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引领海岛共富“四位四度”探索实践

发布时间:2024-06-05 10:23:41 作者:陈国东 包海芬 朱伟斌 俞杰 柴海岚

  一、重要意义

  在奔赴海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海岛居民对电力服务的需求朝着高品质、多元化、情感化的趋势发展,但受限于岛岛离散分布、资源不均、交通不便等客观因素,在党建引领融合方面存在平台支撑力不足、场景覆盖面不足、资源整合力不足三大掣肘。为此,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嵊泗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嵊泗县供电公司)以物质共富和精神共富为目标,聚焦海上“红船·光明驿站”的品牌化运作,从角色定位有高度、思想高位炼纯度、服务站位显热度、标杆争位提效度四个维度创新服务举措,让海上驿站驶入千家万户,让服务深情传到群众心坎,在凝聚人心中共同描绘群岛共兴、城乡共富、山海共美新画卷。

  二、主要做法

  国网嵊泗县供电公司聚力便捷优质、智慧精准的电力服务目标,守好“红色根脉”,实现共富同行,深化实施“红船精神、电力传承”海岛实践,以“舟电16号”海缆管理船为媒介,完善海上“红船·光明驿站”运作模式,形成“四位四度”服务路径,引领海岛乡村振兴。

  (一)角色定位有高度

  1.明确一个共同主题。为了更形象地传递“人民电力为人民”的服务深情,确立起“海上驿站、载光‘泗’海”的角色定位,它代表着广大党员要当好“红船精神”的坚定捍卫者、忠实传承者、自觉践行者,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品质、塑造服务品牌。

  2.建立一套行为准则。紧密结合海岛服务要求和工作实际,形成“四个在前、四个及时、四个跟上”的行为12招,同时,根据每一条招式所体现的原则,选取员工熟悉的生动场景,制作12个宣传海报,为海上驿站服务设立一套清晰的度量衡。

  3.绘制一份功能清单。为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将海上“红船·光明驿站”赋予五种功能并按照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等原则,界定服务方向,分别制定3-5条关键目标,形成《服务方向—关键目标清单》,构建起以党建红为引领,涵盖关爱橙、安全黄、科技蓝、生态绿的五光服务内容,从而确保服务有方向、有跟踪、有成效。

  (二)思想高位炼纯度

  1.开展“三通茶话会”,坦诚交流融乡情。开展“民意通”茶话会。由党支部组织牵头,邀请政府部门代表、企业代表、居民代表,定期举办茶会话,开展“拳头与玫瑰”服务畅谈法。建立“服务民情笔记”,通过问题分级、策略分类的方式来解决服务难题。开展“政策通”茶话会。组织政策解读会专场活动,通俗易懂地讲解电力法律法规、电缆保护、零碳智慧岛、清洁能源等政策快讯,打通、消除信息流通盲区,消除认识偏差,营造和谐稳定的供用电环境。开展“文化通”茶话会。开展海岛“文化走亲”系列活动,推动国网电力精神与当地文化的交流融合,搭建电力联系群众的文化“连心桥”。

  2.推行“标点符号法”,书记带头察实情。开展书记四个行动,抓好“凝聚人心”工程,强化党员服务思维。一是带着加号讲主题党课。立足海岛共富的战略高度、公司发展的全景视角,紧密结合任务重点和工作热点,讲清发展形势,讲清能力要求,讲清作风准则,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变为工作思维。二是带着问号做深度调研。立足问题导向,找准服务需求与电力供给之间的差距,建立问题清单,让调研成为思想破冰和认知升级的重要载体。三是带着等号开主题研讨。从发生了什么、卡点是什么、想到了什么、要准备什么等维度,开好主题研讨,人人献计献策,制定出更有效的服务举措。四是带着句号定服务行动。围绕何时、何人、做何事、如何做、做到何种程度等角度,制定服务行动清单,注重跟踪问效、末端直达,提高划句号的落实能力。

  (三)服务站位显热度

  1.构建服务融合团队。联合社会上的各种志愿团体、公益机构,采取“电力+政府+慈善+社会力量”运营模式,开展“1+X”跨界联盟多元化服务行动。“1”即是帮助海岛居民排除用电故障、改造线路、解决一些急需的用电问题,“X”即是为海岛居民提供的其他便利服务,如反诈骗宣传、健康养生宣传,免费理发,组织送戏入岛、文艺汇演等,全方位关心岛民生活。发挥“泗海同心共富同行”海岛党建联盟力量,充分发挥中国人民银行嵊泗县支行、国网嵊泗县供电公司、中国移动嵊泗分公司等六家成员单位的特点、特长、特色,从更高维度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发挥服务集群效应。

  2.开展五个共富行动。开展旅游共富行动,开展用电服务座谈会,主动了解民宿各方面用电需求,量身制定节能方案,全面推动景区民宿、渔家乐向低碳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智慧化转型。开展生态共富行动,完成大洋山“渔光互补”生态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升级改造,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殖”的发电新模式。开展产业共富行动,建设“供电所+服务站+电力驿站”的柔性网格化服务网络,与政府在电网投资力度、提升电网层次、促进能源转型等方面加强合作。开展数字共富行动,围绕服务“零碳海岛”、“数字海岛”的核心需求,打造能源看双碳、能源看海洋等创新主题和创新应用,服务政府数字化决策、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展文化共富行动,组织越剧、黄梅戏等文艺演出进海岛,组织“老有所乐·文化之光”渔民画共绘活动,由“送文化”向“种文化”“育文化”转变。

  (四)标杆争位提效度

  1.完善服务揭榜机制。党支部针对服务难题和管理难点,明确任务导向和结果导向,制定问题清单,根据问题紧迫性、难度系数等,形成“铜榜、银榜、金榜”三个等级,通过网站、微信群、公示栏等媒介进行张榜公示,向广大党员干部征集创新性服务成果。揭榜后,严格按照“立课题→定计划→抓落实→常改善→促验收”五步法,确保服务难题得到真实有效解决。

  2.加强正反激励机制。建立“追光先锋”排行榜,将海上驿站的服务时长、服务质量、群众评价等信息纳入党员画像中,加强监督评估,形成比学赶超、自我加压的良好风尚;根据职工在服务海岛民生中表现情况,选树先进典型,加大宣传报道力度,持续提升服务效能。

  3.完善成果应用机制。提炼、汇总海上驿站服务中好做法,形成招牌方法,编制《党建双向融合案例集》,积累海岛服务的优秀经验。针对服务新要求提出的新能力需求,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青工技能充电站等平台,多形式开展技能技术培训,全方位提高党员的服务能力。

  三、主要成效

  (一)提能力,擦亮海岛服务品牌形象。推动服务体系可延续、可体验、可迭代,实现海岛服务品牌化,“乘风破浪载光‘泗’海”项目获第六届全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项目。全面推动“三零四省”服务在16个百人以上住人岛屿落地,管辖区域保持连续48个月零投诉。

  (二)解痛点,满足美好生活电力需要。党员攻坚团队创新研制出“绝缘子防风固定线夹”,大幅提高海岛电网供电可靠性,荣获浙江省质协一等奖。促请嵊泗县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海岛模式”提供重要支撑。高效完成大洋山“渔光互补”生态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升级改造,极大地提高了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预计年均发电量582.5万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的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716吨,减少各类有害气体排放约22吨,促进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三)优配置,加强社会资源利用效能。增强海上驿站的平台力和枢纽力,与枸杞乡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八个方面交流合作,推动城乡电力同步发展、共创共享、共富共美。联合县文明办、团县委打造“嵊泗县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号”,集聚社会资源,公司获评浙江省企业社会责任标杆企业、省公司社会责任示范单位。

  (文/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嵊泗县供电公司 陈国东 包海芬 朱伟斌 俞杰 柴海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