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广大央企青年积极投身“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浪潮,创造出一大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带领广大青年肩负起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使命,把科技创新作为共青团工作的主战场。
电网企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企业,面对越加迫切的能源转型需求和持续严峻的电力保供形势,电网企业更需牢牢把握青年这个创新生力军队伍。国网浙江经研院作为国网浙江电力直属的智库型专业研究咨询机构,立足能源电力发展,开展电网前沿技术研究和决策咨询,拥有一支年轻化、高学历的科研人才队伍。进一步做好青年创新创效工作有助于全面强化企业智库的支撑服务能力、即时响应能力、前瞻预判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政策沟通能力,全面提升科研创新成果的前瞻性、储备性和实用性,为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共同富裕电力样板创建提供强大智力保障。
二、主要做法
国网浙江经研院立足智库青年创新创效工作现状,坚持党建引领、协同推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构建智库青年创新创效“亮星工程”工作体系,包括“铸星计划”“繁星计划”“耀星计划”系列工作机制,为企业智库高质量研究成果的源源不断输出转化凝聚先锋力量。该工作体系通过“铸星计划”培育参与主体,发现和培养一批青年研究骨干,使其成为理想信念坚定、研究能力精湛、创新能力突出、综合能力过硬的团队带头人。通过“繁星计划”建强连接载体,推进科研创新成果共享库的深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使其成为助推青年员工技能养成、支撑高级专家一锤定音、孕育重大创新一鸣惊人的“经研知网”。通过“耀星计划”引导市场环境,打造青年智慧分享的展示和孵化窗口,化研究者无形的智慧资产为有形的智库产物,释放研究价值,强化成果实效。
(一)“铸星”点亮——培育青年先锋队伍。以“铸星计划”加强青年员工思想引领和职业规划引导,从“选、育、管、用”各环节系统谋划,为员工规划成长“线路图”,让青年员工发展有奔头、成长有动力,在学习实践中锻炼提高,争当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
1.强学习、重思考,加强思想引领。通过“三研”:团委“研”学领航,支部“研”思创新,青年“研”行达臻,让青年永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本色,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2.分阶段、提效能,完善培养体系。实施“新员工实践锻炼—青年员工跨越提升—高端人才梯队建设”三阶推进的青年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新员工外送培养渠道,定期邀请政府校企知名专家、院内发展战略研究带头人授课,鼓励青年主动开展现场实践调研,选派青年骨干参与政府部门及基层一线挂岗锻炼,建立“以赛代练”的青年人才培养机制。
3.育人才、重引导,深化职业导航。开展青年科研创新人才培养过程跟踪和量化,制定导向明确的员工能力提升考核评价指标和青年员工年度培养学习计划书,引导青年员工为个人长远的职业发展和智库人才队伍提升“蓄力”。定期开展青年员工培养数据盘点分析,开展职业发展引导性的培养和跟踪。
(二)“繁星”汇聚——打通青年科研价值链。通过“繁星计划”推进青年科研创新的体系规划、成果培育和价值共享,以知识管理体系建设集合青年群体力量推动创新发展,不断提高智库核心竞争力。
1.定目标、建体系,开展创新规划。组织编制“青年科技创新发展三年规划”,聚焦新能源消纳及储能发展技术、大电网安全稳定技术、智能配电及用户互动技术、碳—电协同发展技术、决策支持技术等“五大领域”,构建科技创新树型研究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新技术、新政策、新机制研究。
2.重应用、讲传承,着力成果培育。瞄准科技成果培育、奖励申报、推荐书撰写等关键环节,编制形成1本科技成果工作的“作业指导书”、1本科技奖励工作的“便携指引册”,通过做好科技成果工作范式的传承和管理经验的传承不断加强对青年科研一线的服务与支撑,大力推动“研创”见效。
3.破壁垒、促融通,建强共享平台。以数字化思路搭建科研创新成果共享库建设,构建集科研数据、成果、典型经验为一体的“经研知网”,打造青年员工技能养成的“知识树”、支撑高级专家一锤定音的“百宝箱”、孕育重大创新一鸣惊人的“成果库”、释放研究价值创造实效的“蓄水池”。
(三)“耀星”璀璨——打造成果展示窗口。以“耀星计划”搭建优秀科研创新成果的分享展示平台,在促进青年能力提高的同时,提升青年施展才能的意愿,让青年付出的努力有迹可循,凝结的智慧有“章”可依,科研的突破有的放矢,不断增强研究者的获得感、成就感和荣誉感。
1.拓渠道、凝合力,强化智慧分享。构建“政府、企业、高校”三层联建的能源互联网青年科技创新研究者联盟体系,每月开展“青年夜自修”,打造“小研说”青年自媒体+知识挖掘栏目,分享智库观点,展示青年研究成果和前瞻思考。
2.立潮头、讲作为,深化价值输出。通过专报、工作动态等信息报送渠道与内参、系统内外媒体平台等宣传渠道,支撑先进理念输出、服务决策参考,展示智库青年工作成效。加大青年创新孵化,对青年创新项目的立项、培育、落地、推广进行全过程跟踪入库、指导管理。
3.强阵地、争先锋,发挥示范效应。建设党支部“青研·先锋”阵地和团支部“固定型+专项型”红船青年突击队的青年先锋攻坚矩阵,以重点领域攻关为练兵场,锻造一批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顶得上的青年先锋队伍,积极发挥企业、政府、社会的“青年智囊”作用。
三、实施成效
(一)集众力——青年科研人才加速成长,岗位建功能力有效提升。国网浙江经研院以青年队伍建设的创新路径、创新举措和创新机制,持续健全智库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与当前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企业经营转型相匹配、与企业智库功能定位相配套”的智库人才培养管理新体系,形成一支由学科带头人、专职研究员、博士、硕士等共同组成的能源领域青年研究人才队伍。
(二)筹众智——青年知识体系迭代完善,智库影响面不断扩大。国网浙江经研院聚焦能源战略和公共政策领域,通过科技创新规划的实施推进和数字化共享平台的建设应用,已形成覆盖宏观经济、能源电力、数字信息等多个专业的知识共享体系。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打造智库青年研究“拳头产品”,推出技术与经济相融合的标志性成果。
(三)促生态——青年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创新创效成果持续输出。国网浙江经研院形成管理部门牵头、专业部门主导,分工负责、分级实施、合力推进的青年创新创效工作管理格局,以科研一体化平台为依托,以电网数智化规划实验室等四大实验室为支撑,聚合企业运营等四大创新团队的科研创新体系,承担多项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项,多次承办全国级、省级大型研讨论坛,多项专业化政策建议获省级以上领导批示,参与多项能源领域政策制定,出版《区域能源互联网探索与实践》等一系列著作,多项首创成果实现工程落地。
(文/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徐辰婧 刘曌煜 陈赛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