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党建+服务保障”机制,以和谐渔电助力“中国渔都”振兴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04 17:11:49 作者:钟健刚 叶建锋 吴超 张翼 蒋洁毅

  一、重要意义 

  南浔作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区,是浙江淡水渔业的领头羊,辖区内的菱湖镇是中国著名的三大淡水鱼养殖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淡水鱼都”。据统计,现南浔区范围内有鱼塘养殖户37000余户,水产养殖面积高达18万余亩。2022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超过20万吨,占全省淡水产品总产量10%以上。渔业总产值超过36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60%以上,是南浔农业的主导产业。

  当前,渔业养殖采用重产量的高密度养殖模式,对水泵、增氧泵、水车等养殖设备依赖度极高。夏季是养殖业用电高峰,同时也是台风、雷暴等强对流天气高发期,一旦因恶劣天气导致故障失电,极易造成鱼塘大面积受损。以南浔供电分公司菱湖供电所辖区为例,2017—2021年,共计发展鱼塘涉电原因损失26次,纠纷19起。因此,进一步提升农村养殖地区“获得电力”水平,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保障机制,更好助力“中国渔都”高质量发展,是电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答题。

  二、主要做法 

  (一)深入调研分析,剖析“三重矛盾”根源。南浔分公司结合近五年渔电矛盾纠纷案例及相关台区资料,走访了100多家渔业养殖户,形成了调研报告1份。调查发现菱湖供电所辖860个公变台区中,有鱼塘养殖用户的台区602个,占比达70%,渔业和供电存在高度耦合关系。2017年以来发生的26起鱼电矛盾事件中有22起是线路停电引起,4起是触电引起。其中,停电事件中因用户自身抢救处置不到位造成损失扩大的有15起。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出渔业养殖和供电服务中主要存在三重矛盾:一是落后的表后线路设备设施与高可靠的供电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用户较低的应急响应意识与较高的应急处置需求之间的矛盾;三是薄弱的产权设备维护责任意识与较强的事后索赔诉求之间的矛盾。 

  (二)“党建 + 宣传”说尽千言万语,养成服务保障“好氛围”。依托渔都卫士、电力驿站等特色阵地,对内强化员工服务保障意识,对外开展安全用电宣传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坚持“关起门”练内功,提升员工服务保障能力。深入开展员工教育培训,邀请法务专家开展“合规管理进班组”活动2场,剖析服务过程中的法律风险。编制渔业服务指导手册,常态化开展案例剖析,“以案说法”提升一线员工现场处置能力。二是坚持“走出门”强引导,加大安全用电宣传力度。发挥党员“宣讲员”作用,“进机关、进村社、进农户”召开普法讲座、发放安全用电宣传资料,向村干部、水产养殖户宣传渔业养殖涉电知识,签订《安全用电告知书》。2022年开展专题讲座8场,参加人员600余人次,发放并签订《安全用电告知书》20000余份。三是坚持“请进门”做科普,明确供电服务职责范围。加强与重点水产养殖村的联络,邀请渔业村民走进供电所,进一步了解电力设备产权、电网抢修时限等专业知识,增进双方工作的理解互信和支持。2022年,三十余名人大代表及养殖户代表走进供电所开展交流分享,就双方职责界面作了进一步明晰。 

  (三)“党建 + 服务”走进千家万户,激活基层党组织“红细胞”。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矛盾,支部选优配强台区网格员和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强化根源治理,延伸供电服务触角,构建“三道防线”,切实做到“诉求反映在一线,问题解决在前期,服务群众零距离”。一是构建“不停电、少停电”的第一道防线。对水产养殖户开展党员“五个一”活动,即“供电线路看一看,安全隐患查一查,养殖用户问一问,自备电源试一试,群众有难帮一帮”。加速农网线路改造升级,在菱湖完成全省首条10kV朱群线配网线路综合检修并推广,面向全域水产养殖户加装家保24000余户、分支保800余套,更换老旧总保2600余套,惠及水产养殖用户超过3000余户。二是构建“畅信息、快抢修”的第二道防线。围绕重点水产养殖台区,建立党员服务责任田,通过党员申报、党小组初审、支部审定方式,确定党员的设备责任区域并挂牌,由负责党员主动融入村集体工作通讯群。一旦出现突发性故障停电时,党员责任人第一时间向涉及人员发布停电信息,快速组织抢修的同时提醒养殖户做好应急防范措施。三是构建“优化解、快处置”的第三道防线。建立“1+1+N”矛盾化解机制,即由1名党员干部带领1名班组长,辐射N个村庄。一旦发生涉电损失,党支部指定处置专员团队,跟踪损失情况,跟进事态发展,按照“沟通疏导、依法化解”的原则,避免矛盾升级,力争将矛盾处置在前期,化解在源头。 

  (四)“党建 + 共建”想尽千方百计,织密主动创稳“防护网”。搭建“政府—村委—电力老娘舅”三级服务机制,协同矛调中心、农业农村局等对渔业养殖服务进行联动、联处,实现了从电力唱“独角戏”到政企“大合唱”的转变。一是与政府建立协同机制。积极探索政企合作新模式,促成市供电公司与区委、区政府签订发展合作协议,将农业生产用电安全管控纳入乡镇属地责任和养殖户主体责任。通过政企联动,累计治理个人产权设备隐患120余处,有效保障农业生产用电安全和电网设备安全。二是与村委建立联建关系。积极发动属地供电所党支部与当地村支部建立联建关系,完善电力便民服务点,将供电服务渠道延伸至村,提升供电服务快迅响应能力,高效解决农业用电新需求。发生渔电矛盾事件后,协同村委同向发力,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属地。三是与电力老娘舅搭建服务阵地。联合区矛调中心、属地乡镇选聘懂电、懂法、懂调解人员担任“电力老娘舅”,入驻乡镇司法所等平台,以“普法+调解”为手段,主动介入渔业涉电损失事件,全过程跟踪责任划分、定损等证据链收集,搭建起服务水产养殖客户的连心桥,切实做到“小事不出供电所、大事不出分公司、矛盾不推脱给上级”。 

  三、主要成效 

  (一)助力了乡村振兴发展。本案例的实施有效保障了渔业养殖用户的合法权益,提升了对电力服务的满意度,也提振了渔业养殖发展的信心。2022年以来,菱湖地区数字化渔业园区、高水准垂钓基地等快速发展,电力服务为渔都振兴、共富产业注入了蓬勃动能。

  (二)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本案例中“预防为主”的工作导向,促使菱湖地区水产养殖户电力设备故障次数由原来每年30余起,降低到每年10起以内。涉电责任纠纷由原来每年5次降低为每年2次以内。平安稳定的外部环境为电力事业发展腾出了空间和精力,更加聚精会神夯实电网基础。

  (三)锻造了电力铁军队伍。本案例始终坚持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关键环节有党员把着、关键时刻有党员顶着的原则,真真正正将个体优势转化为群体优势,有效锻炼了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让“人民电业为人民”承诺得到更有效的落地。

  (文/国网湖州南浔供电分公司 钟健刚 叶建锋 吴超 张翼 蒋洁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