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理想调度“四建”联动助力能源保供

发布时间:2024-06-07 15:22:24 作者:钟苑 曹建伟 沈诚亮 王柯

  一、重要意义

  保障能源安全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核心任务,做好保供稳价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环节,落实理想调度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2018—2022年湖州全社会最高负荷年均增长9.5%,增速排名全省第二。根据目前电力供需情况分析,预计今后几年保供稳价形势依然严峻。另外,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类分布式电源、多元化负荷大规模接入,电网态势也愈发复杂多变,传统的粗放型电力调度管理模式无法兼顾安全和经济,难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快速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湖州调控中心党支部紧密衔接“旗帜领航”党建工程,切实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全员自觉和共同行动,聚合源网荷储充全要素资源,科学评估电网运行状态,开展理想调度试点,推进电力电量最优平衡和柔性保供,努力实现电网调度驾驭能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科学决策管理能力和灵活高效调控能力提升,保障电网安全、经济、绿色、高效运行。

  电力保供现状:一是电源供给不确定增加。随着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传统的燃煤机组装机占主导的能源供给结构正在向新能源发电装机占主导的方向转变,电网供给侧的不确定性增加。湖州地区光伏装机260万千瓦,超过湖州全社会最大负荷的40%,其中分布式光伏(包括低压光伏)占比超过70%。大规模新能源出力将进一步拉低电网净负荷水平、增大峰谷差,并可能造成系统用电负荷低谷时刻偏移,给电网的调峰带来新挑战。二是电网保供形势严峻。2023年夏冬用电高峰期间湖州预计需压降负荷约25~35万千瓦,如遭遇机组故障、外来电不足等特殊情况,缺口将一步增大。根据今后几年供需发展来看,电力缺口将持续存在,亟需打破常规刚性限负荷模式,探索源网荷储充灵活资源的协同互动方式。三是负荷运行特性转变。负荷特性由传统的单一性、刚性和纯消费性向多元化、柔性、生产与消费兼具性转变。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部分企业主动响应,约15~21万千瓦工业负荷由白天尖峰时段转移到夜间低谷时段。随着储能装机容量的增加,灵活资源的不断丰富,负荷调节能力大幅度提高,电网供需平衡控制模式由传统“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充协同互动”转变。

  二、主要做法

  调控中心以党建价值驱动电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相融并进、同向聚合为理念,创新构建“四建”联动工作体系,固化理想调度运作模式,有效保障“双高”电网安全、优质、经济、绿色、高效运行。

  一是建优理想调度“指挥部”,把牢电力保供的方向。强化政治学习。发挥党支部政治功能,利用“三会一课”、支部书记讲党课、党员线上微党课等形式,学习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决策部署、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和省公司党委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执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组织引领。强化“旗帜领航”党建工程一体统筹力度,明晰理想调度专项组织体系,建立省公司统一领导、市公司齐抓共管、党支部落地实践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支委成员“一岗双责”作用,结合理想调度工作重点难点,系统把脉整体业务工作内容,部署专业业务的党建工作,找准党建价值创造落点,强化“任务发布—多措并举—成效深化”闭环管理,督促党员队伍履职尽责落实任务。

  二是建强理想调度“作战室”,激活电力保供的动力。集结骨干团队。依托“揭榜挂帅”机制,实行“主动领题+招募团队”工作模式,8名党员技术骨干牵头,召集地县配40余人,成立理想调度保攻坚柔性团队开展“集体答题”,完成《基于全要素资源理想调度的柔性保供工作方案》编制,并通过召开全要素资源理想调度工作推进会确保工程按方案开展,同时构建适用于地县配层面的理想调度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式,为理想调度助力能源保供专项行动打好基底。组建保供联盟。组建政企厂网保供联盟,通过湖州市电力工作会议开展多方电力重点工作交流,形成政府统筹主导、电厂积极顶峰、电网全力推动、企业主动响应、居民节约用电的协同机制,为认真抓好电力保供“3334”关键之要汇聚最大合力。与浙江电科院、南瑞继保组成产学研用党建联盟,采用“党建联学、项目联创、人才联育”方式开展多项技术攻坚。依托党建联盟载体开展多项“党建+电网调控”主题活动,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强大动力。

  三是建牢理想调度“桥头堡”,固化电力保供的模式。挖掘资源潜力。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成立移峰填谷保供专班,建立统一标准的全要素基础数据台账,将各类分散资源聚合成源网荷储充资源库,同时对可调节资源开展精准分析,提炼出统一可调控的移峰填谷灵活潜力池,通过分析各侧资源潜力画像,开展理想调度评估,构建基于全要素资源理想调度的柔性保供稳价新模式,并建设全要素资源移峰填谷数智保供大脑系统,实现“资源一张图、数据一个源、业务一条线”。构建保供体系。构建适用于地县层面的理想调度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式,组建全要素资源柔性保供联盟,形成政府、电厂、企业、电网多方会商机制,根据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式出台基于理想调度的全要素资源柔性保供管理规定,并编制《基于理想调度的全要素资源柔性保供工作手册》,明确调控中心、营销部、负荷管理中心、柔性保供专班等部门工作职责,形成月总结、周例会、日分析制度,按照分区域、分类型汇总灵活资源,分解柔性保供管控指标,制定各部门统计考核指标,压实柔性保供责任。四是建实理想调度“前沿哨”,深化电力保供的落实。依托对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的深悟细学,筹谋开展基于理想调度的全要素资源柔性保供示范基地建设。围绕省调有源配电网区域能量平衡的重点工作,通过实施“建体系、精算法、深挖掘、塑模式”理想调度“四步走”策略,在国网德清县供电公司以“全景观测、柔性控制、精益分析、主配协同”为主线,构建基于全要素资源柔性调控的有源配电网数智化调度体系,推动源网荷储充各侧资源的电力电量最优平衡,筑牢能源安全保障的多维防火墙。

  三、主要成效

  一是数智大脑,打造理想调度“新平台”。发挥党员柔性团队攻坚作用,打造全要素资源移峰填谷数智保供大脑系统平台,基于数据模型中心、分析评估中心、全景监控中心三个功能主体,实现负荷缺口预测、源网荷储潜力分析、保供方案编制、理想调度评估等功能。二是多方协同,攻克理想调度“新技术”。依托产学研用党建联盟完成全国首创基于多绕组变压器供能的直串型中压柔性交流可控互联装置研发,并在德清莫干山开展示范应用,利用双向调节功能实现最大30兆瓦的供电能力提升,实现了节假日民宿负荷与工作日工业负荷的时空互济,为德清全要素资源柔性保供示范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多措并举,应对理想调度“新挑战”。针对2023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形势,调控中心党支部依托电力保供联盟,协同政府主管部门及电厂,开展“煤电兜底、气机顶峰”保障行动,开展三轮10000余家企业负荷数据分析,完成3000余户工业企业潜力识别,聚合68万千瓦源网荷储灵活资源池,综合采用理想调度新技术、新装置,助力湖州电网平稳度过迎峰度夏重要电力保供阶段。

  (文/国网湖州供电公司 钟苑 曹建伟 沈诚亮 王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