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你致敬!感谢你从脱贫攻坚战场转战到乡村振兴忘我备战,辛勤努力!”闻喜县委书记段慧刚在阳隅镇笃行村调研时,对驻村第一书记杨俊红说。
杨俊红是闻喜县供电公司五级职员、国网运城供电公司乡村振兴驻笃行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2021年6月,杨俊红带领他的帮扶团队离开奋战了5个春秋的后宫乡上偏桥村,转战阳隅镇笃行村,用令人赞誉的业绩建树、民心口碑踏出了供电人的闪光足迹。
党建领航振兴路
笃行村位于闻喜县稷王山脚下的丘陵沟壑地带,由原来的东杜、西杜、岭南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509户、1636口人、4367亩土地。虽已脱贫,但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单一发展滞后,人居环境较差,人均收入仅六千余元,且村两委组织涣散。镇党委书记曾拍着杨俊红的肩膀说:“杨书记,只要你们能把班子选举这一步棋顺利走好,就是旗开得胜。”
初到笃行村,借建党百年东风,杨俊红便在村里积极带领党员“亮身份、见行动”:党支部每个月雷打不动的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对三十年以上党员颁授光荣牌,对在种植、养殖和其他产业发展上有建树、在村风文明建设中成标杆、在孝老爱亲帮弱济困上做表率的党员进行公开表彰奖励。晚上一有时间,杨俊红就跑去原来三个村的班子成员家里拉家常、话发展、解疙瘩,把大家的心紧紧的拧成了“不计前嫌、只为村里好”的一根绳,在换届选举中成功选出了让大家都心服口服的优秀村干部。
在运城供电公司坚强后盾支持下,杨俊红带领村两委班子与时间展开了赛跑——走村入户征询群众意见、下沟爬岭查看种植结构,召开各类座谈会向党员干部、村中智者询策问计,邀请专家反复推敲论证。用六十天的时间确定了“以党建引领振兴政治生态,以提升基础设施振兴文明生态、以发展特色产业振兴经济生态,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契合衔接”的发展思路,为笃行村绘就了美好蓝图。
全村68名党员激发出“产业创新敢出头、日常生活起带头、振兴奋进怕后头”的党性活力,在各项事务中冲锋在前:疫情防控中党员带头严防死守,为疫情防控捐款3080元;秋涝灾害,党员冒雨巡危查险;建设村委办公楼,党员带头捐款,最多的捐献2万元;红白事宜,党员带头移风易俗;调产创业,党员带头先行先试。新当选的村支书柴颜红把自家的肉鸡场丢给妻子,一心扑在村里的经济发展上。年近古稀的党支部副书记柴堂槐,整日为村里的大事小情忙的走路赛过年轻人,老伴嗔怪他:“你一毛钱的工资都不挣,每天不着家,哪里来的心劲?”老柴拍着自己的胸膛:“咱是党员,放不下!”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形象就这样在笃行村逐渐树立起来。
合力打造光明路
杨俊红永远忘不了第一次看到笃行村的刺痛感:污水满街流、垃圾随风飘、吃水要靠攒、晚上出门瞪眼黑……
只有改善人居环境,才能培育文明乡风。接到杨俊红的请示报告,运城供电公司立即投资10万元为笃行村三个自然村的巷道安装了77盏路灯;投资百万元为村里改造低压供电线路,新增3台变压器,为后续产业发展提供充实电力保障。仅仅这些是不够的,杨俊红带着新上任的村干部一有空就跑去县乡村振兴局、发改委、水利局、财政局等政府机构要项目求支持,愣是让自己混成了熟脸。就这样完成了全村人畜吃水4900米供水管道改造,实现全村自来水24小时全天候供给。完成全村污水管道改造及公厕改造工程,全村路面铺设了柏油,建起了健身器材齐全的文化广场,村中道路两旁和房边巷角栽植了景观植物。杨俊红还组织编撰《笃行村文明治理四字歌》,布置在粉刷一新的巷道墙上宣传普及。2022年春节到笃行村采访的运城电视台记者看到村里发生的巨变和村民脸上洋溢的笑容,忍不住写下了“条条街巷路灯明、家家户户红灯笼、星空暗淡村灯亮,盛世笃行不夜城”的诗句发给了杨俊红。
2021年10月闻喜县遭遇了自1958年以来最大的秋涝灾害,杨俊红带领工作队与村干部日夜不间断的在村里排查危房隐患,西杜组一位85岁的老人,儿女在外打工,一个人住在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漏雨老屋内死活不肯搬出。杨俊红和村干部“软磨硬泡”,终于说服老人搬进了儿子的家。在他们的努力下,处置危房隐患20处,劝离群众30余人,保障了全村的生命财产安全。
村里有一位年近70的脱贫不稳定户,儿子车祸身亡,儿媳改嫁,2022年初老伴又因癌症去逝,一连串的家庭变故让这个家庭仅留下苦命的孙女与老人相依为命,上中学的孙女有了厌学弃学的想法。杨俊红在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同村干部为他们办理了低保,自己买上牛奶鸡蛋多次上门看望鼓励女孩,帮助她重新树立起用学习改变命运的信心。
调解婆媳矛盾、赡养老人、土地纷争……就是这一桩桩大情小事,让杨俊红在村民的心中不仅是带他们过上好日子的第一书记,还是温暖的兄弟、贴心的大叔、甚至无话不说的家人。一到饭点,就有村民拉着他去家里吃饭,刚刚收获的绿豆、山楂、酥梨就被村民们偷偷送到杨俊红在村里的宿舍。在成为一场双向奔赴的情感与支持后,杨俊红知道他的第三部曲可以出场了。
产业铺就致富路
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是推动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笃行村的集体经济几乎是零。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杨俊红发现村里及周边村种植了5000余亩的苹果、山楂、酥梨及中药材,周边乡镇却没有保鲜库,成熟后只能送往邻县的万荣、临猗保鲜库保鲜存放。杨俊红和村两委商量后,决定抓住国家对新建保鲜库有补贴的有利时机,利用“支部领办+财政投入+社会资本”的模式鼓励村民集资入股。成功融资360余万后,一座崭新的1000平方的保鲜库拔地而起。与此同时,运城供电公司为保鲜库架设了供电专线,增容了一台400kVA变压器。这个保鲜库不但帮助果农、药农增收,解决了58名脱贫村民就业问题,每年还能为村集体带来四十余万元的收入。采用同样策略,笃行村又建起了年生产1万吨、产值3千余万元的村集体牛羊生化颗粒饲料加工厂,为45名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的工作岗位。还辐射带动了22户村民扩大和投入牛、羊、鸡养殖业,每年为养殖户能带来900余万元的产值收入。
学习用具和电动农机具
“笃行村电力党群积分超市”最近新开业了,这是由运城供电公司和村里新乡贤共同投资捐赠的,货架上分门别类的摆放着生活用品、学习用具和电动农机具。村民们通过参加公益活动、义务劳动及各类评选活动获得奖励积分,利用积分便可以换得相应的物品或电动农机具的免费使用权。这一招有效激发了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公共服务和乐于奉献的热情。
如今的笃行村,村里的集体事宜都要通过“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决议”的民主程序公开透明的决策实施。党群活动中心一楼的“笃行村便民服务中心”,专注解决村民各种诉求,打通了联系服务村民的“最后一米”。村里麻将窝子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结队去听村里邀请来的果蔬种植专家和畜牧养殖专家的讲课。文明乡风已是笃行村的招牌美景。
杨俊红和他的工作队代表运城供电公司入驻一年多来,带领着笃行村与村民们努力奔跑在通向幸福生活的道路上,不知不觉间,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3000元。
杨俊红和他的团队,就是用配合协助村“两委”强党建引领、聚党心民心,抓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办民生小事、倾注为民情怀的务实、扎实、真实情感,在后宫乡上偏桥村创建出脱贫攻坚佳绩典型的基础上,为笃行村的全面振兴书写着供电人踔厉奋进、笃行不怠的动人篇章。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 秦克温 伊东亮)
“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你致敬!感谢你从脱贫攻坚战场转战到乡村振兴忘我备战,辛勤努力!”闻喜县委书记段慧刚在阳隅镇笃行村调研时,对驻村第一书记杨俊红说。
杨俊红是闻喜县供电公司五级职员、国网运城供电公司乡村振兴驻笃行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2021年6月,杨俊红带领他的帮扶团队离开奋战了5个春秋的后宫乡上偏桥村,转战阳隅镇笃行村,用令人赞誉的业绩建树、民心口碑踏出了供电人的闪光足迹。
党建领航振兴路
笃行村位于闻喜县稷王山脚下的丘陵沟壑地带,由原来的东杜、西杜、岭南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509户、1636口人、4367亩土地。虽已脱贫,但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单一发展滞后,人居环境较差,人均收入仅六千余元,且村两委组织涣散。镇党委书记曾拍着杨俊红的肩膀说:“杨书记,只要你们能把班子选举这一步棋顺利走好,就是旗开得胜。”
初到笃行村,借建党百年东风,杨俊红便在村里积极带领党员“亮身份、见行动”:党支部每个月雷打不动的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对三十年以上党员颁授光荣牌,对在种植、养殖和其他产业发展上有建树、在村风文明建设中成标杆、在孝老爱亲帮弱济困上做表率的党员进行公开表彰奖励。晚上一有时间,杨俊红就跑去原来三个村的班子成员家里拉家常、话发展、解疙瘩,把大家的心紧紧的拧成了“不计前嫌、只为村里好”的一根绳,在换届选举中成功选出了让大家都心服口服的优秀村干部。
在运城供电公司坚强后盾支持下,杨俊红带领村两委班子与时间展开了赛跑——走村入户征询群众意见、下沟爬岭查看种植结构,召开各类座谈会向党员干部、村中智者询策问计,邀请专家反复推敲论证。用六十天的时间确定了“以党建引领振兴政治生态,以提升基础设施振兴文明生态、以发展特色产业振兴经济生态,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契合衔接”的发展思路,为笃行村绘就了美好蓝图。
全村68名党员激发出“产业创新敢出头、日常生活起带头、振兴奋进怕后头”的党性活力,在各项事务中冲锋在前:疫情防控中党员带头严防死守,为疫情防控捐款3080元;秋涝灾害,党员冒雨巡危查险;建设村委办公楼,党员带头捐款,最多的捐献2万元;红白事宜,党员带头移风易俗;调产创业,党员带头先行先试。新当选的村支书柴颜红把自家的肉鸡场丢给妻子,一心扑在村里的经济发展上。年近古稀的党支部副书记柴堂槐,整日为村里的大事小情忙的走路赛过年轻人,老伴嗔怪他:“你一毛钱的工资都不挣,每天不着家,哪里来的心劲?”老柴拍着自己的胸膛:“咱是党员,放不下!”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形象就这样在笃行村逐渐树立起来。
合力打造光明路
杨俊红永远忘不了第一次看到笃行村的刺痛感:污水满街流、垃圾随风飘、吃水要靠攒、晚上出门瞪眼黑……
只有改善人居环境,才能培育文明乡风。接到杨俊红的请示报告,运城供电公司立即投资10万元为笃行村三个自然村的巷道安装了77盏路灯;投资百万元为村里改造低压供电线路,新增3台变压器,为后续产业发展提供充实电力保障。仅仅这些是不够的,杨俊红带着新上任的村干部一有空就跑去县乡村振兴局、发改委、水利局、财政局等政府机构要项目求支持,愣是让自己混成了熟脸。就这样完成了全村人畜吃水4900米供水管道改造,实现全村自来水24小时全天候供给。完成全村污水管道改造及公厕改造工程,全村路面铺设了柏油,建起了健身器材齐全的文化广场,村中道路两旁和房边巷角栽植了景观植物。杨俊红还组织编撰《笃行村文明治理四字歌》,布置在粉刷一新的巷道墙上宣传普及。2022年春节到笃行村采访的运城电视台记者看到村里发生的巨变和村民脸上洋溢的笑容,忍不住写下了“条条街巷路灯明、家家户户红灯笼、星空暗淡村灯亮,盛世笃行不夜城”的诗句发给了杨俊红。
2021年10月闻喜县遭遇了自1958年以来最大的秋涝灾害,杨俊红带领工作队与村干部日夜不间断的在村里排查危房隐患,西杜组一位85岁的老人,儿女在外打工,一个人住在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漏雨老屋内死活不肯搬出。杨俊红和村干部“软磨硬泡”,终于说服老人搬进了儿子的家。在他们的努力下,处置危房隐患20处,劝离群众30余人,保障了全村的生命财产安全。
村里有一位年近70的脱贫不稳定户,儿子车祸身亡,儿媳改嫁,2022年初老伴又因癌症去逝,一连串的家庭变故让这个家庭仅留下苦命的孙女与老人相依为命,上中学的孙女有了厌学弃学的想法。杨俊红在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同村干部为他们办理了低保,自己买上牛奶鸡蛋多次上门看望鼓励女孩,帮助她重新树立起用学习改变命运的信心。
调解婆媳矛盾、赡养老人、土地纷争……就是这一桩桩大情小事,让杨俊红在村民的心中不仅是带他们过上好日子的第一书记,还是温暖的兄弟、贴心的大叔、甚至无话不说的家人。一到饭点,就有村民拉着他去家里吃饭,刚刚收获的绿豆、山楂、酥梨就被村民们偷偷送到杨俊红在村里的宿舍。在成为一场双向奔赴的情感与支持后,杨俊红知道他的第三部曲可以出场了。
产业铺就致富路
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是推动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笃行村的集体经济几乎是零。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杨俊红发现村里及周边村种植了5000余亩的苹果、山楂、酥梨及中药材,周边乡镇却没有保鲜库,成熟后只能送往邻县的万荣、临猗保鲜库保鲜存放。杨俊红和村两委商量后,决定抓住国家对新建保鲜库有补贴的有利时机,利用“支部领办+财政投入+社会资本”的模式鼓励村民集资入股。成功融资360余万后,一座崭新的1000平方的保鲜库拔地而起。与此同时,运城供电公司为保鲜库架设了供电专线,增容了一台400kVA变压器。这个保鲜库不但帮助果农、药农增收,解决了58名脱贫村民就业问题,每年还能为村集体带来四十余万元的收入。采用同样策略,笃行村又建起了年生产1万吨、产值3千余万元的村集体牛羊生化颗粒饲料加工厂,为45名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的工作岗位。还辐射带动了22户村民扩大和投入牛、羊、鸡养殖业,每年为养殖户能带来900余万元的产值收入。
学习用具和电动农机具
“笃行村电力党群积分超市”最近新开业了,这是由运城供电公司和村里新乡贤共同投资捐赠的,货架上分门别类的摆放着生活用品、学习用具和电动农机具。村民们通过参加公益活动、义务劳动及各类评选活动获得奖励积分,利用积分便可以换得相应的物品或电动农机具的免费使用权。这一招有效激发了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公共服务和乐于奉献的热情。
如今的笃行村,村里的集体事宜都要通过“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决议”的民主程序公开透明的决策实施。党群活动中心一楼的“笃行村便民服务中心”,专注解决村民各种诉求,打通了联系服务村民的“最后一米”。村里麻将窝子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结队去听村里邀请来的果蔬种植专家和畜牧养殖专家的讲课。文明乡风已是笃行村的招牌美景。
杨俊红和他的工作队代表运城供电公司入驻一年多来,带领着笃行村与村民们努力奔跑在通向幸福生活的道路上,不知不觉间,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3000元。
杨俊红和他的团队,就是用配合协助村“两委”强党建引领、聚党心民心,抓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办民生小事、倾注为民情怀的务实、扎实、真实情感,在后宫乡上偏桥村创建出脱贫攻坚佳绩典型的基础上,为笃行村的全面振兴书写着供电人踔厉奋进、笃行不怠的动人篇章。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 秦克温 伊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