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目前,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序推进,大部分农村地区已逐步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相继振兴的目标任务。但是,在极少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地域偏远、资源短缺等原因,还存在着要素保障缺位、志愿服务缺失、文化精神缺乏的情况。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积极发挥行业优势,通过深化“村网共建”模式,强化自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创建,主动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常态化开展志愿帮扶活动等方式,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搭建合作平台、整合资源力量,有效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蓬勃精神力量。
二、主要做法
公司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要素保障单位工作协同、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员服务队进乡村、深化“村网共建”为抓手,创新“135”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模式,即牵头建立要素保障单位“统一联盟”,搭建政企交流“三级平台”,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工程”。有效整合政企服务力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动群众干事创业激情,推动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建立统一联盟,汇聚政企合力。公司创新工作方法,牵头建立“要素保障单位联盟”,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推动要素保障单位的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一是整合政企资源。按照“政府牵头、企业参与、村社实施、要素融合、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电、水、气、银、信、邮等要素保障资源的整合,加强不同单位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力度,解决镇、村两级在农村生活要素保障上的缺位问题。二是深化“村网共建”。与1个区、3个乡(镇)两级政府签订“村网共建”协议,在试点村社设网协服务办公室,推动“村网共建”市、县、乡、村四级贯通,下放电力设施保护、供用电秩序维护等12类行政执法权限至乡镇,有效推动服务职权力量下沉。三是配强服务力量。在村社干部、退役军人中择优选拔培训“网协员”114名,配合乡镇供电所“电管家”开展工作,电力保障服务效率显著提升。有效解决乡村要素保障服务“事实上缺位”“企业想管不能管、政府能管难以管”的尴尬局面。
搭建三级平台,畅通沟通渠道。公司牵头搭建“三级”交流平台,有效实现了电网规划精准化、问题解决及时化、用电服务人性化。一是建立党组织交流平台。公司党委积极推动59个下属党组织与地方党委、村社支部进行结对共建。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列席村镇重要经济会议,保持电网建设与乡村建设同步。以主题党日等形式联合开展政治学习、问题分析、业务培训等活动,携手提升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二是建立站村交流平台。组织基层供电服务站与94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社进行结对帮扶,制定“一村一档”电力保障方案,提供精准电力帮扶。在54个试点村设设立“电力服务站”,进一步密切供电企业与村社之间的纽带联系。三是建立电管家交流平台。依托“电管家”微信群及时提供及时、便捷的线上用电咨询,同时电管家入驻各乡镇、村社工作微信群,及时收集和满足村民用电需求。建立特殊客户档案,为脱贫巩固户、养殖大户、孤寡老人等人群提供定期上门服务,实现足不出村解决用电难题。
实施五大工程,推动乡风文明。公司以“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薪火”志愿服务队两支队伍为依托,实施政策理论宣讲等“五大工程”,助力农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乡风文明提升。一是实施政策理论宣讲工程。围绕政策宣讲、环境整治、科学普及等内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余绍容、党的二十大代表陈云珍等深入企业、结对村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等活动5次。选派28名优秀青年挂职供电服务站党支部副书记,常态化到村开展理论宣讲和政策讲解,增进广大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二是实施安全知识进乡村工程。通过村组会、坝坝会、开学第一课等形式,大力开展安全用电、防山火、防电费诈骗等知识进学校、进村社活动。组织开展“电管家走千家、访万户”活动,入户开展用电安全知识宣讲和用电隐患排查治理。在江油市青莲镇试点采用AI技术对高压线下垂钓进行实时识别和警示提醒。切实保障农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有效引导农村群众把国家发展与小家幸福,家庭文明与村社治理,科学普及与健康生活联系起来,切实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三是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员工与村社群众向“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学习。“四川好人”王艳作为北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成员,深入村社讲述孝老爱亲道德事迹;“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汪志刚”作为绵阳市模范典型,讲述点灯故事,参与拍摄“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视频《新时代最美的光》,引导群众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共建美丽乡村。四是实施文明细胞创建工程。主动参与村社“四好”建设,与结对共建村社共同开展乡村美化、亮化、净化主题活动40余次,加强破旧线路治理、环境卫生整治,有力推动村社风貌改造。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宣传“抗震救灾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具有本地特色的伟大精神,加大村社文化和电力文化的融入,在北川县曲山镇石椅村建立村史馆和电力古董陈列室,将“电力小绵羊”“羌族福娃”手绘于配电箱和表箱上,推动羌族元素融景电力设备,帮扶村社乡风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五是实施志愿服务帮扶工程。持续开展困难帮扶、基层治理、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驻村电管家定期开展电力法规宣传,推动法治精神走进农村群众、融入日常生活。以9所“川电留守学生之家”为阵地,大力开展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通过“爱心家长”项目帮助44名留守儿童筹集学费。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践行主流价值,推动试点村社群众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三、主要成效
一是立足政企共建,建立了合作常态。公司通过深化村网共建,搭建起了政企交流合作平台。双方在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废旧线路治理、背阴小巷点灯、上门服务特殊群体等工作上互帮互助,既解决了双方痛点难点问题,又打通了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探索出了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工作互助的政企合作新常态。
二是依托公共资源,打造了共享阵地。公司通过共享村社党员活动室、文化室、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场地设备,有效扩展了文明实践活动阵地,北川禹里小学“川电学生之家”与“童伴之家”共建等方式得到团市委高度肯定。通过整合水、气、银、信、邮等要素保障资源,探索出了一条畅通交流平台、共享设备信息、优势互补资源的合作方式,有效解决了信息不互通、资源重复使用等问题,有力降低了企业人力、物力成本,提升了乡村要素保障服务效率。
三是聚焦群众需求,擦亮了金字招牌。公司47支“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大力开展“党员服务进乡村”工作,创新“二十四节气服务台账”工作法,扎实开展“五个服务”工作,将服务触角全覆盖延伸至每一个乡镇、村社。同时,公司“薪火”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关爱留守、扶贫帮困、环境整治、文明传播等志愿服务活动,有力彰显了央企社会责任担当,架起了供电企业与农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四是发挥行业特色,汇聚了典型经验。公司党员群众积极投身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北川公司以全国文明村镇石椅村为试点,打造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模板;安州公司、游仙公司村网共建先进经验在全省系统传播推广;江油公司电力助推“三农”、“双网格”典型案例获地方政府点赞。涌现出四川省“青年五四奖章”扎西嘉措、“感动绵阳十大人物”窦进书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
(文/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供电公司 李成 罗小刚 张雪 田秋兵 杨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