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引领“三色联创”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6-04 16:28:33 作者:李军

  一、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如期高质量完成了第一个百年目标,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作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淮南田家庵发电分公司始建于1941年,被誉为安徽电力工业的“摇篮”。1948年3月,经中共淮南党支部报经中共南京市委批准,成立“中共淮南电厂党小组”并领导工人运动,播撒革命火种。1956年4月,由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6000千瓦机组在该公司投产发电,是新中国电力工业的第一块“里程碑”。公司厂史馆先后被授予“淮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电力科普教育基地”和国资委首批50个“中央企业红色资源网络展览”企业之一,成为闪亮的红色文化名片。作为一家承担地方经济能源保供、扎根公用事业的大唐在皖企业,田家庵发电分公司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集团公司、省公司的工作要求,践行红色初心,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主线,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为核心,持续校准帮扶举措,注重扶贫与发展的联动,有力推动帮扶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生动诠释了脱贫攻坚精神。

  二、主要做法

  淮南市潘集区高皇镇民主村是大唐淮南田家庵发电分公司乡村振兴帮扶对口点,该村位于淮南市潘集区东南,南与淮上村,东与大集村,西与孙岗村,北与龙窝村相邻,由民主、小张岗两个自然庄组成,下辖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10户,总人口1218人,耕地面积1778亩。村民收入以农业(粮食作物、蔬菜种植)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村经济收入主要有2座光伏发电站。

  民主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75人,贫困发生率达6.2%。目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87人,主要致贫原因是有因病、因残等,其中因病致贫20户37人,占42.5%;因残致贫13户35人,占40.2%;其他原因致贫8户15人,占17.3%。贫困人口发生率变化情况:2016年底,民主村贫困人口59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为4.99%,2017年底,民主村贫困人口36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为3.04%。

  2018年7月6日,受淮南市委组织部派遣,公司扶贫工作队进驻民主村,开展脱贫攻坚并接续乡村振兴工作。公司党委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扛在肩上、落到实处。公司以党建结对共创唱响“党建红”,以农产品消费帮扶助力“产业绿”,以央企责任担当打造“乡村蓝”,做深做实“三扶三真,五位一体”大唐特色帮扶体系,成效显著。

  “党建红”,彰显央企担当。加强组织领导,助力脱贫攻坚。把扶贫工作纳入党委年度计划,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开展、同要求,建立健全公司党委牵头统筹落实总体工作的主体责任,基层党支部和村民组结对帮扶落实具体工作的具体责任,实现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帮扶工作全覆盖,党支部结对帮扶责任村组户全覆盖,党员参与扶贫受教育全覆盖,精准发力、统筹推进,凝聚起强大合力。制定实施助力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为圆满完成服务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公司领导班子每季度到扶贫点调研指导扶贫工作;认真落实“定点帮扶”任务,推动5个党支部与帮扶村结对联建共建,选派3名优秀骨干驻村帮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从“文化扶贫倾力投入,消费扶贫真金白银,教育扶贫同心圆梦,党员扶贫温暖人心”多点入手,推动企地共建,不断提升定点帮扶的成效和质量。精选优秀干部挂职“第一书记”,为帮扶村出谋划策,帮助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规划、“三会一课”计划、监督党的各项制度落实。同时,定期组织“第一书记”回企业开展工作汇报和座谈交流,及时掌握帮扶村发展情况,提高企业职工参与扶贫的积极性。扶贫干部舍小家、顾大家,骑着自行车深入村里农舍、田间地头,实地考察村容村貌村情,召开村“两委”和党员会,制定致富脱贫发展计划,并把情况及时向各级党组织汇报。他们倾力奉献、苦干实干,付出了艰辛和汗水,收获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民主村干部群众的深情厚谊,涌现出战疫抗洪等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淮南市、镇两级党委、政府多次给予肯定。“产业绿”,注重授人以渔。民主村耕地1778亩。种植业是民主村主导产业,民主村种植萝卜有较大优势,萝卜品种齐全,有青萝卜、白萝卜、红萝卜、红心萝卜、满堂红水果萝卜等,萝卜品质好,口味好、含水丰富,受到一致好评,亩产达万斤以上。为了让“特色产业”开花结果,农民增收显成效,扶贫队与村“两委”一起倾力打响“高皇萝卜”品牌,帮助村民拓展销售渠道,并发动有关企业认购“爱心萝卜”。2019年,民主村获得了“淮南市农业特色产业示范村”荣誉,全市仅5个村获此殊荣。

  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田家庵发电分公司在打通乡村电力“血脉”的基础上,持续注重民生设施扶贫。民主村集体经济来源主要是光伏电站,2016年积极申报上级扶贫资金30多万元,修建了60千瓦光伏发电站一座,每年给村集体带来收入5万元。工作队根据光伏收益高、风险低的特点,驻村“第一书记”认真研究优惠政策,会同村委营建“光伏扶贫”新格局,积极争取另一家帮扶单位市环保局援助100万元再建120千瓦光伏发电站一座,此举为村集体每年带来10万元的稳定收入,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精准扶贫”,确保了民主村有长期稳定的收入。“乡村蓝”,打造宜居“硬件”。开展村企结对协作,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及帮扶对象进行实地考察,与当地扶贫开发办公室进行了业务对接,通过出资建设道路设施、健身活动场所以及为村民修建文化广场等实实在在的举措,助力当地贫困村摘帽,切实提升欠发达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

  多年来,田家庵发电分公司助力村容村貌整治,先后帮助民主村新修水泥道路1000米,平整硬化地面约400平方米,极大改善村民交通出行条件,提高生活品质;安装健身器材,宣传教育栏等一系列设施,助力扶贫村特色农产品在电商平台展播,持续开展“大唐启明星”书籍捐赠,做到扶智扶志;捐赠7.15万元建设小张岗自然村健身活动场所,修建文化活动小广场2处,安装健身器材26件,给村民增添了休闲、锻炼、学习的场所。目前,全村已实现“五通一平”,即通自来水、通电、通电视、通电话、通网络,道路平整。大力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切实做到慧政惠民,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主要成效

  在乡村帮扶的实践中,突出发挥党的建设在脱贫攻坚中的核心作用,着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做到扶贫工作推进到哪里,基层党建就延伸到哪里;乡村振兴瞄准哪里,基层党建就跟进到哪里。

  2018—2023年,田家庵发电分公司先后派出6名工作队成员到民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0余万元,各类农产品消费扶贫近100万元;帮助贫困村巩固提升集体经济,支持贫困村培育特色产业,巩固了贫困村脱贫攻坚成果。5年来,该公司共开展扶贫项目3个,培养致富带头人5人,培养专业技术工人10余人。2019年底,民主村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目标并持续保持。从脱贫攻坚转向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对象更广,区域范围更大,工作要求更高。2021年以来,田家庵发电分公司大力推进帮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的发展,培养致富带头人,助推帮扶村企业产品升级、拓宽销售渠道,带动村内经济收益;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社2个,资助贫困学生12人,培养当地干部人才11人次,参与结对共建党支部5个,开展结对共建活动6次,在省部、地市级、集团公司媒体报道20余篇,公司获得“2021年度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称号。

  责任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力量。经历了82年的发展历程,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深化党建引领,践行红色初心,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生命。在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同时,持续扎根于乡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凝聚“度度关爱”,为和美乡村建设贡献出大唐力量。

  (文/大唐淮南田家庵发电分公司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