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困难 哪里就有党旗飘扬

发布时间:2025-08-20 17:01:20 作者:余荃 谭书馨 梁曼琳 侯海琳

  从广州西行178公里,可抵达广东肇庆广宁县五和镇下源村。

  在崇山峻岭之间,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变速抽水蓄能电站——肇庆浪江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者们正紧锣密鼓推进工程进度。但是,下源村复杂的地质结构和特殊的地理环境,让建设者一次次面临严峻考验:岩体变形、断层带、大暴雨导致施工断电……尤其是2023年起进入地下洞室群开挖后,他们遇到了第一只“拦路虎”:尾水洞边墙部分岩体出现变形破碎,甚至有崩塌的风险。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危急时刻,南网储能建管公司迅速成立党员突击队,由肇庆项目部总经理郑智担任突击队队长,带领突击队为地下洞室顺利开挖保驾护航。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这只山洞里的“地下”突击队将如何一一应对?

  按照计划,工程于2022年开工,要力争2026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工期仅有63个月!这也意味着,建设者们要不断地和时间赛跑,既要保障安全和质量,还要不断按下加速键,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安全第一 果断暂停

  经过多方共同分析,南网储能建管公司得出结论:尾水洞边墙受到了来自不同方向发育的密集裂隙组合切割,地应力水平高达25兆帕,这相当于岩体受到了2500米高的水头压力,导致岩体逐渐变形、破碎。

  危急时刻,由肇庆项目部总经理郑智担任突击队队长,带领突击队为地下洞室顺利开挖保驾护航。

  工程进度表就放在那里,但是,在风险面前,他们必须按下暂停键,确保每一个建设者的生命安全。但是,他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在南网储能公司已建抽水蓄能电站中完全没有前例,从工程开工以来,郑智他们也从未遇到过。如果不能很好地攻克难关,浪江项目二十几公里的隧洞工程如何稳妥推进?

遇水架桥 逢山开路

  险情发生后,突击队针对不良地质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并先后两次组织召开专家技术咨询专题会,群策群力,制定了应对方案和措施:变径开挖、增加回填及衬砌厚度、实施钢拱架支护、加密监测……

  在采用短进尺、弱爆破、紧支护等方法后,工程再次启动。

  但是,前进的道路总是充满了未知的艰险。

  当爆破进行到尾水岔管部位时候,又一个意外发生了:#4尾水支洞的一个边墙下部赫然出现了一处高2米、长4米的楔形掉块,并有逐步扩大的迹象。

  “这恐怕和交通洞开挖过程出现的断层同属一条断层,围岩条件差,有可能发生集中涌水。”得知这一情况的突击队队员黄鹤程此时正在上库巡视,他立即电话要求现场围起警戒线,随即火速赶往尾水支洞。

  经过分析,确定此断层正是穿越了多个洞室的F19压性断层,透水性强,且影响范围大。

  如何安全渡过断层带?

  黄鹤程第一时间组织技术专家进行研讨,优化技术方案:变径扩挖、增加锁口锚杆、加强喷锚支护,与此同时,他还增加了现场巡查力度和频次,常常巡查到半夜。

  一个半月后,他们成功渡过了断层带。

  在充斥着雾气、粉尘的地下洞室里来来去去,想要“体体面面”真的是痴人说梦,队员们早已习惯了土里来泥里去,他们说,“早已和泥土融为了一体”。为了能及时发现洞室内的危石,突击队增加了现场检查力度,每月例行检查70余次,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11项,有效保证了施工人员作业安全。

  洞室爆破作业期间,突击队员李静坚持旁站监督,确保方案每一个环节严格落实,严控爆破风险。截至今年2月,现场从未发生一起危石掉落、爆破飞石伤人等安全事故事件。

向着风雨 无畏挺进

  每年6—9月,是广宁县雷雨多发的时节,项目所在地五和镇山地林区正处于雷电密集中心。2023年9月,台风“海葵”带来最强暴雨,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9月10日凌晨,正在睡梦中的突击队队员高彦明突然接到来自五和镇的“救急”电话——通风洞支线#1杆处避雷器被击穿,线路跳闸了。

  高彦明火速起身,从广州赶回项目现场。路上,他一边联系当地供电所,一边组织各方开展故障排查与抢修。在浓浓的夜雾中,突击队协同抢修队伍一起赶往现场,开展绝缘测试、确定故障点,连夜完成雷击损坏设备更换。次日中午,现场施工用电全面恢复。

  这个雨季,下库线施工电源3次遭遇雷击导致线路跳闸,高彦明3次带队奔赴现场处理,有力响应了项目施工用电需求。

  党员突击队就是一面旗帜,旗帜插在哪里,党员就战斗到哪里。在肇庆浪江,在广东梅州,在广西南宁,在惠州中洞,突击队攻克一道道难题,避免了塌方、涌水等重大风险隐患。截至目前,梅蓄二期进入机电安装阶段,南宁项目首台机组座环蜗壳吊装完成,肇庆浪江项目主厂房开挖完成,惠州中洞、茂名电白等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他们,正朝着心中的目标勇敢地前进。

  (文/南网储能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分公司 余荃 谭书馨 梁曼琳 侯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