控制,存在用电不规范、不安全的隐患,而且这些机械都是共用的,无法单独计电量。他结合农耕特点和电网业务,将场头箱箱体改成绝缘全封闭箱体,内设售电软件和购电卡,设计了一款新型刷卡式用电控制场头箱,实现电表与售电装置分离。客户将购电卡插入箱体的IC卡槽即可使用。装置投入使用后,客户反映使用安全、便捷,既避免了计量收费争执,还减少了客户和供电两方的工作量。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技术革新,但颇有实用价值,这项成果在核心期刊《农村电工》公开发表,关键技术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为民服务勇担当,排忧解难敢作为

  一次配网抢修指挥中心接到下塘村村民报修电话,反映近期线路经常跳闸,邻居同样抱怨连连。时任城东供电所运维班长的何俊挺身而出,不惧酷暑认真工作,积极采取各项应对措施,以用电安全为重,确保用户安全用电,带领同事冒着酷暑赶去抢修,立马申请更换配电柜,第一时间为周边村民送上“清心放心电”。回到单位第二天他带领同事对城东农网配电柜进行全面检查,严查供电隐患,确保线路安全。有针对性地防止停电事故发生,及时对线路及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巡视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电力设备正常运行。同时,做到设备巡检排查无死角,最大限度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全力开展设备检修工作。不检不知道,一检吓一跳。炎炎夏日,配电柜受到太阳炙烤和设备重载发热的双重压力下,给设备运行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部分配电柜运行温度飙升至47度以上。然而全面更换配电柜必将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如何保证经济运行和安全稳定是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历经10个月,何俊辛勤研制配电柜风冷降温系统,当配电柜内温度达到门槛值时,会触发系统为配电柜降温。系统投入使用后,金坛农网再未发生因配电柜温度过高而跳闸的故障。因为应对及时、防范得力,高温没有对附近居民的用电及配电柜造成影响,也使后续炎热天气的供电得到了保障,消除了未来可能发生的隐患,这项成果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受到公司和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何俊的脸上洋溢出久违的笑容,“百姓们开心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认可”。

  一天夜里,老黄家的增氧泵发生跳闸,几万只螃蟹往岸边泛头,危急关头,何俊和队员们用监测仪逐条挂线监测用电线路,很快查出了故障线路,及时进行了更换。短短几十分钟,蟹塘恢复了供电,老黄紧紧握着何俊的手,“多亏有你们,看到你们‘红马甲’就看到了我们渔民的希望!”这个故事被拍摄为公司党员创新工程微电影《渔水情》,荣获全区三等奖。为保障居民用电无忧,何俊和队员们走村入户、主动上门,详细了解客户的用电诉求,随时解决客户用电难题,为村民用电排忧解难。坚守保电第一线,严格落实供电保障、安全生产、优质服务、应急值班等各项工作要求,守护万家灯火。同时,积极向居民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和科学用电方法,提升村民安全用电意识,确保用户用电无忧。长荡湖每年举办籽虾节、福蟹节时,现场都有一抹鲜艳的“红”。何俊和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提前策划,与地方政府积极对接,精心制定保电方案,活动期间他们坚守现场保电,为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为活动圆满举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负责的QC课题《提高集镇低压线路线夹绝缘化率》同样取材于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关心居民用电困难,并对此进行积极响应。有客户反映在维修自家设备的时候触碰到了低压线路,引起了何俊的关注。他经过调查发现,低压设备线夹绝缘化率全年只有38.4%,全都分布在儒林集镇的沿墙敷设设备上。安全用电对人身生命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电气设备使用及管理不当会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所以用电安全势在必得。于是何俊带领团队设计了一种全封闭的带电作业绝缘保护套,减少停电同时从根本上消除客户的安全隐患,确保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可靠用电,让大家用上放心电,满意电。

2.jpg

图 1走进种树农民了解用电需求同时电力设施保护知识的宣传

以身作则传帮带,为民解忧中改进

  何俊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工作室吸引了一批勤于钻研、热爱创新的员工加入,通过传、帮、带,何俊团队先后有1人取得高级技师资格,2人取得技师资格,3人取得高级工资格。团队项目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他的团队也多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何俊一直关注弱势群体,每年雷锋月和重阳节前夕,他都会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陪老人们聊天,帮他们打扫卫生,给他们送一些牛奶、水果等暖心关怀,与老人们亲切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身体状况、日常起居等,细心叮嘱他们天气降温注意保暖,并送上暖心物资,用实际行动把关心关爱送到老人心中。五叶村五保户夏志生是何俊在一次抢修时偶然遇见的,他看到老人的生活环境很是清苦,帮老人更换了室内的所有用电设备和线路,逢年过节都会探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希望我的绵薄之力能让他们心里有光,安享晚年。”助人为乐情最真,一心为民显初心。何俊扎根农村一线,身体力行的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引领着身边同事加入服务三农的大部队。

2.jpg

图 2服务敬老院改造用电线路发放连心卡

  如今他组织“电火花”党员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多方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定期进行线路巡检,提供用电故障抢修、上门排查隐患等服务,保障百姓安全生产,为其解决用电问题。针对在尧塘镇花木之乡,这块土地上又时常看到“红马甲”的身影,那是何俊和他的伙伴们在为花木抗旱推行装表接电“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上半年已免费为民加装573块抽水抗旱表计,为花木“喝水”保驾护航。如今,农村地区的供用电能力和质量大大提高,这使尧塘镇的产业发展和村民生产生活更为便利,给农村企业生产和村民生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变化。而在未来,“红马甲”们也将继续在居民用电及生活中集聚力量,尽职尽责,温暖人心。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市金坛区供电分公司 任杰桢 曹桐 朱嘉雯 徐嘉骏)

   何俊,男,1980年7月出生,于200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常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金坛分公司尧塘供电所副所长。

  自加入单位后,他便积极投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论从事什么岗位,都坚守初心、为民尽责,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全心全意回馈百姓,争当服务三农的“电小二”。

  扎根一线的他,以农民需求为创新源泉,带领团队攻关各类课题,连续12年成果都在各大平台上获得奖励,市级成果表彰4项、省级成果表彰8项、国家级成果表彰1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创新达人;在日常工作中,他矢志笃行,认真负责对待每一件事,因此他被表彰为常州市农电工优秀人才、常州市金坛区劳动模范、常州市金坛区工匠提名,这些都是他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最好印证;同样,身为“电火花”党员服务队的一员,他心系百姓、倾情付出,引领身边员工志愿服务,帮扶弱势群体,助力“三农”建设,是“雷锋”精神的新时代传人。  

农民需求为创新,服务三农搞发明

  “跟老百姓接触多了,发现的问题也就多了。”何俊性格腼腆,却很爱跟老百姓打交道,“这样才能真正听见他们的声音。”

  何俊巡视农网设备时,百姓们向他反映脱粒、灌溉等农业机械仅由一个简单的铁皮闸刀箱控制,存在用电不规范、不安全的隐患,而且这些机械都是共用的,无法单独计电量。他结合农耕特点和电网业务,将场头箱箱体改成绝缘全封闭箱体,内设售电软件和购电卡,设计了一款新型刷卡式用电控制场头箱,实现电表与售电装置分离。客户将购电卡插入箱体的IC卡槽即可使用。装置投入使用后,客户反映使用安全、便捷,既避免了计量收费争执,还减少了客户和供电两方的工作量。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技术革新,但颇有实用价值,这项成果在核心期刊《农村电工》公开发表,关键技术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为民服务勇担当,排忧解难敢作为

  一次配网抢修指挥中心接到下塘村村民报修电话,反映近期线路经常跳闸,邻居同样抱怨连连。时任城东供电所运维班长的何俊挺身而出,不惧酷暑认真工作,积极采取各项应对措施,以用电安全为重,确保用户安全用电,带领同事冒着酷暑赶去抢修,立马申请更换配电柜,第一时间为周边村民送上“清心放心电”。回到单位第二天他带领同事对城东农网配电柜进行全面检查,严查供电隐患,确保线路安全。有针对性地防止停电事故发生,及时对线路及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巡视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电力设备正常运行。同时,做到设备巡检排查无死角,最大限度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全力开展设备检修工作。不检不知道,一检吓一跳。炎炎夏日,配电柜受到太阳炙烤和设备重载发热的双重压力下,给设备运行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部分配电柜运行温度飙升至47度以上。然而全面更换配电柜必将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如何保证经济运行和安全稳定是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历经10个月,何俊辛勤研制配电柜风冷降温系统,当配电柜内温度达到门槛值时,会触发系统为配电柜降温。系统投入使用后,金坛农网再未发生因配电柜温度过高而跳闸的故障。因为应对及时、防范得力,高温没有对附近居民的用电及配电柜造成影响,也使后续炎热天气的供电得到了保障,消除了未来可能发生的隐患,这项成果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受到公司和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何俊的脸上洋溢出久违的笑容,“百姓们开心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认可”。

  一天夜里,老黄家的增氧泵发生跳闸,几万只螃蟹往岸边泛头,危急关头,何俊和队员们用监测仪逐条挂线监测用电线路,很快查出了故障线路,及时进行了更换。短短几十分钟,蟹塘恢复了供电,老黄紧紧握着何俊的手,“多亏有你们,看到你们‘红马甲’就看到了我们渔民的希望!”这个故事被拍摄为公司党员创新工程微电影《渔水情》,荣获全区三等奖。为保障居民用电无忧,何俊和队员们走村入户、主动上门,详细了解客户的用电诉求,随时解决客户用电难题,为村民用电排忧解难。坚守保电第一线,严格落实供电保障、安全生产、优质服务、应急值班等各项工作要求,守护万家灯火。同时,积极向居民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和科学用电方法,提升村民安全用电意识,确保用户用电无忧。长荡湖每年举办籽虾节、福蟹节时,现场都有一抹鲜艳的“红”。何俊和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提前策划,与地方政府积极对接,精心制定保电方案,活动期间他们坚守现场保电,为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为活动圆满举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负责的QC课题《提高集镇低压线路线夹绝缘化率》同样取材于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关心居民用电困难,并对此进行积极响应。有客户反映在维修自家设备的时候触碰到了低压线路,引起了何俊的关注。他经过调查发现,低压设备线夹绝缘化率全年只有38.4%,全都分布在儒林集镇的沿墙敷设设备上。安全用电对人身生命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电气设备使用及管理不当会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所以用电安全势在必得。于是何俊带领团队设计了一种全封闭的带电作业绝缘保护套,减少停电同时从根本上消除客户的安全隐患,确保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可靠用电,让大家用上放心电,满意电。

2.jpg

图 1走进种树农民了解用电需求同时电力设施保护知识的宣传

以身作则传帮带,为民解忧中改进

  何俊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工作室吸引了一批勤于钻研、热爱创新的员工加入,通过传、帮、带,何俊团队先后有1人取得高级技师资格,2人取得技师资格,3人取得高级工资格。团队项目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他的团队也多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何俊一直关注弱势群体,每年雷锋月和重阳节前夕,他都会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陪老人们聊天,帮他们打扫卫生,给他们送一些牛奶、水果等暖心关怀,与老人们亲切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身体状况、日常起居等,细心叮嘱他们天气降温注意保暖,并送上暖心物资,用实际行动把关心关爱送到老人心中。五叶村五保户夏志生是何俊在一次抢修时偶然遇见的,他看到老人的生活环境很是清苦,帮老人更换了室内的所有用电设备和线路,逢年过节都会探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希望我的绵薄之力能让他们心里有光,安享晚年。”助人为乐情最真,一心为民显初心。何俊扎根农村一线,身体力行的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引领着身边同事加入服务三农的大部队。

2.jpg

图 2服务敬老院改造用电线路发放连心卡

  如今他组织“电火花”党员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多方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定期进行线路巡检,提供用电故障抢修、上门排查隐患等服务,保障百姓安全生产,为其解决用电问题。针对在尧塘镇花木之乡,这块土地上又时常看到“红马甲”的身影,那是何俊和他的伙伴们在为花木抗旱推行装表接电“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上半年已免费为民加装573块抽水抗旱表计,为花木“喝水”保驾护航。如今,农村地区的供用电能力和质量大大提高,这使尧塘镇的产业发展和村民生产生活更为便利,给农村企业生产和村民生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变化。而在未来,“红马甲”们也将继续在居民用电及生活中集聚力量,尽职尽责,温暖人心。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市金坛区供电分公司 任杰桢 曹桐 朱嘉雯 徐嘉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