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意义
(一)劳务农民工情况现状
农民工是在我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由于农民工离土又离乡,户籍和工作地点的不一致,天然带有流动的特性。
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1958年,是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是全国电网建设的主力军,于2019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名单。公司的劳务分包涉及业务主要是架空线路工程安装辅助、变电基建工程电气安装辅助、电缆线路工程安装辅助、工程技术配合服务业务、车辆驾驶及辅助服务业务、应急救援基干分队安保服务业务、后勤与综合事务配合服务业务等劳务辅助配合工作。
(二)劳务农民工党员管理面临问题
一是身份不明确。一方面农民工个人档案不在企业管理,企业难以掌握其政治身份;另一方面在企业对其进行信息采集时,农民工出于种种考虑,未将其党员身份进行上报;同时,还存在劳务公司未向企业提供相关信息的情况。
二是人员不固定。用工企业与劳务公司签订用工合同,劳务公司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务公司再将农民工派驻至相应工作岗位,往往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变化较大,相对不固定,流动性大。
三是关系不清晰。农民工与劳务公司间的劳动关系较直接,与用工企业间的用工关系相对间接。劳务公司在农民工党员中设立党组织未得到明确,优秀劳务工向党组织靠拢找不到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党组织。
四是经费不保证。目前农民工党费交纳的情况同党组织隶属情况一样相对比较混乱,党费交纳标准较低,无法支撑农民工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
五是管理不到位。很多农民工党员的组织关系在户口所在地,合同关系在劳务公司,工作关系在企业,则组织关系所在地鞭长莫及管不到人,企业没有组织关系管不了人,出现“三不管”现象。
(三)农民工党员队伍思想状况分析
一是企业归属感不强。大部分劳务派遣员工存在“企业过客”心理,没有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发展紧密联系,无论是党员或者群众都产生一种普遍的想法,即身份不能转变,工作不稳定,是临时性质的,直接造成缺乏责任心、归属感不强、缺乏主人翁意识和对企业的热爱。
二是责任意识不强。在工作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抱着完成任务、应付差使的态度,有的甚至工作不在状态,不主动、不细致、不动脑子,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问题往后退,党员意识淡薄,组织观念淡化,组织纪律性淡漠,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行为自由化。尽管组织上入了党,而思想上并没有真正入党。
三是进取心不强。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是简单地将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甚至领取工资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忽视业务知识和岗位能力的提升,致使工作水平和业务技能停滞不前,严重影响企业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上下联动狠抓工作机制,不断增强临时党组织在施工企业持续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保障力。通过不断完善党建工作机制,使临时党支部成为企业、劳务人员的“连心桥”和“主心骨”,促进施工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通过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提升施工企业持续发展水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导师带徒”、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同业务竞赛等办法加大了对农民工党员和劳务人员对政治理论、企业管理知识和业务技能等学习培训力度,着力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和劳务党建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农民工思想动态调研、组织农民工代表座谈等方式,及时掌握农民工群体思想和生产生活实际状况,通过主动协调联系,使农民工群体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如衣食住行和保障收入、办理居住证、落户、子女上学、贫困亲属、乡邻就业等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地解决、新劳动法规得到了严格执行,并为他们改善食宿条件、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将他们纳入了企业“帮扶基金”范围等。帮助企业解决好维护农合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问题,使其合法权益得到了有力维护,稳定了劳务队伍,增强了党组织向心力和劳务队伍的归属感和企业凝聚力。
(二)齐抓共建强化管理,不断增强党组织在劳务人员持续发展中的支撑力。面对企业点多线长、人员分散的实际,通过建立项目部“党建联络员”制度,积极探索项目流动党员作用发挥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开辟流动党组织和党员有序管理、常态化管理的新思路。
一是在劳务项目设立“党建联络员”实现组织对接。为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把控、管理难实施、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困难,党支部通过建立“党建联络员”机制,明确其应承担的工作职责,并在临时党支部的管理检查督促指导下开展党建主题活动等,促进了流动农民工党员与临时党支部的密切配合和有机衔接,打破了因时空界限带来的流动党组织管理壁垒,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与条件。
二是严格落实项目党建巡查工作要求。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层层部署落实。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将党的工作阵地转移到农民工群体集中地,将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同部署同落实。
三是在融入中心工作中发挥好党组织作用。通过统一组织宣贯、专题党课、劳动竞赛等主题实践活动,为确保党员组织生活正常化,充分激发流动党员撸起袖子加油干做表率的热情,不断增强劳务流动党员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引导他们为树立立足岗位作贡献的思想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作用发挥的途径。
(三)创新活动载体抓工作效果,不断彰显党员在劳务公司中的示范引领力。施工作业是农民工在项目上的基本行为,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目标,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将相关工作要求融入施工作业管理过程,进而延伸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根据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需要与发展推进活动内容,积极探索劳务企业党建工作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效结合的新途径。
一是通过“党员示范岗”等活动推进企业提质增效。临时党支部根据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以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抓支部建设为重点,通过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查隐患、保安全”“安全生产月”等岗位建功活动载体,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抓党建,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支持和引导他们在施工生产、质量管理中贡献各自的聪明才智,把广大农民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项目创优质、铸精品、树信誉上来,推动党建上台阶,促进企业增效益,实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发展互补双赢的目标,营造农民工党员发挥作用、互相学习、齐心协力推进工作的良好氛围,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二是在落实“党建联络员”机制中增强临时党支部凝聚力。通过不断加强与农民工的联系,指导帮助其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农民工群体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按照发展党员的规定程序和要求,重点做好生产一线技术骨干和农民工党员的发展工作,确保发展党员质量。并利用新媒介手段,通过建立劳务党员微信群,以“网上党课”等方式,实现临时党支部对项目党建工作情况、流动党员思想状况、学习进度和生产生活情况的及时沟通反馈和流动党员对企业发展现状、党组织要求的及时了解与党内重大活动的及时参与;为实现临时党支部对“党建联络员”和党员的有序有效管理和服务搭建了重要平台,也为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主要成效
积极探索和实践将国企的党建工作全面延伸覆盖至农民工队伍,是在电网施工型企业人员结构和劳动力布局发生很大改变的新形势下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重要任务。这项工作推进中取得的良好成效必将对促进国有企业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必将对企业和员工共同谱写好“中国梦”的企业篇章增添巨大的正能量。
(文/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阮朝国 孙万鹏 徐永刚 王浩 李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