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党员教育为抓手推动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04 16:00:54 作者:赵亮 吴佩颖 杜秋烨 傅冰云

  一、重要意义

  新时代新阶段,企业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载体和方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着力把党的建设有机融入中心工作,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保障高质量发展,是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近几年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网湖南经研院)不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逐渐建立并固化了“2+3+3”工作法,在组织实施上发挥党委、党支部“两个作用”,在教育内容上突出抓好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作风建设“三类建设”,在方式方法上坚持主题发言与互动讨论、“请进来”与“走出去”、传统方法与载体创新“三个结合”,推动全体党员干部党性“强起来”、素质“硬起来”、作风“实起来”,不断推动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发挥“两个作用”,打造党员党性熔炉。充分发挥党委引领作用。党委班子成员坚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坚持第一时间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召开党委会研究党建工作、干部调整、意识形态等“三重一大”事项,确保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进。舞好党委中心组“龙头”,每月组织集中学习,通过主题研讨、“头脑风暴”、集中会诊,把握政策方向、破解发展难题。充分发挥支部主体作用。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关键在于党支部履行好从严教育管理党员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切实发挥党内生活的“熔炉”作用,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利器”,引导党员定期进行“党性体检”,让党内生活严起来、实起来。党内生活强化政治功能、突出党性锻炼,内涵在“党味”,重点在“党性”,在增强凝聚力、吸引力、组织力上下功夫,把党员动员起来、团结起来、组织起来,让支部这个“学校”真正成为党员政治学习的阵地、思想交流的平台、党性锤炼的熔炉。

  (二)抓好“三类建设”,铸就党员精神支柱。突出抓好政治建设这个核心。立足工作性质和职责定位,既补短板又锻长板,以根植“政治、争先、创新、合规”四个意识为目标,推动员工思想观念转变。结合党史学习,分层分专业开展“转观念”“学史增信、跨越赶超、争创一流”大讨论,形成“转观念”、“跨越赶超、争创一流”的目标和措施清单以及巡视巡察、内部审计、专业检查问题清单“三个清单”,并有序抓好问题整改。通过转观念,引导员工始终将支撑服务湖南电网高质量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认识“高站位才有大格局”“思想领先才能行动争先”“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高站位、争先进位,解放思想、勇立潮头。突出抓好文化建设这个基础。搭建建功平台,敢于给年轻同志压担子、搭梯子,用好各大研究平台,让他们在“双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省储能重大科技专项等重大攻关中加速成长成才。搭建展示平台,开展“青年上讲台”活动,让青年走上中心组、“求是讲堂”、技术论坛等平台展示自我。加大“青榜样”选树宣传力度,最大限度支持青年闪光出彩。开展生日关怀、健康关爱、舒缓减压、便民服务、加班慰问等员工关怀行动,真正关心关爱员工;发挥党建、工会、团青、兴趣小组等合力,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构建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突出抓好作风建设这个关键。以党员骨干、先锋模范为主体,以各类课题、项目、任务为攻关目标,形成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大创新格局,营造“党员争先”良性竞争局面和浓厚科技创新氛围,培育党员先锋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内生源动力,引领专业前进和发展。大力实施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行动,聚焦能源电力供应保障、清洁能源高效消纳、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重大问题,夯实智库队伍基础。

  (三)坚持“三个结合”,筑牢党员信仰之魂。坚持主题发言与互动讨论相结合。统筹谋划设计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内容,由领导班子成员、支委成员、优秀党员、优秀青年进行主题发言,其余党员围绕主题互动讨论,推行互动式学习。全体党员结合实际,谈认识、感受、差距、不足,把自己摆进去,摆进思想、摆进职责、摆进行为、摆进变化,在深入讨论中看到问题、找到症结,在思想碰撞中相互交流、思想互动,在深化认识中明确方向、共同提高,产生互相启发、共享成果、拨云见日、触类旁通的效果。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坚持“请进来”,邀请专家、学者、上级领导作专题辅导,“百家讲坛”特邀专家、教授等“大咖”纷纷走进经研院“大讲堂”,课程深受广大党员好评。坚持“走出去”,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理论和革命传统教育,韶山、湖南党史陈列馆、“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等一系列教育基地都是鲜活的“课堂”。让长期“宅”在办公室里的职工“走出去”,走进工程现场、基层单位,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促进能力提升;走进上级单位、先进兄弟单位,推行体验式学习,将传统的“说教”变成“交流”,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摆脱学习教育与工作两层皮的现象。坚持传统方法与载体创新相结合。在坚持运用行之有效的传统学习方法基础上,充分利用院内网、微信等新兴媒介,推行开放式学习,扩大学习教育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开展“微党课”“微故事”“微宣传”,搭建党员日常学习的“充电平台”。推广“微党课”,围绕党章党规,聚焦一个方面甚至一个点讲深讲透,为广大党员定时送上精神食粮。讲好“微故事”,听身边人讲述身边事,广大党员干部随处可以看、随时能够学、随手可点赞,展现经研风采、树立示范标杆。开展“微宣传”,对主题党日、“大讲堂”、志愿服务、企业文化等活动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

  三、主要成效

  近年来,通过“2+3+3”工作法,党员教育成为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时代重任的“强身器”,培养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保健品”,促进党员干部知行合一、推动工作创新发展的“孵化剂”,国网湖南经研院党员干部真正有了“变化”。一是党员干部党性“强起来”。通过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静下心来原原本本学,找回了党员这个第一身份,唤起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党员、干部党性观念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高,更加筑牢了党中央权威的思想根基。自觉把“四个意识”作为政治信念坚守、作为政治底色保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以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党员干部素质“硬起来”。党员干部把自己摆进去,带着问题学,强化问题导向,查思想、找差距、挖根源,把党章刻印在心中,真正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和工作中的“病患”,时刻绷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把从严治党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拧紧思想信念“总开关”,凝聚推进发展“正能量”,提振勇创一流“精气神”,保持清正廉洁“真本色”。三是党员干部作风“实起来”。党员对照入党誓词、对照入党志愿书、对照榜样楷模,回顾入党的心路历程,深思在党的现实表现,深切感到党的意识增强了,做合格党员的努力方向更清晰了。党员干部学以致用、以学促做,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牢记党员身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国网湖南经研院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氛围不断浓厚,各项业绩指标稳步前进,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很好地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文/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赵亮 吴佩颖 杜秋烨 傅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