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挺膺担当“义”路芳华

——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成果案例

发布时间:2024-06-05 13:51:43 作者:孙键庚 董云楠 李宜伦 王跃超 刘歆

  一、重要意义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1950年11月,老一辈丹东电力人在战火纷飞、物资匮乏的极端困难条件下,用两个七天七夜,抢修“新六线”、抢架“义东线”,誓死保卫由朝鲜新义州向中国安东(现辽宁丹东)供电的唯一电力输入通道,有力保障了抗美援朝大后方的可靠供电。他们的故事带着血与火的淬炼,饱含着慷与慨的热度,满载着蹈死无惧的凛然大义,他们留下了一个以线路名称命名的精神气概——义东精神。

  立足新时代,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团委始终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党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引导公司广大青年赓续跟党初心、传承义东薪火,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电力事业的澎湃春潮,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烂之花!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提升政治引领,全面加强青年思想建设。

  公司团委始终坚持“为党育人”宗旨,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建团百年为契机,深刻领悟百年历程中的初心使命。用好属地红色资源,讲好企业故事,赓续传承“义东精神”血脉。

  坚持党的领导是立身之本。公司团委积极组织青年团员收听收看建党百年、建团百年和党的二十大盛况。依托“义东青年”公众号开展“义东青年话团史”活动,发布团史故事音频61期,深入推动党史、团史学习入脑入心。走进毛岸英学校开展“河口少年颂英雄‘义’脉相承永流传”主题云团日活动和“缅怀英烈电亮校园”主题共建援建活动,回顾毛岸英烈士的英模事迹,共建传承发扬红色精神的教育基地。登上中朝友谊桥和鸭绿江断桥开展“讲团史、话初心、践使命”主题研学交流活动,重温老一辈安东电力人在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故事。

  坚守理想信念是政治之魂。公司团委组织优秀青年在抚顺雷锋学院开展“青年心向党·青春恰百年”主题培训,团干部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显著提升。在“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杨栋同志坚守30余年的獐岛开展“学雷锋树家风争做当代义东人”主题实践,推动实施“三师带徒”培养模式,以创新发展的“义东精神”孕育新时代“雷锋传人”。编制《红星耀辽宁——国网辽宁电力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实景式团课研学指南》,深入“百年电力”文化遗产——丹东220千伏变电站开展“传承义东薪火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团日活动,探寻中国电力工人奉献精神的源流,深刻领会“义东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二)持续强化队伍建设,搭建青春风采展示平台。

  公司团委坚持不断提升青年骨干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抓好“关键少数”,把好立德树人、为党育人的“总开关”,优化培养选拔机制,持续完善青年人才平台建设,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发挥头雁作用是提升之基。推动团干部能力素质提升,重点开展政治教育、理论教育和能力教育,提升团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开展“青年心向党·青春恰百年”教育培训班,组织优秀青年代表前往延安市委党校、抚顺雷锋学院、毛丰美干部学校等知名党校沉浸式学习。定期开展团干部培训教育,提升团干部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

  优化培养机制是成才之道。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作为培养和选拔青年的第一位,坚持基层一线培养锻炼,优先安排年轻干部到任务艰巨、问题突出、矛盾集中的岗位,为公司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持续完善“推优荐才”运行机制,健全党团培养链条,确保新发展党员思想坚定、业务精湛。组建“义东”青年文创团队,提升广大青年团员“讲、写、策、演”能力,扩大“义东精神”品牌影响力,打造一系列生动展现青春能量的文创作品,形成新时代、新青年文化传播矩阵。

  (三)立足岗位服务大局,书写兴边富民光明答卷。

  公司团委坚持围绕中心任务,引领青年自觉担当使命,用奋斗书写青春、用行动服务群众,擦亮志愿服务品牌,立足岗位创新实干,充分发挥青年在宣传领域的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是奋进之力。公司团委始终坚持以塑造“辽亮青春”青年志愿服务品牌为出发点,开展“我们都是一家人‘义’起向未来”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连续13年走进丹东市春英学校,援建“电亮春英”成长馆,举办爱心义卖活动,义卖所得用于改善特殊儿童的学习生活环境。积极响应“辽东绿色经济区”战略,入村入户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携手“全国劳动模范”曹祖刚开展“莓好生活劳模带货——电力雷锋在行动”直销助农活动。“义东”青年突击队奋勇当先,先后面临凤城“7·15”特大暴雨和河南地区暴雨灾害时,始终冲锋在急难险重任务的最前沿,保障灾区群众应急供电。立足“周琴”党员示范岗,打造“没问题”窗口,为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增光添彩。

  扎根广大青年是活力之源。公司团委从服务青年中汲取奋进力量,让青春在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熠熠闪光。建立“青年之家”工作室,开展“我为青年办实事”新员工职场初体验交流分享活动,提升青年融入感、获得感。积极组建“义东”青年文创团队和“党性锤炼·寻迹丹东”青年志愿服务团队,搭建青年创新创意展示平台,让青年在助力成长成才的文化矩阵中实现梦想。

  三、主要成效

  在开展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的引领下,青年员工全力服务营商环境,国网丹东市元宝区供电分公司营业二班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国网凤城市供电公司业扩报装服务中心荣获“辽宁省青年文明号”。公司团委鼓励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依托“青创空间”学习平台,建立师带徒的托举型培养机制,形成80余名青年骨干组成的创新人才库,创新项目储备涵盖安全生产、科技互联、营销服务等多个方面。协助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团委成功举办2021“创青春”辽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电力专项赛,公司项目《“空中盾牌”——输电线路一体化在线监测系统》荣获金奖。由公司青年创作并参演的情景式党课《铁塔雄鹰》,荣获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青年讲党史”微党课竞赛金奖。公司团委及实施的“你好春英”——电力青年志愿者关爱少年儿童服务项目分别荣获2021年丹东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像雷锋那样”主题纪念活动“最佳服务项目”“最佳服务组织”。公司团委共青团工作取得新成效。

  青春心向党,百年再启航。在新的征程上,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团委,带领公司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德行修养、增强本领能力,引导青年自觉担当尽责,强化“今天的生力军就是明天的主力军”责任意识,将个人发展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牢固树立“永久奋斗”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价值取向,赓续红色血脉义东传承,筑牢“兴边固防责任电网”,在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中,在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中贡献辽电力量!

  (文/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 孙键庚 董云楠 李宜伦 王跃超 刘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