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一方一品 一村一特”的党建价值探索实践案例

发布时间:2024-06-07 11:18:50 作者:赵慧明 张惠 孙丛 许培培

  “党建+优质服务”电靓和美乡村是国网高青县供电公司党委提出的绿色低碳发展规划,旨在培育“绿意青情”高青地方品牌,聚焦“绿电前胡”“绿游蓑衣”“绿农赵店”“绿慧田横”等一系列乡村特色工程,打造了具有高青特色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实现了党建品牌价值力创造。

  一、重要意义

  通过开展“党建+优质服务”电靓和美乡村工作,积极落实支部党建责任,支部积极探索农村发展新方向,依托地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需求,致力于发展可持续可推广的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建设“绿电前胡”“绿游蓑衣”“绿农赵店”“绿慧田横”四项特色乡村电气化工程,使农村生活更宜居,蓑衣樊村被原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美丽乡村”,成为围绕“黄河风情、湿地风貌、生态庄园、湖畔特色”生态发展的乡村典范。其他大大小小共计17处乡村分别入选市级、县级美丽乡村典范,带动了高青县域沿黄一带观光农业园、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及全电民宿、充电桩等一系列生态项目发展,让项目沿线都能见内涵,有看点,留住人,推进了全域旅游,扩大了电气化影响力。使客户既能感受到电网更智能、坚强、可靠,又能感受到家居生活更智能、便捷、美好,助力生态优美、绿色低碳。

  二、主要做法

  (一)“绿电前胡”,彰显能源特色。为更好地保障台区供电,解决农村电网频繁低电压、停电问题,国网高青县供电公司党委与前胡村委达成一致,将该村作为推进能源改革的联系点,主动进村进行调研,设立党员责任区,营销、运检、调度等分专业建立党员带头包保责任机制,各专业党员技术骨干明确职责分工,深入研究低压分布式光伏安全接入技术,制定“低压专线独立并网”光伏并网消纳新模式,同杆塔架设公用线路和光伏专用线路,将发电线路与用电线路物理隔离、颜色区分,实现光伏并网和居民用电分离,减少光伏并网给台区带来的过电压、重过载等问题,提升配电网综合承载力,满足分布式新能源足额消纳和多元化负荷灵活接入需求,成功解决新增光伏并网容量给配电台区带来的过电压等问题,提高配电台区的运维安全系数。

  (二)“绿游蓑衣”,彰显旅游特色。国网高青县供电公司党委突出党建的价值创造能力,聚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供电需要,主动与蓑衣樊村党组织进行会谈,双方签署“支部联创”协议,依托政府社区网格与供电服务网格,共同建立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供电服务网格矩阵。发挥党员服务队作用,攻坚完成24处民宿全电化改造,在主干街道安装充电桩和充电车棚4处,在湖区景点码头建设旅游船只充电桩,真正实现清洁能源在景区、民宿“吃、住、行、游、购、娱”能源消费的深度全覆盖,实现蓑衣樊村的节能减排、节能降耗。在蓑衣樊村内设立“善小·彩虹驿站”,将驿站设置为党员责任区,鼓励党员主动报名轮值,为客户提供充换电、故障报修等服务,为游客提供全天候免费饮水、休息、充电等便民利民服务,帮助游客解决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驿站内融合蓑衣樊村的生态、经济、红色等文化优势,不定期开展红色文化、绿色节能、安全用电、低碳游玩等活动,让善小精神、红色文化和绿色环保根植群众心间,提升公众生态文明意识。

  (三)“绿农赵店”,彰显农业特色。针对高青县赵店村现有“稻虾共作、荷虾共生、虾光互补”种植养殖基地电能监测管理比较粗放、耗电设施的耗电情况及耗电过程缺乏细致的管理的问题,国网高青县供电公司党委组建“e起创新·青创未来”攻关团队,不断探索实践“绿色发展”新模式,深入赵店村进行现场调研,青年党员骨干带头攻坚,携手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建立一套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对自动气象站、土壤墒情、水质监测等设备采用远程集中管理与柔性控制,实现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生产精细化、设备智能化、管理可视化、决策数字化管理。

  国网高青县供电公司党委将“电力爱心超市”运营纳入党员责任区管理,明确“电力爱心超市”管理制度、积分兑换标准等,结合村实际,策划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致富技术宣讲、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将“电力爱心超市”作为青年党员岗位实践的驿站,不定期开展多样化消费帮扶活动,鼓励农户主动学习劳动技能、直播带货,拓宽村民收入渠道。

  (四)“绿慧田横”,彰显智慧特色。为进一步深度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高青县域实际情况和田横小镇发展规划,国网高青县供电公司党委成立党员攻坚小组,制定田横小镇光伏零碳用能电气化建设的分阶段目标。发挥公司各党组织协同联动、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依托党员服务队通过建设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采用多个≤400KW并网点,多回380V电缆线路分别将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室低柜,实现光伏车棚为充电桩功能储能,储能充电桩回收能量循环利用,全绿色能源功能的运作方式,实现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70%、光伏年发电量达到2000万千瓦时、光伏发电量在社会电量中占比达到50%、“光伏+”产业链新增岗位200个、“光伏+”产业链年产值达到0.5亿元、减排二氧化碳量超过3.5万吨。

  三、工作成效

  (一)通过开展“党建+优质服务”电靓和美乡村,国网高青县供电公司党委以提升供电服务质量为重点,聚焦“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按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致力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开展“绿电前胡”、“绿游蓑衣”、“绿农赵店”、“绿慧田横”四项特色乡村电气化工程,使农村生活更宜居,带动了高青县域沿黄一带观光农业园、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及全电民宿、充电桩等一系列生态项目发展,让项目沿线都能见内涵、有看点、留住人,推进了全域旅游,扩大了电气化影响力,助力生态优美、绿色低碳。

  (二)国网高青县供电公司党委通过开展“党建+优质服务”工程,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通过应用重大任务攻坚、结对共建联创、党员先锋示范、党性意识强化等“党建+”工具,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推动振兴的内生动力,对于助力当地政府实现“强富美优”城市愿景、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有重要作用。

  (文/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高青县供电公司 赵慧明 张惠 孙丛 许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