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意义
青年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培养高素质青年员工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网辽宁电科院)坚持以“旗帜领航·登高行动”为统领,以“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为主线,以聚焦为党育人主责主业,秉持“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理念,以“党建带团建”为抓手,突出凝心铸魂,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探索创新,厚植特色品牌,高质量推进、高标准落实各项团青重点工作,切实激发基层群团组织活力,引导团员青年建功新时代、绽放青春光彩,在守正创新实践中迸发生机,在团青工作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思想引领,打造“研学”课堂,坚定信仰抓重点。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青年,旗帜鲜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丰富形式“学”。综合利用“国网学堂”、“云课堂”、“青年大学习”等线上教育平台,结合线下团委会议、团支部会议、“三会两制一课”等形式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及时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抓“青马工程”培养体系机遇,1人作为国家电网公司2024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顺利结业,在“大课堂”中锤炼党性修养,在“大平台”上加速成长成才。身临其境“看”。带领团员青年“走出去”,前往延安革命旧址、丹东抗美援朝出征地、抚顺雷锋纪念馆,在实地实景、情景体验式课程中学习红色“教科书”,接受红色洗礼。联合兄弟单位前往“学雷锋实践教育基地”、沈飞航空博览园等地开展“向身边榜样学习”等活动十余次,学习身边榜样,凝聚奋进力量。用心用情“讲”。开展“卓越辽电青年行动”大讨论活动,一线青年员工开展“圆桌派”紧扣自身工作对标先辈找差距。利用文化沙龙召开“‘青’听青语,激扬青春”“登阶逐梦·青春建功”等主题座谈会,辽宁“向上向善好青年”(爱网护网类)、国家电网公司“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分享感悟激发正能量。
(二)聚焦蓄势赋能,打造“实践”课堂,担当实干树特点。坚持党建引领“青力量”,推动青年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争当科技创新先锋。主动对接青年专业方向,聚焦青创主题,培育青创项目《“氢”其所有,扶危拯溺——适用于寒地场景的光储氢多功能灵活资源保障车》在国网公司青年创新创意大赛、“创青春”辽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振兴杯”辽宁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优异成绩,充分发挥容错机制和试错平台作用,引导团员青年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争当转型发展先锋。积极推动青年聚焦主责主业建功立业,青年抢抓转型发展机遇,围绕主营业务,在电力保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重点实验室建设等领域,跨单位、跨专业开展技术攻关、科研攻坚,先后完成全球首次新型储能黑启动城市电网大容量火电机组试验、首次全国最大容量(50兆乏)构网型SVG人工短路试验、主持开展国内首个500千伏全自主可控新一代变电站(辽宁铁岭500千伏变电站)动模试验等重要工作,努力把专业技术优势和团员青年能力优势转化为推动电科院高质量发展的后备力量。
争当为民服务先锋。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积极动员广大团员青年以“电力保供”为令,全力发挥青年突击队力量,牢牢守好电网安全和民生用电底线,面对台风“格美”和东北冷涡共同影响带来的极端天气,引领青年依托电力气象预警中心积极投入防汛一线,构筑防汛“青春堤坝”,充分彰显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青年担当。
(三)聚焦志愿服务,打造“创新”课堂,凝心聚力出亮点。积极培育青年志愿服务文化,以服务实践提升新时代青年精神素养。厚植志愿服务之根。完善电科院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结构,吸纳青年志愿者18人,其中博士占比17%,硕士占比78%,党员占比89%,35周岁及以下青年占比100%。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推动队伍建设和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化、规范化,为青年志愿服务队举行授旗仪式,制作并发放带编号的志愿服务马甲和帽子,统一规范使用志愿服务标识,组织18名青年志愿者完成辽宁志愿者APP注册。高擎志愿服务之旗。发挥电科院全专业优势,树立“电博士”服务品牌,打造“1+N”(一支服务队+多专业)的树状结构服务体系,根据队伍专业特点量身创制服务项目,开展送技术、送知识、送服务到学校、到社区、到乡村等活动,延伸志愿服务触手。截至9月累计组织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电博士”志愿服务活动12次,向学生和居民传递用电安全、电力设施保护、电力环保技术、储能等知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56人次,受益群众达650余人次。培育志愿服务之人。充分发掘全专业和高端人才资源优势,发挥青年群体主力军作用,运用青春科技创新力量,促进志愿服务与党的建设和专业发展深度融合。紧密围绕志愿服务需求,强化技术指导,结合青年各自特点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和技能化水平,创新培养途径,通过培训培养青年、实践锻炼青年、活动发现青年等方式,助力青年志愿者成长成才。
三、主要成效
国网辽宁电科院坚持党建带团建思路,探索党建引领为核心,“3聚焦”(聚焦思想引领、聚焦蓄势赋能、聚焦志愿服务)“3课堂”(“研学”课堂、“实践”课堂、“创新”课堂)“3个点”(重点、特点、亮点)为抓手,青年为主体的党建带团建模式,全面培养了一批理论扎实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加快了青年成长成才速度,凝聚了基层组织“青”活力,开展的乡村振兴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第六届辽宁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和第七届辽宁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志愿服务成效显著。未来,电科院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定青年理想信念,凝聚青年奋进力量,激发青春建功活力,引领广大团员青年用青春力量点亮万家灯火。
(文/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杨燕 王祎菲 罗彤 梁烨 徐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