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建以服务清洁能源建设为核心的党建融合管理体系

发布时间:2025-07-31 16:56:35 作者:邵宝珠 潘娟 蒋伟奇 高巾越 张宏强 耿一鸣

  一、重要意义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多维、立体、系统的工程,需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实行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国网公司上下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能源革命,努力争当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推动者、先行者、引领者。朝阳在清洁能源建设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截至2023年新能源装机容量、装机占比位居全省第一,被誉为清洁能源之都。国网朝阳供电公司为积极创建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发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能源转型等方面作用新模式,创建以服务清洁能源建设为核心的党建融合管理体系,为朝阳地区电网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做法

  (一)创建以服务清洁能源为核心的党建融合管理体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做实“三个融合”,实施“百千万”行动。

  一是思路融合实现思想同心,通过“三会一课”集中学习,凝聚临时党支部党员思想共识,明确共同目标,发挥党员担当作用,协同联动,积极调动各方面可用资源,保证衔接顺畅,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二是职责融合实现行动同步,明晰各单位职责、岗位职责、党员职责,临时党支部将党员大会与工程月例会相结合,过好组织生活同时也要研究专业工作,将党课上在作业现场,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三是机制融合实现目标同向,从业务工作质效和党建工作质效两个维度开展双向评价,落实党员干部“一岗双责”,抓业务也要抓党建,党员带头示范,党员带动群众,工作同步开展、同频共振,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

  四是实施“百个支部驻百点”行动,建立党委抓统筹、业务部门抓融合、基层支部抓落实的清洁能源推进机制,成立清洁能源服务工作专班,以支部联建、红色研学、问需服务等方式,形成常态化联系机制。

  五是实施“千天攻坚办千事”行动,抓住“卓越辽电三年工程”契机,深入实施“抓发展强服务促振兴‘辽•亮’服务万里行”行动,以“建制、考评、示范、推优”为党建深度融合实践新路径,制定首战清单,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六是实施“万时服务靓万家”行动,走基层、查实情、办实事、解难题,开展党员责任区、示范岗“三重三力”建设、“三无三带头”主题实践活动,做到绿电靓万家、点亮万盏灯,让广大电力用户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二)创建以服务清洁能源为核心的电网建设管理体系。围绕清洁能源强省战略目标,加强专业横向联动、纵向贯通,提升服务清洁能源发展的“软环境”。

  一是建立“协同发力”前期规划管理模式,在政策研究、网架布局、疑难问题协调等方面,不定期召开“研讨班”、专题会。积极推进网上电网实用化工作,以数字化智能化电网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强前沿技术应用,分布式电源接入时同步开展共享储能和分布式储能规划,由“源荷互动”逐步向“源网荷储”过渡。

  二是建立“提高品质”建设施工管理模式,创新提升服务、提高品质、提升质效的“三提”载体,打造春检和秋检两个“百日攻坚”,临时党支部积极与属地供电公司党委、工程项目当地政府党组织展开结对联建,与各专业部门定期召开电网建设进度会议,协调投资、进度、验收、转资等各项业务,保证工程进展顺利。

  三是建立“三红三绿”电网运行管理模式,点亮红色项目包,护航绿色分布式,建立红色专家团,创办绿色电学堂,构建红色安全联盟,推广绿电管理模式。优化并网发电、检修作业、应急处置业务流程,做好分布式电源入网全过程管控,确保分布式清洁能源用户设备平稳入网、安全运行。

  (三)创建以服务清洁能源为核心的优质服务管理体系。坚持人民至上,主动作为和问题导向,以“四到四保”为抓手,全要素发力,为清洁能源项目并网服务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一是超前服务到位,保证窗口前移,对集中式清洁能源项目实行业扩报装申请资料、供用电合同服务超前办理。主动收集项目报装需求,前期咨询高效处理、限时办结、有问必答。走访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产业电气化项目,量身定制全电景区、全电厨房、“零碳”驿站综合能源项目。

  二是流程优化到位,保障并网质效,畅通网上国网、95598热线等多种渠助力村级光伏电站建设,主动告知并网服务流程环节和服务要点。依托业扩联合作业中心统筹专业资源,坚持“一口对外”,为分布式电源项目提供多专业联合服务。

  三是专业支撑到位,保障绿电交易,成立市场化交易柔性团队,邀请业务专家开展培训,加强政府、发电企业、用电客户和供电企业四方合作,建立朝阳地区清洁能源(绿电)电量自产自销机制。深挖“煤改电”供暖等综合能源市场潜力,树立典型示范案例。

  (四)创建以服务清洁能源为核心的并网消纳管理体系。全力打造“四舰三堡”红色服务,统筹区域电力调控,坚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清洁能源上送电力全额消纳。

  一是成立消纳能源服务团队,提早介入风光场站电力消纳通道、潮流断面限值、设备运行工况等并网重要环节审核,简析区域清洁能源接纳能力,量身定做“一场站一策”。

  二是践行“护航舰”并网红色服务,党员在工作中亮明党员身份,统一思想,勇于担当,通过“场网”微信群和实地业务对接,解决并网过程中风光场站普遍存在的并网流程不清、材料准备滞后等问题,建立省调—地调—风场红色连心桥,从专业角度协调解决设备调试、资料准备等关键问题,指派经验丰富的老党员到调度指挥大厅,实现送电指挥“双保险”。

  三是做实电力消纳“桥头堡”,在调控中心、监控中心、清洁能源场站设立“党员先锋岗”,加密电网运行监视和风、光发电巡视,积极应对恶劣天气,消除事故于萌芽。做好风、光功率预测,充分考虑天气和作业,有效避免清洁能源并网的输、变电设备重复停电而造成弃风弃光。

  (五)创建以服务清洁能源为核心的考核推进管理体系。朝阳公司不断完善服务清洁能源的考核与推进,创建以服务清洁能源为核心的考核推进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将服务清洁能源建设实施成效纳入公司业绩考核体系、专业工作评价,加强对关键绩效指标的监控。对于实践中的创新做法,在工作评价中给予优先评定,并向行业和社会推荐。对于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纳入典型选树与培养计划。

  二是建立“书记抓、抓书记”工作机制,突出抓好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强化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责意识、履责能力、履责质效,明确任上“四争做”,落实上任“七必抓”,以书记大履职带动组织效能大提升,推动“两个作用”充分发挥,把党的“六大建设”贯穿到服务清洁能源建设一线。

  三是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领导班子带头下沉一线、分片包保,干部履行同进同出制度,三级党支部书记明确“开门四件事”,党员群众实行思想、技能、生活“三互助”。针对提出问题以系统思维找准差距和短板,明确解决思路目标,在解决问题中提升企业管理质效,助力服务清洁能源建设目标在朝阳公司落地落实。

  三、主要成效

  在朝阳中电智慧风储一体化风电项目220千伏送出工程及惠州开关站—利州500千伏变电站线路工程完成基础浇制“首基试点”,通过全过程质量管理固化标准工艺流程,达到工程一次成优,包保党员现场验收实现零缺陷移交,打造标准建设“样板间”。朝阳公司480万千瓦新能源送出工程全部建设完成,72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建平白山15万千瓦送出工程提前开工。采取超常规举措实现中电朝阳25万千瓦智慧风储项目提前7个月并网,多发电量3.5亿千瓦时。以北票华盛风力发电小塔子100MW光伏项目为例,年均上网电量为1.5亿千瓦时,每千瓦时0.3749元计算,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600万元,利润4500万元。朝阳公司依托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常态化走访光伏用户,实施一系列惠民举措,获得了政府和用户的认可和好评,国家电网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文/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邵宝珠 潘娟 蒋伟奇 高巾越 张宏强 耿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