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国网辽宁公司党委的和沈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党委(以下简称公司党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强基础、提质效、站排头、开新局”为工作主线,持续推进旗帜领航工程,以“两邻”理念为思想之基、服务之本、强企之钥,持续探索建立“两邻”理念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体系,团结凝聚广大干部职工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紧跟改革发展步伐,奋力谱写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推动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二、主要做法
(一)党建聚邻,打造沈电思政品牌。公司党委遵循“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思路,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组织实施“党建+”、亮旗夺标、两个提升、善邻、伴邻五大工程,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营商建设我先行”“旗帜领航·电靓沈河”“践行两邻理念·争做发展先锋”“串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结百家情”5个专项行动,实现党建工作和“两邻”建设融合互促。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创建两邻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建立6个共产党员责任区,开展“暖家助邻”活动236次,落地实施“建立供电服务网格化示范社区”“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等善邻十件大事。开展“两邻”主题红色思想教育,打造5条“两邻·光明之路”红色教育路线,开展“两邻·光明讲师”现场教学活动,开设“两邻·光明学堂”云平台,常态化组织“两邻·光明实践”分享会,营造出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干群三同”氛围。
(二)安家睦邻,传扬沈电奉献担当。深刻认识“保供无小事、事事关民生、件件连政治”,同步开展四大行动,全力保障供电稳定。“建沈城,电先行”安业行动,对标国家5A级景区供电标准,改造承德路、盛京路等皇城内道路的电力设施,打造出沈阳的“不夜皇城”;配合沈阳市委、市政府开展“十横十纵”街路改造工程,助力沈阳城市面貌焕然升级。“守城有我,电佑沈河”安城行动,采取“三级管控”保电工作模式,圆满完成各类特级保电任务59项、重要保电任务217项;主动对接政府,疫情期间为方舱投运实现无缝衔接送电,先后被《国家电网报》和13家外部媒体报道。“点亮万盏灯,心系千家情”安民行动,为多福、红星等弃管社区安装更换老旧、故障楼道灯,解决8万余户居民“回家难”问题。“服务美好生活,璀璨万家灯火”安居行动,将供电服务区内375个老旧小区全部列入改造计划,改善了24万户居民的生活环境。
(三)立行暖邻,见证沈电服务初心。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己任,以“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为引领,将“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文化深植进党员群众的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一是深植便民思想,“行在百姓间”,构建“一网通办,双向协同,三级管理,四网共治”的网格电力服务模式,与78个社区建立200余个线上沟通渠道,实现客户诉求的全方位、全天候响应。二是深植利民思想,“行在新业态”,落实“加服务、减开支、乘效益、除繁杂”政策,推广线上办电、不停电作业等利民举措,让客户“用上电,用好电,不停电”。三是深植惠民思想,“行在云端上”,落实“一键式”线上办电、智能采集远程数据、自主查询用电信息、超前分析用电异常、实现不停电抢修5项惠民服务举措,开启“零接触,无感知”服务模式,切实将思政品牌软实力转化为服务品质提升的硬实力。
(四)结情助邻,坚守沈电奉献情怀。以两邻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为主体,积极拓展延伸服务,情系企业、社区和民生。一是以企业文化架起服务企业桥梁,开展“营商建设先行·助力小微企业”专项行动,疫情期间助力企业快速复工复产。二是以企业文化拓宽服务社区渠道,主动问询社区需求,制定“电力应急”服务菜单,为百姓的急事、难事提供快速解决通道;提供“电力健康体检”服务,及时排查处理隐患故障。三是以企业文化深化服务民生举措,打造“买车-装桩-充电”一站式全流程服务的“联网通办”运营模式,倡导绿色出行;组织开展“纾困帮扶”专项活动,帮助贫困儿童改善生活处境,让沈电思政品牌在温暖人心处焕发光彩。
(五)文化亲邻,陪伴融入沈电温情。承建辽宁公司“抗日战争起始地”“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企业文化联合体,以“家、伴、善、福”为主线搭建思政工作示范矩阵,建成辽宁公司系统内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迎接“辽宁省企业文化示范基地”专家组现场评估。一是打造“家文化”,实施“寻足迹,忆党史,思家国,建两邻”专项行动,制定沈电“两邻·家风”和“两邻·家训”。二是打造“伴文化”,选拔扎根一线,履职尽责的“伴邻”先锋,召开经验分享会,扩大榜样效应。三是打造“善文化”,秉承“以善为本”的宗旨,走进阳光家园福利院、润馨惠怡养老中心开展义工“善”服务。四是打造“福文化”,遵循习总书记“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指示,开展“共建幸福梦”行动,切实将沈电思政品牌转化为引领党员群众同向同行的价值追求。
(六)基地促邻,赋能沈电提升活力。建成公司“两邻”实践基地,以实际场景展现“两邻”电力服务模式成效,目前已接待政府、省公司、兄弟单位多位领导参观学习交流20余次。展厅既是两邻实践基地,也是国网沈阳市沈河区供电服务指挥分中心,同时也是公司网格化供电服务创新示范基地、辽宁公司企业文化联合体承建示范点。将该展厅赋予多种功能,其根本出发点是在建设之初,就力争将其作为党政工作相融并促的一个载体平台,作为公司党委“党建+”工程落地的一次探索和实践,其落脚点是全面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将“两邻”工作落在实处,贯穿在各项工作的始终,特别是在沈阳市委下发《致驻沈省(中)直企业党员干部的一封家书》以来,公司党委凝聚起“爱城如家、护城如家”的强大合力,锻造出了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强大队伍,累计完成特级保电任务59次,其他重要保电任务217次,参加“筑家暖邻”电力志愿服务123次,服务时长总计423小时,“忠诚担当、求实创新、追求卓越、奉献光明”中国电力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树立了服务优质、百姓赞誉的“沈电·两邻”思政工作品牌,点亮百姓之心,共建大美沈河。
三、主要成效
(一)推进了党的建设与“两邻”理念相融合,有效提升了人心凝聚力。一是理想信念更加坚定,通过将贯彻“两邻”理念与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合起来,抓准“增进民生福祉”“打造百姓‘幸福梦’”等切入点开展各类学习活动32次,促进全体党员深刻领悟“两邻”理念思想内涵,形成了上下统一、坚定不移的“‘两邻’服务”价值观;二是党的建设更加有力,通过将党建工作与“两邻”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充分发挥公司党委领导作用,在把握方向、制定决策、监督验收等方面抓牢抓实,促推“党建+两邻”工程顺利完成,“五型一化”党建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全面彰显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三是党员素质更加过硬,通过创建国网辽宁电力(沈阳两邻)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为党员同志们践行信仰、锻炼能力、实现价值提供了有力平台,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服务队员们的理论、业务水平获得同步提升,涌现出了一批心系百姓,履职尽责的优秀党员,榜样模范作用充分发挥,营造了全体员工向善向上的良好氛围。
(二)实现了“两邻”理念与生产营销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业务硬实力。一是建设保供更加坚实。通过“以电安家·和谐睦邻”四大行动,全面夯实了公司生产专业基础,促使员工保供责任更加深化,流程掌握更加清晰,技术水平更加精进,在防疫、保供电、老旧小区改造、沈河供电服务指挥分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优良成效,目前已累计实现安全生产6770天,抢修平均到达现场时间、处理时间同比降低10%,运维、电缆精益化管理和配网工程精准立项工作有序推进。二是营销服务更加优质,通过人工智能网格化站所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等“两邻”综合性专项行动落地实施,引导党员群众全员参与,提供了员工了解其他专业的良好渠道,实现业务衔接更加紧密,配合更加顺畅,开展更加高效,促进线损治理、电费回收、业扩报装等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三)加强“两邻”理念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全局掌控力。一是工作秩序更加规范。通过制定“两邻”电力服务模式主方案、子方案、标准、职责等各类规章办法,进一步规范责任落实、人员分工、衔接程序等细节内容,促进公司管理向制度化、精益化、规范化方向迈进,各项工作水平大幅提升。二是考核评价更加全面。通过将23项“两邻”电力服务行动成效作为量化指标融入绩效考核体系,实现综合业绩考核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重大保电项目、重点工程建设的协同推进,为评优评先、薪酬奖励、人才任用等方面提供更多判断依据,有效推动公司公平公正发展。三是政企协作更加紧密。通过共建沈阳“两邻”服务体系,促使公司与市政府加大合作力度、拓宽合作领域,培养出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友好关系,为今后再次合作创造出有利平台,共同推进基层现代化治理和东北振兴步伐。
(文/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蔡立群 浦春龙 杨凯淇 庄跃腾 李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