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意义
提升党建工作价值,首要标尺就是“听党话跟党走”,其提升路径之一就是突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学好用好党的创新理论。对于国企基层党组织来说,必须加强党内教育,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但是当前,国企基层党组织在强化党的理论武装方面,教育资源整合不足,教育阵地建设不系统,讲师队伍、适应性课程储备缺乏,教育形式老旧、理论研究、实践传播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如何强化基层理论武装,深化党员教育成效,尤为重要。近年来,滨城区供电公司党委从资源整合、阵地建设、师资队伍、创新研究等方面入手,进行系列实践和探索,逐步打造“1234”工作路径,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以“红旗”为主题的理论武装成果,基层教育示范做优做强,理论武装建设成效显著,党建工作价值有效跃升。
二、主要做法
以提升党建工作价值为导向,强化基层理论武装,打造“1张地图、2大阵地、3张名片、4新课堂”工作路径,形成具有特色的基层理论武装“红旗”示范。
(一)“1张地图”,绘出“红旗联盟”教育路线
上线“滨城先锋”微平台基层组织生活共享基地教育地图,标点滨城区过程党建实践共享中心、党史馆、廉政教育中心、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等20处区域教育资源,为基层开展理论教育提供共享路线。以“传承•铸魂”“初心•铸旗”“价值•铸品”“清正•铸廉”“警示•铸心”“强军•铸责”等为题,在革命传统教育、初心教育、廉政教育、国防教育方面,通过双报到、组织结对、互学交流等方式,与地方政府、红色教育基地、大专院校、驻地部队等不同领域党组织结对共建,构建区域学习联盟,联合开展各类学习活动30余次,理论教育成效显著。
(二)“2大阵地”,打造“红旗讲习”示范平台
1.政企共建基层党校分校。立足“红旗讲武堂”教学阵地基础,按照“四区十有”标准,建设全员性学习讲堂阵地,成立中共滨州市滨城区委党校供电公司分校(滨州市首家国有企业党校分校)。形成了《规范化运行实施办法》等系列分校制度,打造以综合教室、研习教室、红旗教室、红旗讲武堂为主的“四大教学区域”及基层党性体验区,丰富员工诉求中心、智慧餐厅、员工文体活动中心等生活服务区,创新思政工作室、大党建“柔性团队”交流中心等文化交流区。政府组织部主要领导亲临公司为分校揭牌,以政企联合新模式推动公司党员教育管理迈上新台阶。
2.特色融合打造“七彩”阵地。与推进“一支部一特色”相结合,培育有特色、有亮点、有活力的党员教育讲学示范点。依托基层党支部,融合地方特色和工作实际,优化打造以传承“棉区一面红旗”红色精神为主题的杨柳雪“红旗•先锋”讲学示范点、以传承“受田”精神强化廉政教育为主题的工业园区“凤栖梧桐”清正为民讲学点、以黄河文化传播与电力文化结合的梁才“黄河良才”讲学点等7个基层示范点,开展“红旗大学堂”“受田家传承”“黄河育良才”等特色活动20余次。其中,“红旗•先锋”“凤栖梧桐”讲学点自建立来,多次承接系统内各级领导、兄弟单位调研交流,市区政府多家党组织前来学习参观,总参与2600人次,讲学点获得了各级认可好评,对于推进各项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助力作用,党建价值充分体现。
(三)“3张名片”,建设“红旗先锋”名师团队
打造“红旗”名师团队专家理论“讲习团”、书记领航“宣讲团”、“红旗•先锋”讲学团3张“名片”,配合政府建设滨城区党员教育讲师库,上线网上选课、约讲平台。3年内,联合地方党校、高校,打造党史、党建课程150余门,为教育培训提供师资及课程保障。其中,“红旗•先锋”讲学团成立于2021年,近三年市县一体形成百人讲师规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编发年度宣讲计划清单,讲学范围覆盖公司各基层单位、班组,乡村、社区和企业党组织。1名“红旗•先锋”讲学团青年员工获荣山东省百姓宣讲大赛一等奖、最佳人气奖,在全省进行巡讲;多名讲学团员工代表滨城区在滨州市进行宣传,传递党的声音,为电力企业发声。
(四)“4新课堂”,丰富“红旗讲习”培训体系
1.“新示范”领导力课堂。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创新固化“领学交流+重点部署”学习机制,在党委会“第一议题”学习中采取领学人员交流学习体会、主要领导结合实际部署工作方式,推进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构建“领学研读+重点交流+专题研讨”与“专家辅导+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相结合的“两维六环”学习力模型,打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班”。
2.“新堡垒”战斗力课堂。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体系落地落实。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编印《党支部学习参考》等指导性资料,开设四大“讲堂”,引导全员广泛参与。注重书记队伍建设,建立“三好书记”模型,开展“书记讲坛”“红旗党课”“彩虹会客厅”等实践,党支部书记上讲台,讲理论、讲思想、讲业务。增强书记队伍思想武装,带动全体党员理论提升。
3.“新思想”创造力课堂。梳理确定涉及党建工作融合、重要事项党支部前置研究、“123”思政工作路径等党建工作研究课题,组织公司党建骨干力量认领选题、合力解题。联合政府开设“青年研习社”,每月一个主题,组织青年开展大学习、创新活动等,强化青年员工政治理论水平和个人素养提升。公司入选中国能源研究会党建创新课题研究成员单位,近年来多项党建课题分获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全国电力行业优秀党建成果等党建创新成果,极大推进了党建价值创造,促进了中心工作提升。
4.“新品牌”传播力课堂。在理论学习、传播过程中,充分发挥宣传平台优势,依托“学习强国”、“灯塔—党建”、“理响滨州”等载体,开展线上学习,并通过i国网、微信群等,实时下发学习资料,开展党员交流。同时,用好门户网站、“彩虹会客厅”、《今日封面》等自创特色品牌矩阵,以及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新思想、新政策,讲好中国故事、企业故事、先进故事,强化党建品牌传播,展现理论学习成效。
三、主要成效
教育资源得以整合,理论阵地社会认可度高。教育场所得以固化、基层教学实践点亮点突出,党校分校、讲学示范点建设成效明显,国网公司党建部、省公司主要领导、政府相关领导均前来调研,阵地建设获得社会认可好评。教育智库趋于完善,理论创新成果显著。通过讲师团队、优质课程体系打造以及创新课堂方式,形成坚强的师资队伍和优质课程库,讲学范围广泛覆盖、辐射效应不断增强,10余项党建创新成果获得省级以上荣誉,党建工作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进行播发。“听党话跟党走”,全员理论武装得以提升。广大职工、党员在各类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为企业发展、基层建设凝聚了力量,公司党委荣获滨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被区政府评为服务地方发展先进单位,责任央企力量充分发挥。
(文/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市滨城区供电公司 刘涛 戴佃侠 付雪影 齐晓冉 杨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