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引领共建共治 村网共建服务振兴

发布时间:2024-06-04 17:26:07 作者:覃君松 杨帆 刘柱 李锦美 谭杰

  2022年,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公司)以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方式启动了“党建引领·村网共建”工程,供电所党组织与村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实施“双员互聘”,建设电力便民服务点,开展办电便民等五大行动,让村民办事不出村,让乡村用电更放心。 

  一、重要意义 

  (一)“党建引领·村网共建”工程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务实之举。党中央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乡村要振兴、电力要先行。通过实施“党建引领·村网共建”工程,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更好地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进一步延伸乡村供电服务渠道,促推产业兴旺、发展提速、服务升级,彰显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二)“党建引领·村网共建”工程是加强乡村治理的机制创新。通过实施“党建引领·村网共建”工程,创新政企合作方式,充分发挥央企的行业优势和阵地优势,主动融入地方治理,以电力供应和服务为基础,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推动形成全员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三)“党建引领·村网共建”工程是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探索实践。

  通过“党建引领·村网共建”工程,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自觉发挥思想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更好引领保障“村网共建”工作高标准、高质量落地,让党建工作彰显更多价值。 

  二、主要做法 

  (一)党建引领把站位立起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组织能使力量倍增。湖南公司通过强化思想引领、组织引领、价值引领,让联建双方提高政治站位、把认识统一起来。一是强化思想引领。提高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感、使命感。双方结合“屋场会”“村村响”等开展宣传活动、主题党日等3400余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强化组织引领。湖南公司以党委书记双月例会专题部署“村网共建”工作,印发党委指导意见、营销专业实施方案,形成“党建+专业”双推进的工作格局。建设县公司党委与镇党委,供电所党支部与村党支部、供电所党员服务队与村志愿服务队三级组织体系。开展“百名优秀青年下站所”活动,向供电所派驻“第一书记”,聚力抓好村网共建、党建提质。三是强化价值引领。联建双方党组织共同成立“振兴先锋号”,定期会商,找问题、谈发展、定思路,收集需求2600余项。灵活运用“党建+”“党员服务队”“新时代文明实践”“联学联创”等载体,教育引导湖南公司广大党员在“村网共建”中举好旗帜、当好先锋,传承发扬电力精神和电网铁军精神。 

  (二)共建平台把体系搭起来。愿景要落地,就要有机制、有人员、有阵地。湖南公司在“村网共建”工作的运转上下功夫,确保有制度管事、有人做事、有地方干事。一是建好工作体系。对内,以14个市(州)供电公司、121个县级供电企业、794个供电所全覆盖建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中心和实践站为基础,形成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对外,积极对接地方党委、政府,促推地方出台文件23个,将“党建引领·村网共建”纳入政府考核,推动对接融合、业务融合、考评融合。二是建好服务网格。在市县供电公司、供电所建立志愿服务总队、分队、支队,壮大服务力量。实施“双员”互聘,推进村支两委担任电力联络员,供电所电力网格员担任社情民意员,打造了一支以全国人大代表、赤塘村党总支书记高亚为代表的“最美电力联络员”队伍。三是建好工作阵地。供电所党组织与村党组织签订“党建引领·村网共建”协议4407份,制定《电力便民服务点建设指导手册》,依托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电力便民服务点2674个,及时解决用电需求,从“办电不出村”逐渐发展为“诉求不出村”。 

  (三)共治问题把保障强起来。湖湘文化讲究经世致用,注重办实事、解决问题。联建双方列出用电需求、治理需求、新能源建设需求,纳入电网规划“一所一策”,对乡村振兴重点村实施“一村一策”,让乡村用电更有保障。一是共治安全隐患。湖南公司结合党员服务队、志愿服务队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组织开展安全用电进企业、进校园等活动,与村组共同完成通道治理10.7万次,消除鱼塘跨越、外破风险等用电隐患1000余处,有效提升农村用电环境安全。二是共治服务问题。各供电所党组织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结合春节保电、抗洪救灾开展“敲门行动”,了解用电和治理需求,累计上门走访服务37.98万次。成立“村网共建”爱心基金,建设完善“电力爱心超市”,示范带动乡村整体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三是共治环保问题。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开展公益宣传活动1200余场,推广“电炒茶”“电制烟”“电榨油”等电能替代技术。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充电网络,持续推进能源转型,让湖南天更蓝、水更绿。 

  (四)共享成果把成效优起来。百姓最有发言权,成效最有说服力。湖南公司通过“党建引领·村网共建”,深入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推动实现政企民三方共赢。一是人民群众共享服务品质。湖南公司制作东方红共产党员服务队暨新时代文明实践“二十四节气表”,明确24节气、60个重要节日的活动内容,开展“党员入棚服务”“光伏运维夜校”等活动,帮助村集体经济增收。二是地方政府共享治理成果。通过共同开展办电便民、供电可靠、保电护网、管电除患、科学用电“五大行动”,切实解决乡村治理“最后一百米”问题。比如“村网共建·植被替代”助力输电线路安全,湖南公司与省林业局共同出台《湖南省林区输配电线路森林防火通道治理行动方案》,结合村网共建开展通道治理三年行动,以低矮经济作物替代线下速生树竹,从根本上解决树线矛盾。又比如“村网共建·润民保收”保障抗旱抽水用电安全,促请邵阳市安委办印发《关于加强抗旱抽水安全用电工作的通知》,政企联动实行抗旱表计“三个集中”(集中办理、集中管理、集中拆除),从根源上解决了抽水设施无序管理和触电风险隐患,把服务做到政府和百姓心坎里。三是供电企业共享发展成果。通过“党建引领·村网共建”,把地方和企业的距离拉近了。湖南公司10千伏配电台区停运率、配电停运时长等指标下降39.44个百分点,配网更加坚强;形成了村网联动的安全保障体系,筑牢了电力安全;各项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基层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彰显了国家电网品牌形象。 

  三、主要成效和体会 

  两年来,湖南公司“党建引领·村网共建”取得了一些成绩。国家电网公司庞骁刚副书记到湖南益阳清溪村“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点调研,肯定湖南公司“村网共建”工作;国家乡村振兴局洪天云副局长批示肯定湖南公司“村网共建”工作;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负责人两次到湖南公司调研有关工作,并在国网公司推广。湖南公司“村网共建”有关做法获得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在“村网共建”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收获:

  一是党建引领让业务工作有了高度。湖南公司秉承“党建工作离开业务工作没有深度、业务工作离开党建工作没有高度”的“两度”论,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村网共建”取得实效。在沟通汇报时,主动与地方党委汇报,促推4个地市以政府文件发文支持“村网共建”工作;在签订协议时,以双方党组织名义签订协议并组织学习;在开展工作时总是共产党员冲在最前面。通过党建引领,联建双方进一步提高了认识,也彰显了党建工作的价值。

  二是地方协同让推进落实有了力度。地方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主责主体,公司作为企业则是主动融入其中,而不越俎代庖。湖南公司促推打造“地方主导、企业主动、村组主责、齐抓共管、服务为民”的工作态势,把村支两委聘为电力联络员,实现了有序衔接、通力合作,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三是实绩实效让参建双方保持热度。越是到农村、越是到供电所,就越看工作有没有实实在在的效果,这样才能保证“动力”和“热度”。湖南公司大力推动“五大行动”,2023年实施农配网投资63亿,让村组既看到真心实意、又看到真金白银,把双方打造成服务为民、促进振兴的“共同体”,推进党组织网、电力网、为民服务网紧密相连,以实绩实效推动三湘大地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

  (文/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覃君松 杨帆 刘柱 李锦美 谭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