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简介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天水供电公司“与爱‘童’行”青年志愿服务队自2013年3月至2023年以来,连续10年,以“青春光明行”“童伴计划”“金秋助学”“青暖冬衣”四季专项青年志愿服务行动为抓手,以“电小青”志愿服务队、“青年文明号”为载体,帮助贫困学生、留守儿童、残障儿童等群体解决物质、教育、心理等问题和困难。结合陇电特色,融入地方开展青年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把志愿服务的种子播撒到每个人心中。
二、重要意义
根据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数据,2020年中国共有888.55万孤残儿童;截至2021年12月,天水地区留守儿童41724人,居甘肃省第二位;全国每年发生的近万起触电事故中,儿童伤亡占比3成以上……针对上述三类问题,国网天水供电公司“与爱‘童’行”电力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依托电网企业资源,把握“四季”时间线,创新打造“六个一”(一堂安全用电教育课、一个心愿、一套书籍、同唱一首歌、一次心理辅导、一次文明天使活动)关爱暖童心青年志愿服务机制,形成具有“陇电特色”的青年志愿服务品牌。
本项目旨在聚焦天水地区少年儿童实际情况,一是打造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提升青工参与度,实现公司35岁及以下青年志愿服务全覆盖;二是完善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建立志愿者服务工作台账,实时记录志愿服务参与人数、服务对象、内容、小时数等;建立常态志愿服务培训机制;建立志愿服务定期会商制,吸纳意见、改进工作。三是打造“与爱‘童’行”电力企业志愿服务品牌,聚焦留守儿童、残障儿童等特殊群体,为其提供物质、教育、心理等多方面志愿服务。
三、主要做法
(一)志愿者管理。本项目聚焦天水两区五县留守儿童、残障儿童困难和问题,逐步形成“志愿服务前期有方案、服务期间有调控、服务过程有记录、服务过后有总结、志愿者有保障”的运营模式。一是志愿服务规范化。活动项目实施动态化管理,277人完成“志愿汇”志愿服务管理平台注册,志愿服务及时录入“甘肃智慧党建”“智慧团建”“国家电网党建”系统。二是激励保障制度化。将志愿服务作为先进评选、推优入党的重要参考,参评“两红两优”人选要求上年度参与志愿服务时长不少于15小时;将个人、部门志愿服务作为加分项纳入企业“积分制”管理指标;志愿服务过程按天购买志愿者人身保险,交通、餐食统一安排;建立志愿服务定期会商制度,每半年开展一次志愿服务工作会议,吸纳意见、改进工作。三是宣传推广实效化。多渠道、多频次加强志愿服务内外部宣传,内部宣传浏览量达5万多人次,外部积极向“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志愿者”等权威媒体投稿,借助新媒体平台(公众号、微博等),建立起“互联网+”活动创建、成效推广体系,形成良好社会公益口碑。
(二)制度资金保障。本项目实现志愿服务经费专项化+自筹。根据国家电网相关制度,在“网上国网”等一线电力营销服务推广同时,拨出营销专项经费用于为用电客户开展“用电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并物质奖励学校、社区、村镇等重点区域。上级定期制定下发扶贫助困红头文件、规章制度,近年来支出党(团)活动经费、金秋助学、定点帮扶等专项资金占比约70%,公司员工定点募捐、消费帮扶占比约30%,除过主要应用于志愿服务具体活动,还包含了志愿者保险购买、交通餐食补贴、相关知识技能培训费用等其他支出。将志愿服务经费纳入到公司基层单位“党团工作”经费中,并不定期组织公司广大员工、干部开展募捐活动,全力保障青年志愿服务正常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由公司团委负责预算、计划、使用,公司党委书记对该项经费的审批负责,公司财务部专项列支,各部门负责人、团支部书记配合对该项经费审批、使用进行监管。服务队本着“事前预算、事后决算”的原则合理、节约、有序的安排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运营,并在每年定期将该项经费预算、使用情况报公司备案。公司审计部对该项经费使用情况、使用范围进行审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四、主要成效
(一)项目执行情况。过去两年共开展服务13次,参与志愿者共1985人次,服务对象1500人,志愿总服务时长6947.5小时。志愿者中35岁以下335人。2022年项目计划开展20次,计划共招募志愿者37人,服务对象800人。用电安全,从娃娃抓起。近年来共开展70余次安全用电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围绕安全用电标志、电力设施标识、家用电器安全使用、有效触电急救等方面开设“安全用电讲堂”,并定期对所辖学校的用电设备进行“地毯式”隐患排查、整改,制作发放宣传单、画册,设立卡通警示牌,用喜闻乐见的形式给青少年儿童送去一个安全的用电环境,近年来用电安全普及率达95%以上。教育扶持,赠送书籍及文体用具。累计为天水市李沟村、董家坪村、四门镇、中梁镇等20余个贫困山区学校捐赠生活用品、书籍、学习文具8000余套,配备教学用具、体育器材、太阳能路灯等物品,针对留守、残障儿童心理问题,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讲座10余次,暖心助力贫困地区教育水平提升。爱心接力,圆梦山区儿童微心愿。在“认领小心愿点亮大梦想”活动中,以“一对一”帮扶机制,帮助192个小朋友实现了“想和爸爸妈妈过生日”“想要一个书包”等300多个小小心愿。打开眼界,争做“文明天使”。连续10年在儿童节期间开展“童伴计划”活动,教会山区孩子传唱爱国主义歌曲;陪伴自闭症等残障儿童温暖过六·一;为自闭症儿童捐赠图书、教具、心愿礼物等折合现金累计5万余元;以“青年文明号”开放周为载体,开展“带领中小学生走进新型电力”活动,通过“零距离”体验现代智能电力,让青少年从小树立节电低碳意识,争做“文明天使”。
(二)服务对象收获。本项目以“青春光明行”“童伴计划”“金秋助学”“青暖冬衣”四季专项行动为抓手,以“电小青”服务队、“青年文明号”为载体,建立“六个一”志愿服务机制,帮助天水地区27个定点帮扶点2046名青少年儿童解决实际生活、教育问题。塑造健康阳光心态。邀请天水师院、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等专业心理咨询老师,举办儿童心理辅导讲座10余次,疏导解决特殊儿童焦虑、厌学、抑郁等心理问题。感受人文情感关怀。每年以四季为主线关心关爱贫困、残障儿童,9年来投入青少年儿童志愿服务物资、经费折算人民币总累计达20余万元。
(三)志愿者收获。志愿服务队员逐步成长为公司专业技术骨干,志愿者成员曾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等重大荣誉;志愿者成员始终冲锋在“急难险重”一线,曾被共青团甘肃省委评为甘肃省“抗疫优秀青年”、第五届甘肃省“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荣获“甘肃省电力公司抢险救灾个人”等荣誉。
(四)社会影响。与爱“童”行志愿服务队多次受共青团甘肃省委、共青团天水市委和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团委表扬与肯定,营造出“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良好氛围。志愿服务活动在陇东南地区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其中题为《一群年轻人八年坚持一件事,将爱汇聚成光》的暖童事迹刊登《中国青年报》,并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志愿者》《澎湃新闻》等多家权威媒体转发。《人民日报》《中国工业报》等20多家权威媒体集中报道天水市李沟村小学志愿服务事迹;国网天水供电公司作为全省唯一受表彰的企业,被共青团甘肃省委评为2020年“甘肃省脱贫攻坚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志愿服务个人先后荣获“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第五届甘肃省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等重大奖项,“与爱‘童’行”青年志愿服务队以实际行动肩负起央企责任。
(文/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天水供电公司 裴艳萍 李琰 陈江华 安伟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