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意义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如何强根铸魂,以党建引领保障最末端的供电所管理提升,是电网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是服务美好生活需求需要供电所担当作为。供电所是电网企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服务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负责将电力服务送进千家万户,担负着“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光荣使命。当前,城乡电力服务新需求对电力可靠供应、办电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标准,需要供电所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为供需精准对接、挖掘潜在价值、降低社会能耗、促进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二是公司高质量发展需要供电所提供支撑保障。供电所是生产服务的最前沿、战略落地的最末端,管辖设备占比80%、服务客户占比70%以上,是各项工作基础中的基础,工作质量直接决定公司发展质量。加强供电所建设管理,打造最强服务单元,就是以群众所需、基层所急为导向,充分集聚专业资源,形成供电所管理合力,从根本上加强乡镇供电所和农电队伍建设,补齐乡村供电服务短板,夯实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三是提供更优质服务需要供电所持续做优做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战略转型,供电所已经由传统的末端“作业执行单元”转变为“客户需求响应单元”“公司价值创造单元”。新形势下,供电所管理“上热中温冷”、穿透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党建优势,从根本上提升队伍素质、工作标准、管理品质、效率效益,推动供电所更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发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建立“干部包保、专业指导、党员帮扶、群众监督”四项机制,推动党建与供电所管理有机融合,筑牢战斗堡垒,打造最强服务单元。
一是建立“干部包保”机制,做到同频共振。发挥党委领导作用,针对供电所力量薄弱、多头管理等问题,制定《发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打造最强服务单元实施方案》,明确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保障措施,做到“一个标准、一贯到底”。抓住“关键少数”,每个供电所由1名党员干部定点包保,明确履责清单和任务清单,常态化开展“四个一”活动(培养1名优秀所长、消除1项短板指标、打造1项硬核成果、建好1个战斗堡垒),与基层供电所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迅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聚焦供电所安全、服务、廉洁、业绩“开门四件事”,实行提级管控,由党员干部挂牌督办重点任务,确保资源投入到一线、问题解决在基层。坚持以结果论英雄,实行党员干部“360°+365天”履责纪实管理,每月通报“开门四件事”落地成效,激励广大包保干部担当作为。
二是建立“专业指导”机制,完善战术打法。发挥专业主导作用,深入实施供电所“党建+”系列行动,推广应用“党建+”工具和模板,走出了一条抓党建、聚人心、促发展的新路子。落实“党建+安全固本”提升行动,出台党员反违章15条硬措施,固化“党支部书记在现场”、党员干部“同进同出”,确保不出问题是硬道理;落地“党建+数字赋能”提升行动,组建党员创新小组,开发“今天干什么”等智慧看板,打造数字化供电所示范,培育数字化新军;落地“党建+服务优化”提升行动,推行政企网格融合共建,因地制宜创建“电力彩虹驿站”,打造“客户诉求不出网格”新模式,让人民群众用上电、用好电、不停电。树立“为服务客户的人服务”理念,建立内部客户制度,针对跳闸、投诉、线损等问题较多的供电所,组织专业部门党员骨干上门帮扶指导,开展送培训、送技能、送管理、送数据“四送服务”1400余次,推广业务流程标准和工作模板37项,把最专业的管理送到服务一线。
三是建立“党员帮扶”机制,筑牢战斗堡垒。加强供电服务职工队伍思想引导,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设党员“大讲堂”,组织“谁帮谁谁谢谁”思想大讨论,筑牢为民服务意识。聚焦服务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在供电所设立党员服务队和突击队,常态化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活动,用“大数据+铁脚板”架起党群连心桥。发挥支部书记“头雁”作用,建立“有事找书记”工作机制,通过“书记谈心日”“书记日志”“书记家访”等方式,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激发广大员工干事创业热情。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群众帮带机制,大力开展“小网格”“小指标”竞赛活动,通过“与目标比、与自身比、与先进比”,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持续提升员工的价值感和战斗力。
四是建立“群众监督”机制,增强“主人翁”意识。将“士兵委员会”建到供电所,由党建部和组织部牵头,在供电所内部设立群众监督小组,每季度围绕支部建设、指标提升、问题解决等六个维度,自下而上对干部包保、专业指导、党员帮扶情况进行民主测评,测评结果直接挂钩专业部门绩效考核和党员个人量化积分,工作好不好职工群众说了算。组织办公室、组织部、纪委办公室成立联合督察督办小组,通过电话访问、现场走访、客户走访等方式,常态化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供电服务、业扩报装、项目验收、电费管理等关键领域监督检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每年推出关爱供电服务职工“十件实事”,建成运行“人为本”服务中心、“和为贵”调解中心,畅通员工诉求渠道,用心用情解决后顾之忧。
三、主要成效
通过落实“干部包保、专业指导、党员帮扶、群众监督”四项机制,把供电所管理的全链条都发动了起来,筑牢了党支部战斗堡垒,打造了供电所最强服务单元。
一是供电所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建立健全了“一个标准、一贯到底”的管理模式、“模板化、清单化”的落实方法、“履责纪实、竞赛比拼”的考评制度,68名市县公司党员干部全部下沉基层供电所,消除了工作部署中的层层衰减、变形走样问题,激发了广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实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
二是供电所效率效益有效提升。深入实施供电所“党建+”系列行动,有效解决了多线管理、农配网不平衡等问题,把党建优势转换为了发展优势。国网同期线损管理百强所数量保持全省第一,峄山供电全省唯一入选国家电网公司数字化供电所建设示范单位。
三是供电所为民服务能力有效提升。深入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实现管理信息化、协同高效化、服务立体化,全面增强了服务乡村振兴的保障能力。“网上国网”推广104.3万户,“网上办、零证办、一链办”成为新常态,全部112个供电所实现“零投诉”,“获得电力”便利度全省第一。
(文/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徐保友 徐晓强 赵以排 杨世杰 许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