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231”状元先锋思政工作体系创新实践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迫切需要我们在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的同时,注重结合地域文化,更好地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武城有着“状元之乡”的美称,先后诞生过16位文武状元,占中国500多名状元的近1/30,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就是武城县人,有着浓厚做表率、当排头、争先锋的氛围。结合地域特色,汲取新时代状元精神智慧力量,倡导员工锻造履责能力、争先精神和过硬作风,强化忠国爱企、坚韧不拔、奋勇争先。
当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武城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与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结合上融合度还不够,党务工作者普遍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太大,太抽象,不知从哪里抓、抓什么、如何抓出成效,与自身特色文化精神结合少,党员群众参与度不高、归属感不强,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打了折扣。综上情况,研究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创新实践,便是助推公司完成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
二、“2231”状元先锋思政工作体系创新实践的主要做法
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指导,结合具有地域特色的“状元”精神特质,创新实践“2231”状元先锋思政工作体系,使党的建设、企业文化、队伍建设紧密衔接,为共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撑。坚持“两个根本任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聚焦“两个主要目标”:着力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着力引导干部员工正确认识形势任务、坚定信心信念;注重“三结合一贯穿”: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解决思想文化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相结合,一以贯之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党的建设始终。
“2231”状元先锋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图如上
(一)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推动思政工作行远自迩、臻于至善。融合“状元”精神“精”益求精的追求和“精”耕细作的修为,实施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前者直接外显、内容系统、组织严密;后者间接内隐、潜隐无形、润物无声。
一是精耕细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突出旗帜鲜明的显性立场。坚持“沉浸式”集中学习和“浸润式”个人自学相结合,开启“一站式”思政教育体验,依托楼宇电视、法治文化阵地、“家”文化展厅、清风尚廉展厅等思政教育走廊,聘任思政导师,定制“思政学习套餐”,融入“状元”文化精神,使教育内容更契合党员群众的思想认知,开设“思政小课堂”“红色思政课”“思政实践课”等自选课,使思政教育的“打开方式”更加生动,让员工享受快乐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二是取精用宏,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突出润物无声的隐性成效。以“善小”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青春绿色行动,扮靓武城城乡”爱心义务植树、“安全用电进校园”、“爱老敬老”、“无偿献血”等系列活动,组织青年员工到烈士陵园开展文明祭扫活动,每年定期组织无偿献血、环保,并通过“金秋助学”、“慈心一日捐”等爱心活动,鼓励员工“善小而为”,养状元之德,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
(二)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推动思政工作笃定前行、唯实励新。“状元”精神“韧”深深根植于公司,不仅是崇德向善、勤勉图强、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也是明察秋毫之末、洞见高瞻远瞩、实事求是修学的工作作风和担当。
一是知状元之明觉警察,掌握思想调研,做好问题分析。采取“三点发力”措施,找准问题“落脚点”、协同调研“联动点”、掌握群众“关心点”,对问题“悬丝诊脉”整理分析,针对思想苗头性、倾向性等问题“对症下药”分类解决,妥善解决员工群众所急所盼所忧的难题,维护队伍和谐稳定,建设“有温度”的企业。
二是承状元之修身清心,注重关怀疏导,解决思想问题。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做好员工思想疏导,用心用力解决好员工思想问题、办好实事。
三是行状元之真切笃实,聚焦诉求难题,解决实际问题。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员工群众需求,主动拓宽办实事的项目和内容,积极为员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不断增强员工归属感、幸福感,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
(三)坚持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推动思政工作入心见行、善思善用。注重发扬“状元”精神“勇”争先锋的能精神,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做好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一是与时俱进,深化“互联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广泛覆盖。积极搭建和推广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网上工作平台,创造符合员工特点的新媒体产品,加强线上交流互动、视频解疑释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是敢于超越,用好“阵地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金钥匙”。制作开启员工思想之门的“金钥匙”,应用“一家一室一书屋”(党员先锋之家、党员活动室、员工书屋)载体,增设思政讲堂、谈心室、青年读书角、“党建+”模拟沙盘等功能区域,增配思政书籍、减压器材、文娱项目等设施,吸引员工积极参与,为教育员工、引导员工、服务员工丰富活动载体、增强关爱感知。
三是勇争先锋,强大“队伍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分类指导。选拔优秀员工组建专业、思想、政治素养强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制定队员专业能力、队伍考核激励、全方位育人等机制,激发队伍的主体活力,重点根据群众不同需求分类运用主题谈心、书记家访、走访慰问。
(四)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党的建设始终,推动思政工作行稳致远、进而有为。在接续“状元”精神“忠”诚不渝的同时,注重自我革命,坚持把各项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去认识、思考和谋划。
一是忠于企业,突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创新学习形式。借助党支部微信群、“尚德清风”党纪学习教育展厅等党员活动阵地,创新开办“微沙龙”、思政课堂等,实时将党的最新理论传达基层,不断提升党员政治素养。
二是革故鼎新,落实党委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健全工作机制。突出守正与创新,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基层单位落地推进的思想工作齐抓共管机制发挥联动作用,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分级管理、分类实施、分层落实。
三是砥志研思,深化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研究,开发推广课程。依托党建课题研究、管理创新课题研究等,开展前沿性和针对性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和创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引领力和契合度。
三、基本成效
一是扛起“顶梁柱”担当,社会效益充分彰显。先后组织50余名员工的电力抢险队开展援豫、援冀电力抢修,政企联合圆满完成全国两会、中高考等重大政治、民生保电任务,“办实事、解民忧”、机井通电保民生等事例、典型经验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大众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企业形象有力彰显。
二是实现“文化”赋能,管理效能显著提升。近年来,党员分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山东好人、劳模工匠等称号,团委被授予“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等称号。员工勇救落水村民,获“德州市见义勇为先进群体”表彰,伸援灭火守护麦田事迹视频,相继在人民日报、央视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收到当地社区、客户、群众“知群众冷暖,为百姓解忧”“服务居民抗疫情,助力社区勇担当”等20余面锦旗。
三是弘扬“状元”精神,综合质效稳中有进。仅去年一年,获评山东省“安全生产月”优秀组织单位,法律案件全年“零发生”,承办全省2024年防汛防台应急演练,积极服务全省泄洪区行洪闸电力保供电,最强力度支援完成成都大运会保电和涿州抗洪抢险,向全县政府和百姓践行了“连续十年除夕夜台区零停电”承诺。
(文/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武城县供电公司 霍丽雯 纪学菊 李德胜 郑智慧 王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