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选育管”全链条式推进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24-06-05 08:49:03 作者:高国峰 武永强 张景峰 祁飞 海娜

  一、背景分析

  (一)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要求的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做好新时代机关党建工作,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干部队伍,要把党务干部培养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干部职工的贴心人。这一重要论述为国有企业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落实集团公司加强党建工作要求的需要。随着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国有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发挥更加凸显,内蒙古电力公司正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能源服务企业,把加强党的建设放在九大工程建设之首,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内蒙古电力公司党委要求所属全体干部员工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始终自觉服从服务于自治区工作大局。基层党务工作者,是上级党委具体承担指导和组织党建工作任务的直接责任人,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党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影响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因此党的决策和部署能不能落实到“最后一公里”,与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的能力水平密切相关。

  二、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现状分析

  从锡林郭勒供电公司基层党组织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发挥较好、制度落实严格、工作开展有力,但还存在基层党组织书记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务工作者力量不足、能力亟待提高等问题。

  一是基层党组织书记作用发挥不充分。随着年轻干部的提拔使用,一批业务干部充实到党支部书记岗位,绝大部分干部从事生产、营销等业务专业,一定程度上缺乏党建工作经验,创新意识不强,存在惯性思维,导致部分党组织书记党建融合业务工作的切入点找得不准,存在本领恐慌,抓党建促业务效果不佳。此外,支部书记外送培训交流学习机会较少,大部分是通过“请进来”方式进行学习,在拓宽眼界、增长见识、学习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不足。

  二是基层党务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党务工作人员思想觉悟、能力水平等差距较大。一是部分党务工作者对党的创新理论及相关政策、程序要求等,学习理解得不够透彻,执行的还不够到位;二是基层党务工作者对接上级部门多,日常业务量大,一些优秀基层党组织还有较大强度的迎检迎查任务,导致党务工作人员深入党员职工群众中,听取基层一线的意见和建议较少,党建工作方式单一,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参差不齐。

  三是一些专职党务干部长期从事党务工作,缺少行政工作经历,容易用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对待和处理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三是选配考评激励机制建设有差距。近年来党务工作任务日益繁重,难度大、要求高,加之在党务工作岗位上流动难、成长难,如,基层党务工作人员晋升渠道偏窄,既不能走四、五级职员管理序列,也不能走二、三级师技术技能序列,上升空间有限、出路较窄,导致出现基层党务工作者工作积极主动性不高、工作质量不高的现象。

  三、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措施

  锡林郭勒供电公司党委从选配、培训、考核、交流等各个环节入手,以党务工作人员“生力军”素质提升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1+13”党校主阵地功能,“对症下药”解决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重点难题,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专兼职党务工作人员队伍,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一)多措并举精准“选”,解决“没人干”的问题

  锡林郭勒供电公司党委“三优”精选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人员,致力于建设一支熟悉业务、善于管理、年富力强的党组织书记及党务工作人员队伍。

  一是数量上“优”。严格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务工作岗位职数配备要求,按照“懂党务、懂业务、懂管理,会解读政策、会统一思想、会解决问题,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三懂、三会、三过硬”为基层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标准,配齐所属各党组织书记岗位。严格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选配流程,规范党务工作人员任职条件及备案流程。配备专职机关党总支书记及党务工作人员从事机关党建工作。所属各党组织按照党员人数配齐党务工作人员。

  二是质量上“优”。在党组织集中换届选举过程中,综合考量党龄、经历、知识结构、年龄、理论素养、组织协调能力等因素,注重从优秀青年党员、熟悉党务工作、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党员干部选举出来,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提供人力支持。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把党支部书记岗位作为选拔企业领导人员重要台阶。不断将政治能力突出、业务能力突出的“全能型”干部选拔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激发干事热情。坚持政治首关,将政治素质作为考察重要内容,近年来,以竞聘上岗形式选树一批优秀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三是结构上“优”。按照以岗选人、人岗相适的原则,综合考虑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人员的年龄、党龄、党务工作年限、工作能力等因素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在专职党务工作人员编制总体紧张的情况下,配备一定数量的兼职党务工作人员,不断优化党务干部队伍结构。

  (二)多管齐下精心“育”,解决“不会干”的问题

  一是以学习教育为基础,夯实理论修养。通过公司党校“1+13”办学平台、“三会一课”等形式将党务干部培训列入公司教育培训计划,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将党务工作者队伍外送至延安、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红色教育基地、知名高校等,通过专题授课、实地观摩、情景模拟、实操演练、组织能力考试等方式,将设计“党建+业务”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锻炼,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让基层党务工作人员提高政治素质的同时增强业务能力。保证每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在任期内接受一次培训,保证每名基层党务工作人员每年能接受一次培训。推出“组工讲坛”教育品牌,建立党建先锋师资库,发布精品课程单,实施点课约课机制,不断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讲坛教学模式,突出问题导向,为基层党务工作人员答疑解惑,着力破解党建工作热点难点,切实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党建提质聚力。

  二是以综合锤炼为重点,提高实践能力。印发《锡林郭勒供电公司党委“三支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实施党支部书记“领头雁”、党务工作人员“主力军”素质提升工程。运用好已建立的对标交流国网、南网企业的难得机会,加强交流学习频次,不断拓宽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的思路,增强创新精神、增强融合意识,有效解决能力不足问题。开展“中层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测试”,有效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对新聘任党群管理室主任进行发展党员工作履职资格认证,有效解决基层党务工作人员新老更替对发展党员工作政策研学不够、流程掌握不准等问题。围绕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和党建品牌培育开展互查互学互比活动,组织党务工作者跨区域调研交流,对发现问题和好的经验做法讨论总结,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常态化开展支部书记上讲台、讲党课等比武交流机会,实现在干中学、在交流中积累经验。2名党支部书记讲授的党课分别获评自治区2020年度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集团公司党支部书记讲党课优秀奖。

  三是以结对帮带为方式,实现共同成长。按照“老中青”结合,“熟手带生手”的思路,积极发挥老书记传帮带作用,采取“新带老”“面对面”“手把手”等方式,向新任党务干部传授工作经验和技巧,确保新书记快速进入角色,保障党建工作优秀经验不断传承、提升。强化公司党委指导作用,开展“党建帮扶包联”工作,成立3个帮扶小组对落后党组织进行“对点”帮扶,开展实地调研、座谈交流、制定帮扶方案,切实提升落后支部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发挥“最强党支部”“蒙电示范群体”辐射带动作用,营造“先进带后进聚力共发展”的浓厚氛围。印发《开展2023年机关党组织“联包双树”活动方案》《锡林郭勒供电公司党建联盟共建活动方案》等,建立公司部门与基层单位党务工作者“双向”交流学习、监督指导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党务能力较弱的党务工作者到先进基层党组织学习,由优秀党务工作者现场分享经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三)多方合力严格“管”,解决“干不好”的问题

  一是形式上“严”。将党建工作业绩考核与党务工作者绩效考核、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相结合,用成效、质量检验党支部书记管党治党责任意识,压紧压实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让建设专业化党务工作者队伍任务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二是指标上“严”。制定《年度党建重点工作量化指标分解表》,考核指标既能够全面反映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又具体化、可操作化。有效督促党务工作者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推动基层党建任务落实落细。

  三是结果运用上“严”。将考核结果与绩效考评、评先选优、年度考核、干部选任等方面挂钩。将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及上年度党建工作业绩考核结果作为“最强党支部”评选重要依据。将政治素质突出、业绩优秀的党务工作人员选拔到旗县公司级管理人员岗位上。对于考评结果优秀的党务工作人员,在“七一”进行集中表彰,在各级媒体宣传优秀党务干部的先进事迹,切实以“榜样力量”示范引领基层党务工作者抓好党建工作,力求在公司上下营造重视党建工作者队伍的浓厚氛围。

  (文/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供电分公司 高国峰 武永强 张景峰 祁飞 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