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四维模式”的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4-06-04 13:35:57 作者:及红霞 孟欣 耿杨 张莉

  青年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未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人才队伍,做好青年培养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首要任务就是要抓好青年思想政治引领。

  一、重要意义

  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赋予的时代责任。站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交汇期,必须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不移地传承好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励青年一代肩负起时代使命、担当起历史责任的信心与决心。

  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根本要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把青年发展摆在全局中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通过强化政治引领来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持续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持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锻造一支有信念坚定、忠于企业、勇于担当的青年员工队伍,才能确保企业发展基业长青,因此对于青年员工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尤其是思想政治引领是至关重要。

  二、主要做法

  (一)变革创新,构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长效机制。健全思想引领工作机制。公司党委书记、优秀党支部书记亲自为青年讲授团课,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历程及先辈青年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讲述企业新发展形势任务及需要新时代青年做什么,带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学习的良好局面。

  实施青年素养提升工程。紧扣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一个主题、两个全覆盖、三个问题、四个阶段、五个动作”顶层设计,配套制定理论学习、主题团日、传统教育、青年宣讲、教育实践等多项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运用多种形式及时跟进了解青年思想动态,增进工作实践成效,探索形成具有泊电特色的青年培育模式,增强了青年抵御“躺平、佛系”的行动自觉、凝聚了青年争先创优的奋进力量。

  打造“五个课堂”教育平台。倾力打造理论课堂、红色课堂、创新课堂、云端课堂、实践课堂。“理论课堂”主要由领导班子成员、部门主任、先进典型为青年讲党课、传授工作经验、分享成长经历,提升青年思想道德认识和业务知识水平;“红色课堂”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爱国主义电影等形式,走进红色历史、弘扬红色精神,陶冶了青年为民为企、奉献社会的高尚道德情操;“创新课堂”与青年创新工作室相结合,围绕重点领域和实际问题大力开展创新实践,加速培育青年创新思维,增进创效动能;“云端课堂”充分发挥线上优势,运用“云学堂”平台和“泊电青年之声”,推送学习内容、展示工作动态、分享青春感悟,时刻自我“充电”;“实践课堂”注重学习与实践结合,组织青年积极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和户外实践,以实际行动向党看齐、向先进看齐,不断擦亮青年名片。

  (二)凝聚合力,拓展青年思想政治引领方式路径。拓展“节点+热点”创新方式。紧跟重要时间节点和当下实事热点,运用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先后开展“世界阅读日”读书分享、植树节绿化、扮靓大运河等活动,有效促进了青年参与感与归属感。举办“五四”青年座谈会,建党百年青年演讲、拍摄祝福祖国宣传短片等活动,青年员工尽情抒发自己对党、对国家的满腔热爱。拓展“典型+阵地”创新路径。持续开展“青年岗位能手"、五四先进评选表彰,注重青年典型培养,用身边榜样传递青春正能量。公司优秀骨干与青年员工“结对子”“师带徒”等方式言传身教、典型示范,带动青年快速成长。公司向青年开放党内学习资源、工会活动场所,设立团员活动室和“青年之家”,加强青年理论学习阵地建设,帮助青年加快知识更新、拓宽眼界视野、增强履职本领。

  拓展“成长+激励”创新手段。搭建“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跟踪培养”的“四位一体”综合培养体系和“推优入党、推优荐才、推优培训+过程评价+表彰奖励”的“三推一评一奖”激励机制,不断向党输送新鲜血液,先后15名青年员工光荣入党。对接“青年托举”计划,坚持以“师带徒”“老带新”的方式传技能、帮生活、带思想,使新入职大学生迅速融入环境、进入角色。

  (三)丰富载体,营造青年思想政治引领浓厚氛围。红色教育感悟伟大精神传承。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在青年中常态开展奏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等仪式教育和“国旗下的演讲”“清明祭英烈”等活动,组织青年赴西柏坡纪念馆、马本斋纪念馆、华北局城工部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让青年感悟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融入社会增强主动参与结合。充分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针对疫情防控、抢险抢修等不同时段、不同需求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用电安全、便民服务、秩序维护、心理疏导等差异化行动。围绕泊头市“实现三大定位、打造六个新城”目标,积极开展“保护大运河”“电靓梨乡”主题系列志愿服务,让泊电“青”字号招牌获得社会更高认可。

  立足岗位提升创新创效贡献。将青年工作同公司重点任务相结合,围绕安全生产、电网建设、提质增效、优质服务等中心工作,开展多样“团建+”活动,引导青年在生产建设主战场、急难险重最前沿、为民服务第一线发挥成效。

  (四)文化浸润,涵养青年思想政治引领深厚底蕴。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青年。开展中华诗词、书法绘画、大运河文化探源、品味茶文化等青年文化活动,通过优秀家风传承、先进模范引领、文艺作品熏陶等形式,引导青年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和灿烂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养分和奋进力量。

  用党的先进文化涵养青年。深化拓展“四史”教育,策划开展“思想传承者”“精神采风人”等活动,让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党的精神谱系在青年中代代传承。举办“百年大党红色课堂”,“红色故事追忆会”等丰富的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从革命文化中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初心使命。

  用国网企业文化涵养青年。每年召开新入职员工座谈会,公司领导与新员工面对面交流,让新员工了解公司总体情况、感知企业关怀,培养职业情怀,组织参观企业文化展厅、开展入会宣誓、发放励志书籍引导青年员工积极融入公司大集体。开展道德讲堂、企业文化宣讲等活动,在系列活动中贯穿企业文化导向,灌输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引导其自觉维护企业的利益,实现企业发展与青年员工进步的双赢。

  三、主要成效

  加强了认同感,提升了吸引力。通过开展学习、举办活动和“交心走心”式的真诚交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黏度”和“温度”,赢得了青年员工的理解与接受。通过加强青年员工企业文化的学习,和培育共同愿景,引导他们融入企业,增强了企业对青年员工的吸引力。

  建立了归属感,增强了亲和力。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断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对青年的学习、工作生活问题定期征集建议和意见,了解真正的利益诉求,做到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切实让青年员工在活动中增进了交流,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提升了青年员工的归属感。

  激发了成就感,提升了战斗力。通过构建起完善、科学的职业发展通道体系,给他们创造发展机会,既建台子又压担子,青年员工在援藏援豫、迎战恶劣极端天气、助力乡村振兴等大战大考面前勇于担当,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站得出、顶得住,更好地发挥了青年员工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实现青年员工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凝聚起企业改革发展的青春力量。

  (文/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泊头市供电分公司 及红霞 孟欣 耿杨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