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注重从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随着国有企业社会化用工形式更趋多元,劳务派遣员工成为了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组织好、管理好、教育好、稳定好劳务派遣员工,切实巩固提升我们党在社会化用工队伍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守护人民群众光明、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了需要高度关注、深刻回答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公司党委通过实地调研、专题座谈等方式,深入走访了上千个基层班所,全面了解掌握劳务派遣党组织建设、组织关系转接、党员发展渠道、教育管理和作用发挥等实际情况,发现劳务派遣用工党员队伍建设管理主要存在“三难”问题:一是组织关系转接难,大部分劳务派遣公司或因体量较小、职工党员少,不具备成立党组织的基本条件;或因缺乏政治观念和思想认识,未能或不愿单独成立党组织,从而无法接收所属劳务派遣用工党员的组织关系。二是新党员发展难,受地域范围、身份限制等影响,劳务派遣公司普遍不愿投入精力培养发展党员,而劳务派遣员工所在的街道社区、工作的用工单位,因党员名额限制、人员流动频繁、培养考察难度大等因素,也难以推进党员发展工作。三是党员教育管理难,大量劳务派遣员工户籍在街道社区、合同在派遣公司、工作在用工单位,造成了组织关系所在地“管不到”、派遣公司“不愿管”、用工单位“没权管”的“三不管”现象,严重制约了劳务派遣用工党员教育管理和作用发挥。针对“三难”问题,公司党委创新构建“三优”模式,打通劳务派遣用工党员队伍建设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激活了劳务派遣队伍追求进步、向党靠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池暖流。
二、主要做法
(一)优组织全覆盖,激活党组织“神经末梢”。推动劳务派遣党组织“应建尽建”。将“规范成立党组织”作为与劳务派遣公司合作的重要条件,给定期限、督促管理,推进其优先招聘党员身份员工,并与所在街道党工委协调,尽快成立党组织;对暂不满足成立党组织条件,按照地域相邻、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确保了劳务派遣公司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推动党员组织关系“应转尽转”。分层级建立劳务派遣用工党员信息库,对劳务派遣用工党员组织关系隶属情况摸底调查、核实登记、建档造册、动态管理,全面了解“口袋党员”“隐形党员”情况原因,帮助及时转接组织关系。建立党组织关系随人事关系转接的“双转入”工作机制,指导督促劳务派遣公司规范有序做好新进人员党组织关系转接。打造党建联盟确保“应纳尽纳”。组织用工单位党委与属地街道党工委联建联创,打造“疆电红立方”党建联盟,公司党组织牵头谋划、劳务派遣党组织协同发力,积极参与社区综合治理、电力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活动,推动社、企党建水平同步提升,以看得见的党建实效增进信任、获取认同,力促街道社区迅速、放心接纳劳务派遣党组织。
(二)优机制强管理,注入红色“新鲜血液”。带思想强浸润蓄积“源头活水”。建立“政治+业务”双导师带徒机制,“政治导师”定期开展入党启蒙教育,加强集中宣讲、谈心启发、重点联系;“业务导师”指导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帮助支持职业培训和岗位技能训练,助力员工思想政治、专业素质双提升。用工单位定期汇集“双导师”培养成果,推荐优秀“苗子”,劳务派遣公司党组织及时备案并作为培养发展重点对象。健标准抓关键严把“入口管理”。加强劳务派遣员工入党申请人审核把关,双方共同派人谈心谈话,形成书面记录,作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依据。建立“双向考察、双向公示”机制,双方党组织通过听取培养联系人定期汇报、党员群众谈话调研、流动人员必要性函调等方式,同步做好重点阶段培养、考察与公示,做到“全层级政治把关、全过程接受监督、全方位掌握表现”。严要求促规范提升“发展质量”。协调街道社区、劳务派遣党组织协同制订发展党员和储备计划,年初计划审核、季度推进监测、半年小结通报、年度量化考核。针对劳务派遣员工流动频繁、培养考察难度大的实际,开展双向联合培养,每发展1名劳务派遣员工,由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党组织各指定1名结对培养联系人共同履行职责,填写联合培养考察登记表,做到“对象不入党、结对不脱钩、接续培养不断档”。
(三)优教育强引领,激发党员“先锋动能”。管好“教育通道”强党性。坚持劳务派遣用工党员“同质化”教育、“同标化”管理,将劳务派遣用工党员经常性教育纳入公司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开放共享“党性教育实训基地”“疆电红色地图”等红色教育资源,公司党委抓好示范培训、用工单位抓深培训覆盖、基层支部抓实常态教育,吸纳劳务派遣用工参与用工单位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打好“宣、学、讲”组合拳,督促学习党务知识、加强党性修养。用好“积分平台”促争先。建立党员“三亮三比”量化积分管理机制并将劳务派遣用工党员纳入积分管理,围绕组织生活、载体活动等五个维度,设立党员“三亮三比”基础指标库,细化36类积分内容,实行“党员登记、支部复评、内部公示、动态管理”。党员月度上“红黄榜”,做好公示、警示;季度上“光荣榜”,用工单位反馈结果并纳入绩效兑现;年度上“先锋榜”,作为推荐优秀员工的重要考评依据,做到党员管理“具体化、可视化、透明化”。深化“融入融合”赋价值。鼓励劳务派遣用工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畅通岗位建功渠道,通过“党建+”项目、“一个支部解一项难题”“一名党员办一件实事”等实践载体,共同参与公司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等工作任务,积极投身“天山雪莲”党员服务队、青年突击队志愿服务,“雪莲”光明驿站建设等工作,激发参与党和人民电力事业发展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三、主要成效
通过实施“三优”工作模式,推动了多种用工形式党员全面纳入党的基层组织管理,以党建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全面提升,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更加有形有质有效。
一是党组织生机活力更加充盈。通过积极调动街道社区、所属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公司联动作用,进一步明晰劳务派遣党组织设立、发展党员各方责任、工作流程,推动“国企党建带民企党建、社企党建联创联建”,实现劳务派遣用工党员发展“一方归属、两地考察、相互衔接、接续培养”。
二是党员先锋力量更加凝聚。通过实施“同质化”教育、“同标化”管理,全体党员“党性锤炼、思想淬炼、能力锻炼”更加系统深刻,学习热情和干事创业激情有效激发。党员“三亮三比”量化积分管理在基层一线实现全覆盖应用,推动了劳务派遣用工党员“亮”出精气神,“比”出真干劲。
三是党建引领旗帜更加鲜明。通过深化实施“党建+”项目,用好用活各类实践载体,让劳务派遣用工党员切身感受到组织有归属、工作有价值、干事有平台,积极参与安全生产“两带两无”、能源保供“四千一诺”等重点任务,为公司发展发光发热、赋能添彩。
2022年以来,同公司合作的38家劳务派遣公司全部成立党组织,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515名劳务派遣员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同比增长近5倍;劳务派遣用工党员全面规范参加组织生活,主动上讲台讲党课78场次,参与编排和参演情景党课28部;党员先锋引领活力有力迸发,带动广大劳务派遣员工安全生产违章连续下降、供电服务实现“零属实投诉”,参与开工、投产重点工程324项,通过排查治理隐患、便民志愿服务等解决群众用电难题1700余个,以实际行动为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供应、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电需要贡献力量。
(文/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夏新茂 曾蕾 贺浩 李金科 唐旭 苗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