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抓基层、大抓支部推动党支部参与基层治理的探索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9 16:07:05 作者:陈嘉 刘振北 陈锦华

  一、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处于生产经营的最前线,是企业党组织最基本、最大多数的单元,是落实上级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能否有效地参与基层治理,关系到党全面领导这个重大原则的贯彻落实、也关系到公司治理现代化的全面实现。

  南方电网公司高度重视党支部参与基层治理问题,明确要求把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落到支部,探索党支部有效参与决策的途径、方法和程序。广州供电局先行探索,出台了基层党支部参与基层治理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基层党支部参与基层治理的方法程序以及保障机制,为打造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样本,创建全国领先标杆供电局打下坚实基础。

  在日常组织生活工作开展过程中,党支部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有时开展议事决策不及时、不全面,自身监督和过程管控还需要提升;个别支委议事决策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不够,部分党员群众参与议事决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高等,需要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继续健全完善党支部参与基层治理的各项体制机制。

  南方电网广东广州天河供电局(以下简称:天河供电局)坚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导向,结合党支部实际积极探索,在遵循公司治理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借鉴国家基层治理经验,初步探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基层党支部参与基层治理模式,推动党支部成为一体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重要基础力量。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治理途径,推动党支部规范开展基层治理。天河供电局现有7个党支部(无党小组),各党支部主要通过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两大机构对支部内部重要问题或重要工作进行讨论决定。2023年初,天河供电局围绕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两大机构的定位、议事内容以及决策方式,充分借鉴了公司层面通过党组(委)会、董事会、总经理会等机构对有关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决策的治理方式进行深入研讨,最终达成共识,明确了党支部参与基层治理的途径:即依托党支部党员大会和党支部委员会,分别对党支部的重要问题及日常工作进行研究和决策,并推动决策事项的执行落实。这种途径既无须成立新的机构,为基层减负,又能够很好利用和发挥现有机构的作用。

  (二)探索“四化”方法,提高基层治理科学有效性。议事清单化:考虑到每个支部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天河供电局秉持差异化原则,由党建部门统筹指导,组织各党支部围绕自身实际业务特点制定议事清单。清单不但要重点补充“生产经营重要事项”,明确每个事项的行权方式、议事时间和执行要求,还要进一步理清和明确需要党员大会讨论的事项、需要党支部委员会讨论的事项、需要经由党支部委员会讨论后提交党员大会决策的事项等,做到机构之间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清单经过多次修改完善,由挂靠支部的党委委员把关审核,并提交局党建领导小组会审议通过,以此作为党支部议事决策的基础。采用清单化方式,实现了议事要求的简洁明确、有据可循,提高了可操作性。

  决策民主化:在基层党支部中,往往由党员干部担任支委职务,个别非党员身份的行政负责人,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列席的形式加入研究讨论,彰显党建与业务齐头并进的势头。对于特殊具体事项,则会组织有关群众、团员、电力用户等利益相关方列席并讨论。研究决策过程严格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参与主体充分发表意见,认真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建议,党支部书记最后发表意见结论,真正体现党的全面领导在支部的延伸落地,有利于提高支部决策的科学性。

  执行全员化:在议定事项执行过程中,天河供电局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示范引领作用和支委的带动作用,注重运用好书记项目、党员突击队、服务队、责任区、示范岗、党群结对等载体。同时,加强对团员和群众的发动和组织,凸显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例如,2023年8月,通过将数字电网建设相关任务纳入议定事项,统筹整合党团群力量从新技术新思路入手,在南方电网系统内率先将柔性直流互联技术应用于城中村台区治理,广州天河区员村试点台区在度夏期间实现0重过载、0跳闸、0投诉。

  监督常态化:工作推进过程中,局党委班子成员可以结合基层联系点调研对议事执行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党支部书记、纪检委员认真扛起监督责任,重点监督议事决策的规范性、有效性。对执行过程中发生的不严谨、不合规等现象,要及时提醒、纠正,必要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畅通监督渠道,相关事项涉及的党员和群众,也可进行民主监督。通过多主体、全方位监督,确保议事规范、执行有力、结果有效。

  (三)设定治理程序,打造“PDDSA”闭环管理模式。天河供电局党委根据支部建设和基层治理需要,选优配强支委班子,加强支委基层治理工作培训和指导,确保支委有意识、有能力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了PDCA循环法,构建了党支部参与基层治理PDDSA闭环管理主要程序,即“制定议事计划(P)—科学议事决策(D)—决策执行落实(D)—监督执行情况(S)—评估执行结果(A)”,并认真落实。具体如下:

  P—制定议事计划:每月初,党支部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当月支委会或党员大会的议事计划表,提交党建人事部审核把关,实现议事有计划;

  D—科学议事决策:计划审核通过后,由党支部实施议事决策,围绕议题逐项进行民主讨论和表决,实现议事决策规范科学;

  D—决策执行落实:决策通过后,统筹党、团员和群众的力量去执行落实。例如,配电部党支部委员会通过运行二班建设五星班组议题后,党支部书记发挥头雁作用,靠前指挥,加强协调支持,支委成员联系班组,加强指导、帮扶和监控,党员带动群众,共同提升班组基础管理水平,最终获评“南方电网五星班站所”荣誉;

  S—监督执行情况:党支部内部定期跟进决策执行情况,党建部门每月常态开展议事情况检查,每季度组织党支部间交叉检查,局党委、纪委统筹各专业力量定期开展业务领域专项监督检查。如近期借鉴广州局“三再”检查标准开展了内部专项检查,发现了发展党员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

  A—评估执行结果: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各党支部组织整改。每年底,党建部门也会组织各党支部进行年度议事决策情况盘点和评估,查缺补漏,形成闭环,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落实。如2023年底评估发现支部在意识形态、统战等方面缺少研究,相关缺漏事项立即纳入下一次支部的党员大会或支委会上进行研究决策,执行情况纳入后续监督检查事项中进行再监督、再部署。

  三、主要成效

  基层党支部参与基层治理,改变了以往党支部“重党建,轻业务”的情况,充分突出了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利于支部、支委在一体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中发挥作用,提高支部委员参与议事决策的自觉性和履职能力,带动党员群众合力攻坚;彰显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焦党支部的议定事项开展任务攻坚,进一步强化了支委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纽带,常态化发挥“两个作用”,推动了党支部在重大保供电、绿色低碳电网探索、迎峰度夏等方面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真正做到把难题交给支部,把困难留给党员;实现了支部监督和基层治理的“同频共振”。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内部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基础性、保障性“前哨”作用,结合内部专项监督检查、党支部交叉检查等方式,有效地落实了行权监督和民主监督,实现整治整改与促进治理相结合,以高质量监督推动党支部参与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文/南方电网广东广州天河供电局 陈嘉 刘振北 陈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