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湾”到“底”是大道

发布时间:2024-06-06 10:08:55 作者:王翔 张翰旦 俞戍 金琦波 陆乐

  在宁波鄞州的湾底村,有一个被称作乡村大脑的红船光明驿站,驿站可以通过电力大数据系统,实时监测全村各产业及民生建设运行和用能情况。对村里36位独居老人,这个驿站也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故事的主人公独居老人戚秀凤,就是这36位独居老人之一。

  “戚奶奶您好,我们在数据指挥中心看到您家的用电情况有变化,过来看看您。”5月31日上午,驻守在湾底村红船光明驿站的史益波和戴贤斌敲开了住在天宫庄园小区的独居老人戚秀凤的家。

  “快进来,快进来。”老人乐呵呵的把两人拉进屋。

  “天热,早起出去溜了个弯儿就被你们逮到了。”

  1973年,戚奶奶嫁到湾底村,两个子女都在外地工作,独有一个小孙女留在了宁波。平时,戚奶奶一个人住在天宫庄园的家里,看到两个小伙子上门,别提有多开心了,又是递水果,又是倒茶水,这话匣子一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

  戚奶奶说,她当年是十里八村最漂亮的姑娘,保媒提亲的人踏破了家里的门槛。当年,奶奶是谁也看不上,独独相中了挑着货郎走街串巷的爷爷。她说家里当时很反对,因为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好女不嫁湾底村”,可爷爷的家就在湾底村。

  戚奶奶最终还是嫁去了湾底村,没有花轿、没有陪嫁,只带了些用得上的物件,其中就有一段保险丝,标准称呼叫熔断丝。那时家里总会漏电,有了这个保险丝,用电会安全很多。

  戚奶奶说:“本以为能用上,没想到村子里连电都没通,到了冬天简直就是零炭房。”

  听到这个新奇的词,戴贤斌不禁饶有兴趣地问,“奶奶,什么是零炭房?”

  “穷的连块炭都买不起,可不就是零炭房。”

  1982年,一个叫吴祖楣的小伙子当选了村书记。他把大家聚到旧祠堂,说道,咱们村太穷了,但咱不能认穷。穷,则思变。这四个字后来写在了祠堂掉灰的白墙上。

  可是,怎么变?吴书记说,现在要搞市场经济,就用这双手做锉刀,拿出去卖。从那时起,火车站里经常能看到吴书记领着村民们背着大包小包编织袋的身影。戚奶奶回忆道,“你们现在出门都是一等票二等票,而老头子那时是站票蹲票,还有躺票。”

  “啥是躺票?”

  “那时的火车三个位置一排,上面坐着人,大家伙出去卖货坐火车,只能躺在别人的座位下面。”说到这里,戚奶奶哈哈大笑。

  卖货,就要催款。有一次吴书记去要账,买家两手一摊说,厂子倒闭了,实在没钱。吴书记说,那你拿货抵钱也可以。可厂家说,你来晚了,东西都被搬空了,现在就剩这么条生产线。吴书记一咬牙,两辆拖拉机突突突地就把这条生产线拖了回来。村民们看着这个大家伙都傻了眼,要这个回来干什么?吴书记说,今天起,就用它,开厂。

  开厂?这下村里可炸了锅。“可是,村里没电啊!”不知道谁的一句话又让大家愣住了。是啊,没电啊。但强者从不抱怨环境,强者只改变环境。没有钱收,就把生产线拉回来自己干,没有电就自己带人找路子拉电线。后来,厂办起来了,大家的钱包鼓了,但村里的电线杆横七竖八,天上的电线搭得跟蜘蛛网一样,别提有多乱了。

  时间一晃到了1996年。那一年企业转制,吴书记放弃了企业转私有,拒绝了自己成为富翁的机会。很多人说他傻,他却说,转制了,他可能富了,但湾底村不还是穷嘛。作为共产党员,要永远坚守人民第一。

  随后的几年里,在吴书记的带领下,村办小厂变成大厂,大厂越办越多、生意越来越旺,可吴书记却总皱着眉。因为那时候的供电条件差,村里三天两头地停电,严重影响了生产。吴书记常常叹气,这个电什么时候能可靠一点。

  2000年,农村电网改造开始了。两年里,东倒西歪的电线杆不见了,天上的蜘蛛网消失了,厂里的订单再满都能如期交货,湾底村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速路。一“湾”到“底”是大道。自那以后,吴书记又带着大家开始了第三次创业。依照嘱托,湾底村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光明大道。现在的湾底村早已不是大家印象中农村的模样,村委优化产业结构,开始大胆探索文旅一体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如今的湾底村,热带植物园遥遥矗立,花卉基地产品远销各地,教育产业全市闻名,瓜果采摘覆盖全季。行走在村庄,目之所及都是便捷、绿色与数字化。路灯是储能的,车棚是光伏的,村里的老楼都装上了电梯。村里的红船光明驿站被打造成了零碳样板,配备的智慧大脑服务村庄,足不出户就可以控制植物园恒温恒湿恒氧。

  前年,戚奶奶的外甥开着新能源车到村子里看望她。让他惊讶的是,湾底村的充电桩竟然5年前就已经装好了。

  戚奶奶搬新房那天,他儿子对奶奶说,“妈,咱这房子可是零碳房。”

  奶奶说:“啊?以前穷,住零炭房,现在怎么还是零炭房?”

  “屋顶上铺了光伏,零碳房是说碳排放是零。在不久的将来,不光咱们家,湾底村也要成为零碳村了。”她儿子笑嘻嘻地说。

  湾底村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再到可靠电、满意电,直到现在的绿色电、优质电、清洁电、智能电,电力支撑乡村发展,电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电力助力未来乡村实现。

  从好女不嫁湾底村,到未来乡村示范村,这条大道不仅是湾底村豪迈奋斗的幸福大道,更是国网人不忘初心、践行使命的康庄大道。“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国网人必将谨遵习总书记这一嘱托,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继续在这条大道之上庚续国网的荣光。

  (文/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 王翔 张翰旦 俞戍 金琦波 陆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