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意义
国能大渡河检修安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检修公司)于2005年成立,为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渡河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大渡河流域1100余万千瓦水电机组设备检修、重大技术改造、应急保障、在建电站生产筹备等工作,对外承担水电机组安装、检修、改造及技术咨询服务,业务拓展至云南、贵州、新疆、湖北等10余个省份,是国家能源集团最大的区域化、专业化水电检修公司。
“十四五”时期,大渡河公司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大转型,金川、双江口电站即将投产发电,枕头坝二级、沙坪一级等9个筹建项目也将如火如荼持续推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亟需大量人才作为保障。“十四五”期间,检修公司在承担“七厂九站”的检修任务和维护职责外,还将新增金川、双江口等电站的维护任务,以及枕头坝二级、沙坪一级等在建电站前期检修筹建工作。新形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检修公司必须仅仅围绕“五种能力”建设思路,加快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加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主要做法
人才是企业生存之本,发展之魂。随着大渡河流域的快速发展,检修公司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探索形成了“坚持一个导向,优化一套机制,用好两大阵地,搭建五类平台”的人才培育体系,努力打造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一)坚持一个导向,凝聚人才向心力。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把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的导向落到实处。一是强化领导。成立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委员任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人才发展规划进行分析研判,统筹推进人才培养、组织协调、管理服务等工作。二是压实责任。充分发挥党委在人才工作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建立党委牵头抓总、党委书记首责、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党支部履职尽责的职责体系,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三是严格管控。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用,坚持召开党委会集体讨决定干部任免事项,严把干部选拔任用关口,严格履行“凡提四必”要求,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二)优化一套机制,提升人才吸引力。坚持把深化人才机制改革作为推进人才培养、打造人才“强磁场”的重要途径,积极完善“选、用、育、留”制度机制建设,激发干事创业激情。一是制定人才培养“设计图”。出台《“十四五”人才培养规划》《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选拔实施细则》《首席人才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制定技师、高级技师、首席师及人才培养规划,在管理机制上明确选人用人导向和职工成长路径,引导职工快速成长成才。二是健全职工培训体系。构建“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培训网络,设立管理、机械、电气3个专业组,编制《水电站检修与维护》培训教材和86个岗位培训标准,组建兼职培训师队伍,搭建技能仿真培训室,完善职工培养体系建设。将职工培训成效与职工岗位晋升、薪酬待遇、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挂钩,激发职工学习成才主动性。
(三)搭建五类平台,激发人才新活力。聚焦人才引育工作,打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大舞台,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是搭建理论学习平台。连续17年组织开展干部职工读书活动,近3年累计发放专业及管理类书籍6842册。建立网上学习课堂,用好融智平台、党员交流互动平台、智慧党建网等载体,制定“5+40+3”学习计划,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二是搭建岗位交流平台。推行生产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交叉任职机制,实行由党支部书记兼任副主任。建立挂职锻炼机制,在汛期选拔基层优秀青年到职能部门挂职交流。大力推行交叉互学模式,按照“三一原则”即1项工作三人会,1人会三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利用流域电站大修契机,选派15名职工参与跨部门专项实践培训,实现核心专业的互学互通。三是搭建“师带徒”平台。推行导师制,实行“老带新、一对一”培养模式,为职工定制“成长套餐”,建立月度测试、季度考评、年终考核的激励方式,指定专人进行培养和指导,充分发挥了师傅“传、帮、带”的作用。四是搭建技术比武平台。注重提升职工实操能力,组织开展水轮机检修职业技能竞赛、10kV开关柜技术比武等各类技能竞赛,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全国、行业、集团及省市级技术比武,推动实现以赛促训、以赛促练,使职工技能素质在赛中得到提升,培育了一批技术过硬的青年岗位技术能手。五是搭建职工培训平台。充分利用汛期职工便于集中的优势,组织开展“大培训、大比武、大提升”竞赛活动,以赛促培激发职工内驱动力。强化检修期岗位练兵,组织开展师带徒培训、专项实践培训、重点技术攻坚项目培训、岗位履职技能培训,提升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成效
通过实施“1125”工作法,检修公司探索形成了培养水电检修人才的实践经验,职工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干部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水电人才培养之基进一步夯实,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装备先进、管理一流、能征善战的水电“检修铁军”。
(一)党委引领力显著提升。检修公司党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充分发挥“奋进十四五”党员示范岗等引领作用,成功应对“9.5”泸定地震抢险救灾,组建党员突击队,连续奋战23小时完成大岗山电站营地供电,排查设备安全隐患40余项,保障了能源供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积极发挥水电人才基地作用,指导加强干部人才建设,支持青海公司、金上公司及流域各单位建设,2022年向青海输送干部职工7人,金沙江1人。近5年提拔副处级干部8人。
(二)企业影响力持续扩大。检修公司年均完成大渡河流域45台机组、41台主变、26条线路(母线)及50套溢洪设施检修任务,为保障大渡河流域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和推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出了积极贡献。2022年,公司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能源保供政治任务,5台机组获评“2022年度全国发电机组可靠性标杆机组”称号,修后机组连续17年实现“零非停”,安全生产突破4500天。同时,检修公司对外承担了10余个省区市的电站机组安装检修,先后收到汉江集团小丹江公司、大唐四川分公司、四川雅安大兴水力发电公司等30余面锦旗,收到华润鸭嘴河公司、中国电建圣达公司等50余份感谢信,在业内树立了“大渡河检修”的优质品牌。
(三)职工创新力持续增强。在创新浪潮的驱动下,检修公司加快推进智慧检修建设。发挥职工创新创效意识,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4项成果获大渡河公司科技进步奖及优秀合理化建议。近5年,共确立31项研究课题,取得92项国家专利,在《水利水电技术》《人民长江》等核心期刊上发表9篇论文,SCI论文3篇,研发40项技术革新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一种旋转机械径向故障模拟测试系统》等科研成果19项,多项科研成果填补了行业空白或被评定为国际领先,成功培育大渡河公司智慧企业专家8名、科技之星2名。
(四)队伍素质力不断提高。检修公司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积极履行为企育才的职责使命,教育引导职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先后培育国家能源集团首席师1名,大渡河公司首席师1名,国家能源集团工匠、技术能手2名,国家能源集团青年五四奖章1名,大渡河公司青年岗位能手7名。龚电检修项目部2022年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6名职工获评“全国电力行业领军人才”称号,2021年在“哈电杯”全国大型水轮机检修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二、三等奖,1人荣获个人二等奖,4人荣获个人三等奖。
(文/国能大渡河检修安装有限公司 张强 侯远航 马建军 王兴林 朱昌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