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亮乡村 服务“三农”

发布时间:2024-06-04 17:25:07 作者:杨燕 王祎菲 罗彤 刘桁宇 梁烨

  随着“三农”工作深入推进,农村农业发展进入新时代,农村地区对于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农村由于地形和农田等限制,电力公司往往通过停电方式进行检修,尤其在农耕时节,大量用电设备激增,大范围停电检修不仅影响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甚至会延误最佳耕种时机。 

  国网辽宁电力(电科院)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建立“‘电’亮乡村,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利用业余时间自主研制共享式分布式储能装置、履带式绝缘升降车及成套装备、配电网故障诊断预警系统等装置,重点在提升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强化不停电作业能力等方面超前布局,并在沈阳市、鞍山市的农村区域进行试点应用,帮助改善农村地区用电高峰时台区用电紧张、频繁停电、电能质量低等问题,使农民生活及农业生产“告别低电压、用上放心电”,有效保障农村地区用电需求,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践。 

  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自主研发的低压台区分布式储能装置,充分考虑农村环境复杂、设备水平较低等问题,围绕模块化、标准化、可移动化、智能化“四化”设计目标,即装置可并联接入0.4千伏侧配电台区主线,也可安装于台区末端用户处,同时兼具低损耗、高精度、宽调节等特点,靶向式智能跟踪治理农村客户低电压、台区重过载、无功损耗、潮流越限等电能质量问题。台区接入装置后,可根据负荷变化,自适应调节系统出力,从而达到优化潮流分布、改善台区电能质量的目的。同时,系统可降低配变在高峰时段的负载率并发挥备用电源作用,延缓配网扩容升级,进而提升台区供电服务能力和电网投资的经济性。 

  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牵头研制的适用于农村田地等复杂地形的履带式绝缘升降车、履带式旁路作业车等成套作业装备,开发了成套作业方法,有效解决了农村农田等地形因素限制不停电作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并在鞍山市台安县等地作业现场实现成功应用。在现场应用中,圆满完成农村田地、山坡等复杂地形条件下旁路作业法更换柱上开关作业及带电更换跌落式熔断器作业,实现了不停电作业范围从铺装路面向农村田地、山坡等地形的延伸,极大地促进了农配网不停电作业的发展及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提升,助力新型农村建设工作开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 

  2020年至今,“‘电’亮乡村,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已在沈阳、鞍山农村区域累计开展配网不停电作业、低电压治理、服务春耕等志愿服务100余次。圆满完成农网地区带负荷重换柱上开关、带电跌落式熔断器、电能质量治理、台区动态增容服务工作。实现不停电作业范围从铺装路面向特殊地形的延伸,有效提升农村地区供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通过志愿服务累计减少线路停电时间130余小时,多供电量13.7万千瓦时,靶向式智能跟踪治理农村客户低电压、台区重过载、无功损耗、潮流越限等一系列电能质量问题。实现用电峰值时段被服务地区用电电压幅值平均提高5%,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9.71%,对农民生活、农耕保障、乡村振兴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切实缓解用电高峰供电压力。项目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第六届辽宁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国网辽宁电力(电科院)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自成立起就设立了明确的团队愿景目标,始终坚持国网公司“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和志愿服务团队“乡村振兴、电力先行”的志愿服务宗旨和目标。强化人才培育,服务队根据成员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定期组织志愿服务专业知识的培训,对于新志愿者安排有经验的老志愿者对其进行“传、帮、带”,通过实践了解熟悉整个志愿服务的工作流程,并在每月的例会中重点与志愿者们交流和学习志愿服务工作技巧及谈话技巧,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性。规范制度建设,服务队依照《国网辽宁电力(电科院)志愿服务队制度》,根据志愿者的专长、特长,采取周期性常态化的活动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制定志愿服务标准化流程,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学习研讨,规范组织18名青年志愿者完成辽宁志愿者APP注册,志愿者活动和服务情况均记录于志愿辽宁平台。加强组织建设,打造“1+N”(一支服务队+多专业)的树状结构服务队,根据各专业特点和服务方向成立分队,聚焦被服务群体需求,深度挖掘队伍专业潜力,实现服务内容与擅长专业精准对接,打造服务专业树状结构,不断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和效果。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国网辽宁电科院(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将紧密团结青年志愿者力量,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以更多电网科技的新成果满足“三农”用电需求,为建立美丽乡村提供优质电能,肩负起“为美丽乡村赋能、为美好生活充电、为乡村振兴助力”的新使命!

  (文/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杨燕 王祎菲 罗彤 刘桁宇 梁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