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声声夏日长,颗颗枇杷甜意扬——又是太阳炙烤的夏天,又是映入眼帘的枇杷,不同的是种植者此时与彼时的心境。和村民们聊天时,张国顺不经意间又念叨起了从前。“从前种枇杷,完全是靠天吃饭,辛辛苦苦一年,还不一定卖得出去,和现在没法比呐。现在有大棚,枇杷种得好,有直播,卖得也好。”张国顺望着枇杷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墨绿色叶子和金色果子,如此感叹道。“是啊,现在什么都好了,种枇杷也更有劲了!”村民们响亮的附和声和一张张的笑脸,让张国顺布满皱纹的脸瞬间舒展了,心里不禁更添几分甜意。
一、初见枇杷青青果
阳春三月,枇杷树上隐隐约约开始看到一颗颗小小的果实,藏在一簇簇碧绿的枇杷叶后。这一树树枇杷的长芽、抽叶、开花、结果,始终都伴随着张国顺穿梭其中的忙碌身影。他是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泰山村一家家庭农场的负责人。早在2008年,张国顺就承包了一片地开始种植枇杷。2016年,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他将部分枇杷改为大棚种植,大棚内配有智能温控系统、滴灌系统、通风系统等,可以自动调节枇杷的生长环境,成为了一个“数字农场”。
这套先进的大棚种植管控系统,需要更可靠的电力供应,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用。怎么解决电的问题呢?张国顺马上想到了一个人,马润远,他是国网杭州市临平区供电公司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的一名队员,也是负责泰山村的台区经理,他和他的队员们经常穿着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的红马甲,来村里提供电力服务。张国顺马上给马润远打了电话,第二天马润远和另一名队员就来到他的大棚,现场了解用电情况。几天后,他们为张国顺的大棚铺设电线,安装了一台250千伏安的专用变压器。从此,张国顺的大棚枇杷可以在最适宜的环境下生长,再也不受天气影响了。
二、四月的第一口甜
在张国顺的眼中,枇杷树每个月都有不同的颜色,而四月的颜色是由青到金的渐变,代表着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多亏了“数字农场”,他的枇杷比非大棚种植的枇杷成熟时间提早了许多。
眼看很快就能吃上这金黄色的第一口甜,张国顺却又有了新的担忧。近年来种植户里开始出现了“枇杷主播”直播带货的新潮流,张国顺也想搞直播,而且打算在枇杷地里直播,让网友们身临其境,隔着屏幕都能与新鲜的枇杷“零距离”接触,但是户外直播用电怎么办呢?这一次,张国顺又马上想到了马润远。马润远在得知这个问题后,马上和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们一起,利用数智化供电所工作平台,查找分析同源数据,为张国顺和其他三家种植户规划出了一条最优的服务路线,很快就为他们安装好了户外电表箱。
电的问题解决了,网络直播可以顺利进行了,但是张国顺的直播间浏览量并不高,导致饱含心血的枇杷销量不如预期。马润远听说后,决定和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一起想办法帮帮他。那几天,队员们的朋友圈都出现了一条链接,点击一看,画面里是一个满脸皱纹的农民大叔在直播卖枇杷:“这个枇杷是我们塘栖独有的软条白沙,又鲜又甜,口感可好咧!”他身后一棵棵的枇杷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实,昂扬的语调中充满了对自家枇杷的自豪感。一周后,网络直播的销量逐渐稳定,每天能卖四十多斤。张国顺不知道的是,有一群“红马甲”连续几天为他的直播间转发,向亲戚朋友推荐他的枇杷,甚至当他直播间的观众,为他的枇杷打call。
三、沁人心脾的反馈
时间随着枇杷的采摘和包装,点点滴滴地从劳动者的指缝中流过。这边,张国顺和枇杷种植户们仍在继续直播,那边,拍下的枇杷已经随着物流送到买家手中。这天休息时,张国顺兴致勃勃地坐在小板凳上翻看买家的评价,“很新鲜”“好吃”之类的词频繁地出现在买家的反馈中,不少买家还饶有兴趣地为枇杷拍了“买家秀”。
照片中的枇杷和张国顺直播时一样,金灿灿、圆滚滚。张国顺不禁放心地点了点头。他知道,枇杷从树上到客户手里的这个过程中,也容不得半点马虎。摘下来的枇杷需要尽快放到冷库中保鲜存储,运输过程中,冷链的温度必须严格控制在0℃-4℃,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买家收到的枇杷依然新鲜。而存储和运输这两个环节,都离不开电力保驾护航。
酸甜可口的枇杷让买家感受到沁人心脾的甜意,良好的反馈同样也让张国顺有“沁人心脾”的感觉。“大棚里115棵枇杷树,每颗枇杷的品相与口感都挺好。今年每斤能卖100元,直销加直播每天能卖七八十斤。”张国顺开心地算着今年的枇杷能给他带来多少收入。
从种植、销售到运输,每一步他都付出了很多。这来之不易的收获,他最感谢的有两个,一是农科院的技术,二是供电公司的电力:“多亏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才能让小小一颗枇杷有足够的动力,带着我们大家伙儿一块儿走向富裕。”
(文/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市临平区供电公司 郑应忠 石波 宓振航 俞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