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引领涵养优良学风

发布时间:2024-06-07 09:54:12 作者:王玮 白亚为 杨洁如 郭晨 胡蓓蓓 李馨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在学生培养中发现,一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能力不强、动力不足、成绩不佳、厌学逃学等现象。

  学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核心理念,通过党建创新引领学校强作风、优学风、提素质建设。我们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学风建设、作风建设、理想信念、奉献意识的锤炼中,融入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教育的全过程。通过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有机结合,加强学生管理人员与任课教师的对接沟通,实现“强作风、优学风、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效。党建工作与学校发展紧密联系,是引领作风和优化学风的重要动力。加强教师与党建工作的结合,将党的理念融入课堂,促使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一密切联系的党建工作旨在更好地履行育人使命,培养更多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能力的优秀人才。

  一、重要意义

  高校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核心任务,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党建与学风建设是高校重要内容,共同致力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学风建设是大学灵魂,关系学校生存与发展。党建为各项工作提供组织保证,通过学生党建不懈努力促进优良学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在党建与学风建设中,努力开创新局面,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优秀的接班人。当前,学校面对多方面挑战,部分学生呈现“骄娇”二气现象,表现为自我意识强烈、集体荣誉感薄弱、承压能力不足、自私自利等问题。为提升学风班风,项目旨在培养学生规矩意识、纪律观念,强化作风,培养学习兴趣,提升素质。通过多层面提振,解决作风、学风问题,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凸显学校在三全育人上的成效,实现立德树人任务。项目成功将推动电力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规范学风班风,强化学生集体观念和责任感,建立更良好学习氛围,更好适应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是党建筑牢理想信念,系列宣讲树新风。学校以党建为基础,筑牢理想信念,通过系列宣讲塑造新风。成立二十大精神宣讲青年团,超前谋划、协商推进,深入校园和社区,向全校33个班级、1400余名师生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改革发展成就。学生党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调查,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贡献力量。宣讲团不仅注重理论普及,更关注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电靓”美丽乡村理念下,宣讲团前往太峪镇,开展安全用电宣讲实践活动。党史学习教育团深入延安革命老区,传承党的光辉传统。各团队通过实践团队,参与社区,开展安全用电宣传、尊老活动,深入参与乡村振兴,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些活动不仅传达理论,更将党的理念融入实际生活。通过团队的努力,学校成功搭建了党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党建服务心理建设,心理健康抚和风。学校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党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形成相互促进机制。支部党员组织“阳光护航”心理育人宣传季、心理活动月等活动,取得显著效果。大学生心理爱好者协会和“五育+心育”的第二课堂推动朋辈心理辅导,形成独特心理育人机制。2023年,学校举办知识竞赛、情景剧大赛、心理健康日活动,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完成一对一咨询31人。实施春秋季心理健康测评,参与辅导学生128人。这些综合举措全面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通过党建引领,“党建+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支持,培养积极贡献者和未来领导者。

  三是党建引领队伍建设,至真助力启淳风。学校采取了党建引领的措施,强化了队伍建设。支部紧密结合党建与辅导员工作,创建了“电导体”辅导员工作室,选用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兼具的指导员,旨在打造高水平的辅导员团队。同时,聘请校外名师为校外顾问,与工作室成员形成联动机制,促进交流辅导。学校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建立年轻辅导员队伍为核心的梯队,形成合理的组织结构。通过就业指导手册、咨询问诊行动,引导学生顺利就业。邀请校内专业教师、二线干部、退休老师担任学业导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招募学生团队作为辅导员工作的补充。这些措施不仅整合了党建与队伍建设,也为学生成就提供了更全面的支持。通过党建引领,学校为培养卓越的学生和教师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党建铸魂国防教育,军事训练荡劲风。在党建引领下,学校将国防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推动党建、国防教育和教育事业融合发展,铸就广大学生的爱国梦和国防梦。支部党员策划军事化管理活动,全面发展军事与国防教育,锤炼学生素质。志愿者服务队发挥军人专长,参与社区治理及民兵活动,实现党建与社会服务融合。精心策划“准军事化管理月”,提升纪律性和团队协作。在“征兵宣传月”中,展示退役士兵学生事迹,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学校将德育与思政融合,贯穿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通过六大工程深度结合综合素质培养。这一系列工作巩固党建基础,取得显著国防教育成果,为学生成才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是党建带动自我管理,甘于奉献振长风。学校将党支部建设与学生自我管理有机结合,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要求党员主动学习党的理论。通过主题生活会,邀请优秀党员学生或校友分享成功经验,充实组织生活。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吸引积极入党的同学参与支部活动,提升个人素质。党支部带团建,建立信息员制度和学生伙管会,促进自我管理积极性,学生党员负责班级、宿舍、学生,形成“一帮一”学风建设机制,在日常生活中,党员协助辅导员查课、检查晚归,成为学风建设的桥梁。2023年,一名同学获得优秀学生干部荣誉,一名获得“陕西省学联学生会先进工作个人”称号,充分体现了党建对学风和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

  六是党建提振学习氛围,学风建设涤清风。学校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将其融入学风建设,形成创新模式。党建与专业、学习、导师相结合,通过项目实践、问卷调查等深入了解学风问题,已加入党组织同学参与支部会议分享学习经验。不定期邀请专家与同学交流,提供广泛学术视野。期末前召开考前动员和考风考纪教育大会,强调学风的重要性。这些活动以考风引领学风,推动学院形成良好学风。

  三、主要成效

  能够入脑入心,理想信念更坚定。通过二十大精神宣讲、志愿者服务、暑期实践和座谈活动等,党的理念深入学生心灵,使他们理想信念更坚定。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到个人命运与国家责任紧密相连,提升了责任意识和动力。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精神劲头,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担当社会责任,投身社会实践,为培养品学兼优的全面发展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在2023年,有15支大学生团队自发组织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且荣获省级优秀团队1支、省级先进个人1人。有3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10名同学获得陕西高校优秀毕业生荣誉。

  能够锤炼自我,精神素养显著提升。准军事化管理活动显著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将军人品质融入个体和班级。学生通过吃苦耐劳、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和甘于奉献的锤炼,不仅个人作风得到提振,班级氛围也更积极。这种锻炼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勇往直前品格,树立了正确的三观,也为整体学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2023年,学校青年宣讲团面向全校33个班级、1400余名师生开展宣讲;累计录制7个优质宣讲视频;1人入选陕西省高校学习宣贯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学生宣讲队,1人获思政教指委微宣讲比赛优秀奖,宣讲稿《穿越青藏高原的光明之路》经多次打磨后入选“卓越品牌”电力故事大赛演讲比赛全国三等奖。

  能够主动汲取,学习风气显著提高。学风质效提升专项行动和学风建设教改项目实践已经取得显著成果。学生的目标更为清晰,定位更加准确,其自主学习的动力愈发强劲,纷纷表现出愿意积极主动地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并科学规划个人学业的积极态度。在这一过程中,良好的学风逐渐形成,为整个学校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学生不仅钻研专业课程,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收到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学生心理情景剧大赛作品6部,作品《化茧为蝶》报送教育厅参加展演及评选工作;在专业课老师指导下,学生团队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力创新设计竞赛国赛二、三等奖各1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大赛陕西赛区二等奖1项,获202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陕西赛区三等奖一项;获2023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电能计量装置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三等奖两项;获“象新力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力创新设试竞赛二、三等奖各一项;对基础学科兴趣浓厚的学生竞赛队伍参与并获202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省赛陕西赛区一等奖四项、国赛二等奖一项,共计7类14项。

  能够主动付出,奉献精神更加强烈。学生积极参与一站式社区建设和服务工作,同时融入党建组织、干部组织、学生社团及心理协会。越来越多学子自觉投身学校事务,展现个人长处,形成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这种自发参与的行为为校园注入活力,构建了更紧密的校风班风,也是奠定和谐平安校园的坚实基础。党建与学生共同参与深入人心,促使学风建设更加深入,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注入新活力。在2023年度,学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59次,获得了学生的积极响应。总参与学生1570人次,服务时长3842小时,累计献血426人次129510mL,使得学校荣获西安市团体献血先进单位。同时,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获评西安市“四星级志愿服务组织(团体)”称号。

  (文/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王玮 白亚为 杨洁如 郭晨 胡蓓蓓 李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