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彰显了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历史担当。在省管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以党建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从2022年起连续3年实施“党建+产业转型”工程。
从“党建+”怎么加的探索,到如今开启党建引领省管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公司总结形成一套与产业转型相适应的“党建+”工具箱,包括联建共建、功能型党组织、党员评价激励等12项“党建+”载体,并针对工程项目建设、电力优质服务等业务场景进行案例设计。用看得见的“加法”,推动“党建+产业转型”工程落地见效。
以学研相长“加强”自主能力提升
今年,国网公司发布《省管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自主作业能力是省管产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公司是国网系统为数不多具备10—500千伏全电压等级电缆施工能力的产业单位,但整体来看,变电安装、电缆施工等专业自主作业能力发展仍不均衡。为了摸清基层情况,统筹抓好自主作业能力提升,公司领导前往配电、带电作业等重点施工单位,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三题三示范”服务基层研学活动。
“从刚才的学习中可以发现,改革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词之一,而‘改’和‘变”也将是产业发展的新常态。‘三题三示范’既是学习,也是调研,更是交流。我们要把学习上级精神与解决基层问题结合起来,推动产业改革转型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公司负责人在研讨中指出。经过本次活动,公司结合实际情况着手启动加强业务培训、强化考核激励、优化配套保障等一揽子自主能力提升计划。在刚刚结束的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公司取得电气、技经等多个专业团体及个人一等奖,优秀员工获“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从2021年起,公司党委实施“三题三示范”服务基层研学活动,在中心组学习中融入基层调研、问题查摆、整改提高等内容,摸实情、找堵点、解难点。截至目前,共协调解决基层重点难题30余项,从基层难题和试点经验中总结形成多项管理创新成果,其中“新型客户服务体系”“直签职工‘三纵一面’发展通道”均获省公司级管理创新一等奖。
以联盟联建“加速”重点项目推进
在机场高铁钱塘段电力线路迁改110千伏义峰线/海蓬线施工现场,一群身穿“红马甲”的特殊身影格外引人注目,由大有电建公司党总支部组织的电力迁改党建联建活动拉开帷幕,来自钱塘区政府、高铁新城指挥部等17家单位的负责人参加活动并进行座谈交流。
据悉,机场高铁是迄今为止杭州单体投资额最大的工程,迁改工程量大、涉及范围广、施工时间紧成为本次迁改的难点。为此,大有电建公司建立“1+3+3”联建模式,即成立1个联盟,运用支部“联学”、专业“联动”、资源“联享”3种途径,实现施工安全可控、项目按期投产、企业清廉合规3个目标。
作为传统施工企业,电力线路迁改等工程往往牵涉政府、基建、客户等多方单位。因此,公司分类实施“党建联盟”,建立理论联学、服务联动、典型联树、业务联建、规范联筑“五联五力”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共组建联建项目46个。在全国最长单段电缆敷设隧道工程、全省最大集中式光伏项目等重大工程中成立党建联盟,与所在地方进行党组织联建,打破各方“条块分割”行政隶属壁垒。
以责任示范“加温”客户优质服务
“这是我们的1对1定制化‘优速廉’服务卡,上面有团队成员身份、党员标识、服务职责和联系方式,您在任何环节有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对应人员,我们第一时间为您解决。”在之江文化中心项目现场,客户经理拿出了一张“优速廉”服务卡。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防范小微权力滥用,2022年起公司开展“优速廉”阳光工程,即在工程项目中组建一支包括客户经理、技术专职及现场管理负责人的专业项目团队,同时设立一名监督员来及时处理客户的投诉与反馈,以实现“服务优、办事速、队伍廉”的经营理念。
据悉,之江文化中心是浙江省文化领域的重要项目,总投资达到32.3亿,是集聚文化资源、促进全省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提质升级的龙头项目,对增强我省文化活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今年6月,一份《党员责任区管理规范》在项目现场新鲜出炉,这是大有配电公司针对“优速廉”服务点党员责任区制定的实施规则。规则明确了经营部、工程部、安质部等专业部门在工程项目的职责分工,以及各个党员责任区工作内容,注重工作到岗、责任到人。同时,亮明廉洁服务承诺和服务监督渠道,以信息透明化和全渠道投诉举报建议通道,提高企业客户用电满意度。
随着国网公司对省管产业从改革改制到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转变,产业转型的重点也从“改”逐渐走向“精”。公司将致力于把“党建+产业转型”工程打造成为具有产业辨识度的特色项目,把党建工作加在实际,加出实效,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证。
(文/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 程旭蕾 张丰蕾 蒋之华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