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发布时间:2025-07-01 16:47:51 作者:史瑛 安启良

  青海是三江之源,清洁能源资源丰富、发展迅猛,在全国能源转型中具有重要地位。置身于清洁能源发展大潮中,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硬道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牢记总书记嘱托,强化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发挥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等比较优势,立足新能源“大基地”、西电东送“主通道”发展定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助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着力突出政治统领。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委会“第一议题”制度,拧紧责任链条,把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转化为听党指挥、为党尽责的实际行动。理论武装强党性。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武装头脑,实施中心组学习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建立督查、培训、通报、考评全流程管理机制,从计划制定、任务落实、风险管控等方面为基层中心组学习“把脉”。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全面总结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主题教育取得的经验,结合实际建立“四个以学”长效机制。学以致用展成效。牢牢把握新型电力系统就是以新能源为主体这个本质特征,围绕国家大基地建设和全省新能源发展规划,把提升电网资源配置能力作为长期工作,更好满足新能源接入、消纳和外送需要。深化大电网运行机理特性研究,构建符合青海实际的立体防御体系,筑牢大电网安全“三道防线”。以电为中心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价值创造和分享,形成共促发展良好格局,共同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二)坚持旗帜领航,全力提升党建引领质效。在夯实基础上持续发力。结合改革发展和机构变化,动态优化调整党组织设置。制定党委、党支部、党员“三级指数”,开展高原星级堡垒党支部评选工作,实施“三查三强化”党建基础管理提升工程,持续夯实标准化建设成效。探索制定《基层党支部主题党日管理办法》,以评级管理工作模式,落实主体责任,激发创新活力。从严从实抓好党员管理,建立民主评议党员结果应用机制,实现评议结果与党组织责任履行、党员作用发挥、员工绩效考评、先进评选以及组织奖惩“五个相匹配”。在融入融合上持续发力。丰富“党建+”工程业务场景应用,找准专业工作与党建工作结合点、着力点,确定12个重点示范领域,形成“党建+”工程建设“1346”体系,实现“重点领域全部覆盖、专业管理主导落地、融入融合推动发展”。组织“岗区队”联动创效,明确“一个党员示范岗,一个先锋承诺”“一个党员责任区,一个堡垒任务”“一支党员突击队,一个出征目标”思路,推进“示范先行、责任有我、请战冲锋”跨越提升行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投身能源转型工作。在队伍建设上持续发力。构建“两红机制”,变发展党员的等苗为寻苗、找苗,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制定出台“发展党员纪实单”制度,全流程压实党员发展责任。分级分类开展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培训,综合运用集中授课、专题研讨、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丰富学习体验,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坚持精神引领,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微平台”,深化应用《基层党支部员工思想动态帮扶手册》,探索形成“三维四阶五库”工作模式。全面落实“有事找书记”联系服务机制,常态开展“四必谈、五必访”,因地制宜建立“心理驿站”,完善职工诉求管理机制,切实开展职工心理援助。塑造文化品牌。将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作为新时代电力“两弹一星”精神,建成国网青海电力“两弹一星·电力传承”党性教育基地,出版发行《解码四分厂》报告文学,获评青海省“五个一工程”奖,入选第六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读物。推动文化融入“全绿电”发展主线,开展“三江源头·绿电先锋”文化实践,打造国网青海电力服务“双碳”目标、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展示窗口。发挥青年活力。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探索建立选拔、培养、管理、考评机制,进一步提升培养体系科学化、培养制度规范化水平。推进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青春向党”九项行动,精准对接青年需求,不断拓展服务载体。深化“青春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出彩”“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示范创建。

  三、工作成效

  (一)电力保供保障有力。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建独特优势,积极传承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电力精神,始终胸怀奉献光明的使命追求,带头做好能源保供,多措并举提升电力供给保障。坚持从政治上看保供、从政治上看安全,灵活实施“水新联动”“水荷互动”,成功应对负荷增长挑战。着力构建以特高压为支撑、750千伏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哇让抽蓄、玉果Ⅱ回等重大标志性工程集中开工,青海南部电网投资最大、技术要求最高、施工环境最复杂的750千伏红旗输变电工程提前4个月投运,东部“日”字型、西部“8”字型网架全面形成,西北电网功率交换能力提升至千万千瓦。

  (二)能源转型成效显著。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把准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断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中找方向找方法,推动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日益清晰、举措更加有力。落实青海省委、省政府以“五位一体”统筹解决“五个错配”问题的重要部署,坚持“量率一体、保量稳率”原则,研究制定大基地并网、新能源消纳的具体措施。深入推进青海省委、省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战略合作协议落实落地,聚焦“绿色”提速升级,致力于构建高比例清洁低碳能源体系。连续6年开展全清洁能源供电实践,“绿电5周”等活动连续刷新世界纪录,已成为青海能源转型发展的“金色名片”。青豫直流累计送电493亿千瓦时,绿电外送范围拓展至14个省,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主体”。

  (三)绿色创新赋能发展。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坚持不断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建成国内首个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实现产业能碳感知、绿电精准溯源、电算负荷匹配、新能源高效消纳,开创了“以电算碳”“电算联调”的先例。构建“电-碳”测算模型,国内首个省级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建成投运,实现重点行业、园区、企业碳排放全景看、一网控。出台科技助力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20项举措,攻克源网荷储协调控制、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配网灵活控制等一批技术难题,有力支撑了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牵头承担12项国家级、42项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连续7年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文/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史瑛 安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