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引领聚焦低碳转型 提质增效驱动向新向绿

发布时间:2025-08-08 09:47:20 作者:张文杰 王珏 温尚龙 赵乐一 沈媛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湖州供电公司)坚持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在促进绿色低碳、提升社会能效等方面聚力,全力向“多能供应、多域交易、能耗诊断、能效提升、双碳认证、标准引领”的全产业链“平台+生态”型企业转型。公司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践行“两山”理念,立足资源禀赋,从组织建设、管理创新、社会责任层层递进,红耀绿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司绿色转型发展。

  一、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国网湖州供电公司党委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湖州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国家减污降碳试点城市建设,聚焦新质生产力提升,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推动公司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高质量服务湖州“双碳”目标落地生根。

  二、主要做法

  公司党委以“红”为本色、“绿”为特色,通过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让红色基因在绿色实践中成为公司转型发展的坚实领航。

  (一)以党建引领夯实组织堡垒,筑牢绿色转型基石。通过专题学习、座谈交流、主题实践等方式,确保党员、员工深刻理解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公司绿色发展目标。公司党委通过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的联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绿色转型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紧抓安吉县全国农村能源革命示范县创建契机,开展六方联建,探索余村绿电、绿证交易,将新能源发电企业、用电客户相互连接。达成绿证交易2878张,折合电量287.8万千瓦时,助力“两山理论”发源地安吉余村打造“零碳乡村”;在青海乌兰开展六方联建,大力推进“碳惠湖州”机制复制推广,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青海乌兰县构建碳普惠体系。与湖州市妇幼保健医院党委开展“健康先行绿色低碳”党建联建活动,通过联建活动平台、医疗资源下沉、“零碳”服务延伸,服务城市绿色发展,助推“双碳”目标湖州落地生根。

  (二)以“党建+”创新企业管理,激发绿色转型活力。公司创新实践“党建+零碳示范项目”工程,聚焦重点中心工作,将党建与项目管理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零碳示范项目推进工程中,由党员骨干组成项目团队,带头攻坚克难,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实现全过程管控。“党建+湖州市行政中心、市民服务中心能源托管项目”,是湖州地区开展的首个公共机构能源托管项目,通过线上管控调节+线下运维服务的方式针对性加强管理,仅空调、照明这两项就可以实现日节电约3500千瓦时。

  党员骨干领衔的能源托管服务给了公共机构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契机,实现了项目直接收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也为政府机构开展节能降耗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湖州市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凭借该项目,获评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认定的2024—2026年度浙江省首批绿色低碳公共机构。同时公司“党建+”项目团队与中国银行“绿色银行”和湖州学院“亚洲最美山地大学零碳校园”进行初步洽谈,拟借鉴“零碳”园区大脑等先进做法,打造数智化楼宇综合管理示范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经验做法,切实当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引领者、全社会绿色生产生活的推动者、浙江省企业碳减排的示范者。

  (三)以党员先锋赋能社会责任,彰显绿色转型担当。公司实行党员创先争优积分制管理,通过对党员日常行为的细化量化,进一步明确党员责任落实,从生产安全、队伍稳定、企业发展、创新创效、服务客户、志愿活动等各方面进行贡献度积分评价,激发党员创先争优热情。公司“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引领“碳达人”全民降碳志愿服务队,以“红”+“绿”两支志愿服务队不断探索城市零碳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专业服务+志愿服务”等多种模式,积极投身全民降碳社会志愿公益活动,服务地方绿色发展。

  一是运用国网新能源云开发的“碳达人•惠湖州”数智平台,精准挖掘各类“碳标签”、“碳足迹”、“碳核算”,鼓励居民屋顶光伏、绿色出行等绿色低碳行为给予福利兑换。

  二是继续开展大型活动“碳中和”服务,面向机关、企业等精准提供碳预算、碳干预、碳核算,通过购买居民光伏、森林碳汇等多维度的“碳普惠”模式,实现活动碳中和,合力促进全民参与的降碳行动。

  三是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志愿服务。走进历史街区、市民中心、居民小区,开展各类绿色低碳生活宣传活动30余次。以包含浙江省绿色低碳领域专家、碳效工程师、碳排放管理员等专业力量的志愿服务团队,持续为社会服务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充分彰显企业绿色转型责任担当。

  三、主要成效

  通过党建“三维”融合,从组织保障、专业管理、队伍建设等维度,构建了组织-企业-社会立体架构,实现三个提升。

  一是品牌塑造,铸就“红色”党建强引擎。提升党建引领绿色低碳的示范效应,擦亮党建特色品牌。面对新时代绿色发展迫切要求,公司党委展开双轮驱动,思想上凝聚共识,通过深入学习绿色发展政策,明确能源转型赋予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全新动能,进一步激发全体员工参与绿色低碳转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上创新驱动,发挥各个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动一批绿色低碳项目实施,打造绿色标杆,扩大公司党建特色品牌影响力。

  二是提质创效,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提升员工绿色低碳领域的专业性,打造典型示范“零碳”场景。通过培育专业团队,服务各行业降碳用户,打造“零碳”充电场站、“零碳”智慧园区、“零碳”公共建筑、“零碳”乡村等能效提升典型应用场景,在综合能源服务专业领域为能源结构优化、清洁低碳转型保驾护航。在绿色低碳领域累结硕果,一创新成果获2023年《全国电力能源优秀党建典型案例》;首次成为工信部工业节能诊断服务机构;两中心能源托管项目入选省节能宣传月典型案例;“碳达人”项目入选2024年绿光ESG榜典范案例;一班组获浙江省青年文明号;一员工获中央网信办2023年度网评工作“创四优”活动优秀。

  三是示范引领,打造全民降碳生态圈。“红”+“绿”志愿服务实践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建设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局面,充分彰显央企社会责任。团队助力完成2024年湖州市两会、第二届“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投资科技合作推介会暨湖州未来大会、2024第1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等活动的碳中和;参与“奔跑吧•碳达人”暨湖州马拉松零碳证书颁发典礼活动、浙江省环境厅2024“全国低碳日”活动、2024上海国际碳博会等志愿服务。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益线上平台注册人数超3.5万人,核证碳减排交易量共4285吨,相当于个人行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万吨。团队陆续在上海、河北、青海等地建成了10余处碳汇林,植树造林面积超500亩,共引导2000多人参与植树造林,相关做法获得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报道,荣获“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年度大奖。

  (文/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张文杰 王珏 温尚龙 赵乐一 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