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机26万千瓦的瓦屋山电站作为华电在川唯一一座多年调节电站,在蓄丰补枯、调峰调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作为龙头水库,对下游电站水库也起到控制调节作用。因设计原因,电站没有满足规范标准的生态流量下泄永久设施,自2018年来,库区死水位由1020米调整为1041米,9600万立方米水无法转化为电能。
面对短期内无法建成永久生态流量设施、21米兴利库容被迫“躺平”的两难困境,瓦电人开启了探索兼顾环保账与经济账的“奋进”新征程。
主动作为,敢想
2021年初,瓦屋山分公司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上任后,着手环保经济“两本账”开展调研,很快找准“命门”,把0.96亿立方米水利用起来。
虹吸排水方案因技术不可行被否定,导流洞方案因安全性不满足条件不予通过,泵船方案因经济性被淘汰……瓦电人在奋进道路上摸着石头过河。
2021年底,一则“临海养殖模式”的新闻引发该公司党委书记脑洞大开,“在水库尾水围一个小库,抽水库的水到小库作为生态下泄流量”。
思路的可行性需要论证。该公司党委采取“两条腿走路”,一边多次组织运维、集控、管理三个党支部到大坝踩点选址、找出最佳位置,确定初步方案;一边带领党员骨干到运用抽水设施的企业实地考察,分析研判将此技术运用到水电企业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2022年春节前夕,瓦电人给出了“围堰+并联浮筒式潜水泵”抽水泄流方案,可同时实现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最优。节后上班第一天,公司党委书记向四川公司汇报该方案。四川公司党委高度重视,立即将此项工作纳入提质增效重要举措。
抽水下泄生态流量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上级同意,还需外部许可。可行吗?能否满足生态流量?有没有安全隐患?面对连串“问号”,瓦电人拿出“底气”满满的方案,得到了水利局、省电力调度中心等的一致认可。
马上就办,敢干
党委有号召,支部有响应,党员有行动。抽水下泄生态流量算是“白手起家”,可瓦电人敢干的劲头丝毫不减。
“要满足每秒3.8个立方,抽水泵有效扬程必须达20米以上”“水泵连续24小时工作且每小时抽水量达14000立方米”运维党支部热气腾腾的主题党日上,碰撞出抽水下泄生态流量的技术方案和投资收益分析,“护航”先锋用“大挪移”攻克“卡脖子”难题。
“浮筒装设和运行期间需更多数据校核安全措施”“多台水泵不间断工作,厂用电优化势在必行”集控党支部成立“降耗”先锋党员突击队,紧盯水情雨情、风险隐患,合理安排负荷、制定安全措施,确保水位有序消落、安全可控在控。
“咱们支部也要大展拳脚才行”管理党支部书记向党员们发出倡议。“提效”先锋一边深研细磨相关政策和电力平衡方案,反复测算下泄生态流量、枯水期电量等,一边夜以继日控采购、严标准、抢时间,在采购周期内完成准备工作。
一个个技术难点的突破、一页页施工方案的推演
创新奋进,敢拼
该项目计划在2022年3月初开工,4月15日抽水发电。因客观因素开工日期延至3月30日,一个月工期硬生生压缩到15天。
屋漏偏逢连夜雨。3月下旬新冠疫情反复,施工人员到场难、机械设备运输难、零配件发货难……给仅剩的半个月工期再次蒙上阴影。
“能干的自己干!党员干部带头干!”公司党委当机立断,用小时来计算工期,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万无一失。
“鲜主任带病在水中连续奋战七八个小时,咱们运维支部党员不能掉链子啊”“作为集控支部一员,必须在设施安全、经济运行上做足功课”“管理党支部负责后勤、服务、保障等工作,必须‘5+2’连轴转”……
三个党支部把主题党日搬到施工现场,用实际行动诠释举起右手时发出的铮铮誓言;职工群众纷纷加入“奋进”序列,一起转运设备、搭接电源、敷设电缆……和时间赛跑、与难题作战,目标只有一个:早一天投运实现电力供应。
“4月1日,受连续降雨影响,混凝土浇筑凝固时间超工期……党员突击队连夜搭建临时遮雨工棚”
“4月11日,右岸泄洪闸因淤泥无法组装挡水板……公司党委连夜调集大型挖掘机,修筑土石围堰”
……
翻开《瓦屋山电站生态流量抽水服务施工及安全日志》,每天都有新挑战,倔强的瓦电人用拼和干,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所有工作准备完毕,具备调试条件”
“1号泵出水正常”
“2号泵出水正常”
……
4月13日凌晨,12台水泵成功抽水,提前2天“上岗”。
该项目自2022年实施以来,每年4—5月投运发电,连续三年累计增发枯期电量1.84亿千瓦时、净收益4796万元,投入与产出比达1∶6.6,给电网提供了优质电源点。
抽水下泄生态流量只是该公司苦练内功、做精存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创新奋进的瓦电人,在全面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征程上不等不靠,总结完善“增来水、用洪水、降耗水、减考核、优结构、强指标、控成本”21字诀,打好“增量做强”“存量做优”“总量做大”组合拳,全力打造可复制借鉴的“水电经营瓦屋山模式”。
(文/华电四川发电有限公司瓦屋山分公司 王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