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亮剑双投”党建文化引领工程项目高质量推进

发布时间:2025-08-21 10:19:20 作者:关海平 焦鸿敏 李铁 李雪 刘颖

一、重要意义

  通辽电投发电公司2×350MW智慧热电联产机组项目于2022年12月30日取得开工批复,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双机投产发电,工期紧、任务重,好似一场战役。为了确保如期打赢这场战役,实现“双投”目标,公司党支部决定在全公司开展独具特色的“亮剑双投”党建文化品牌建设,内聚合力强管理、外树形象创品牌,引领全体干部员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敢于战斗、善于战斗,实现党建工作与工程建设的共建、共享、共赢。

二、主要作法

  党建文化是一个党组织最核心的精神力量。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是文化之“魂”,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是文化之“体”。通辽电投根据自身情况,在总结党建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凝练文化之‘魂’,塑造文化之‘体’,构建‘魂体合一’党建文化”的工作思路。

  (一)深入开展文化调研,完成文化梳理,凝练党建文化之“魂”

  落实国家电投党组工作方法和党建保障机制,把文化建设融入党的建设,对党建文化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进行总结提炼,以党建文化为切入点铸牢企业的“根”和“魂”。

  1.“亮剑双投”党建文化品牌内涵。“亮剑双投”,即:“亮于精神剑指双投”,指在建设国家电投通辽2×350MW智慧热电联产机组的工程战役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大力弘扬“亮剑”精神,带领全体干部员工敢于战斗、善于战斗,全力打造“国内火电精品工程”,实现两台机组“双投”目标。

  “亮于精神剑指双投”将企业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完美融合,形成了通辽电投党建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项目高标准开工,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

  2.“亮剑双投”党建文化品牌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投集团公司“绿色创新融合,真信真干真成”的核心价值观,围绕工程建设,形成“亮剑铸魂、砺剑创业、以剑立道”的工作理念。

  亮剑铸魂——真信,凝共识,强斗志。弘扬“亮剑”精神,直面工程建设中的困难与挑战,战斗到最终胜利。

  砺剑创业——真干,出真招,见实效。砥砺奋进勇创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圆满完成“双投”目标。

  以剑立道——真成,聚合力,展风采。在工程建设中,汇聚同心筑梦的强大合力,创造品牌,共赢未来。

  (二)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完成文化传播,塑造党建文化之“体”

  在理念渗透、环境刷新、行为养成三个方面,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让“亮剑双投”党建文化之“魂”通过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实现“魂有所依”,达成文化共识。

  1.内化于心。以“第一议题”、支委(扩大)理论学习会、“三会一课”为载体,运用“学研创落”工作法,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理论武装,筑牢“真信”根基;通过“亮剑双投”党建文化品牌发布会、演讲、党课、大讨论、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弘扬“亮剑”精神,凝聚“真干”共识;在2×350MW智慧热电联产机组项目开工之际,组织“誓师”大会,签订工程建设军令状,坚定“真成”信念。

  2.外化于形。以“亮剑双投”的拼音首字母“LJST”进行艺术变化,设计党建文化标识;总结提炼“亮剑双投”党建文化故事,将党建文化标识和文化故事设计成宣传海报在企业办公区域进行展示,用文化环境促进文化共识。

  3.动化于行。成立通辽电投党员先锋队,发布“亮剑双投”倡议书,要求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带头“亮剑”,做到骁勇善战,勇站排头,做得正、行得端,形成“亮剑”的中坚力量。要求全体党员自发“亮剑”,针对工程建设中的急、难、险、重任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大力推进文化融合,完成文化深植,实现党建文化“魂体合一”

  文化融合是文化的基本属性。文化不能孤立存在,有文化就有文化交流,有文化建设就会产生文化差异、文化摩擦、文化冲突、文化接触和文化融合。

  1.与上级文化融合突出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就是大力倡导集体主义,有大局意识,重大局利益,用大道理说服小道理,进而在文化融合中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通辽电投全面落实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集团领先,全国一流”的党建工作目标,通过电投壹、OA“单位空间”大力宣传“亮剑”精神,引领党员干部团结一心,奋勇拼搏。

  2.与个体文化融合突出主题。这个主题就是“人化”和“化人”。组织开展“双投杯”系列文体活动、拓展训练等团建活动,点燃员工的创业激情;深入开展“四季关爱”,建立员工生日慰问、员工子女升学慰问机制,切实解决员工急难愁盼问题;设计建设兰台馆、知味轩、悦动厅、听雨阁、先锋林,精心打造优美、舒适、高效的学习、休闲、活动环境,满足员工就餐和业余健身、娱乐需求,员工归属感和认同感显著提升。

  (四)扎实做好文化管理,完成文化提升,彰显党建文化成效

  文化管理始于文化建设,但更深入、更具体、更实际,不仅停留于口号、标语、活动,而是要提高员工素质,创造企业品牌。

  1.开展党员先锋实践活动,将文化植入工程管理。

  以“岗”“区”“站”“队”创建活动为载体,针对工程建设中的急、难、险、重任务,组织党员揭榜挂帅,做到“党员示范岗”人人有项目,“党员责任区”人人有阵地,“党员突击队”人人有任务,“党员创新工作站”人人有指标,把每一位党员打造成“有勇气,敢冲锋;有力量,敢做为;有气魄,敢担当”的利剑,用“亮剑”精神擦亮党员名片。

  2.搭建智慧党建网络平台,将文化植入队伍建设。

  依托《党员考核评价实施细则》,以党员“四个合格”为评价标准,采取群众赞赏党员、党员互相赞赏的方法,通过发放“亮剑勋章”的方式,对党员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形成党员“红黄榜”“岗区站队”排行榜和“亮剑安全”排行榜,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引领党员、群众在公司工程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他人点赞,为组织赋能,传递正能量,营造温馨有爱的工作氛围。

三、主要成效

  (一)建设品牌系统,提升了企业凝聚力

  1.形成了品牌名称、标志、符号组合。党建文化品牌名称为“亮剑双投”。党建文化品牌标识由“亮剑双投”的拼音首字母“LJST”艺术变化设计而来,党徽位于标识最上方,烟囱和厂房位于标识正中心,寓意在党建引领下,弘扬“亮剑”精神,实现机组“双投”。

  2.形成了品牌概念的有形和无形价值。提炼总结“通辽电投好故事”,形成了“工期大于婚期”“抓安全我们是认真的”“小女人大担当”“老师傅小徒弟大舞台”“盯准盯紧盯住”5个文化理念故事,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上的先进典型,讲好奋斗故事,引领全体员工争当先进、赶超典型、永争一流。

  3.完善了党建文化接触体验。以“亮剑”精神为引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建主题活动等党建文化接触点,抓实“第一议题”、党支部委员会理论学习和“三会一课”,推动全体党员干部思想境界再提升、理想信念更坚定。

  (二)融入工程建设,提升了企业生产力

  1.文化引领,筑牢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秉承“安全生产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持续强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现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发挥基建指挥中心监管作用,建立公司、项目、工地、班组四级安全教育模式,建立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未发生人身轻伤及以上事故、实现“十不发生”,确保了连续安全生产。

  2.先锋引领,助力工程项目优质高效推进。组织党员揭榜挂帅,自发“亮剑”,以“小边散远”区域及隐蔽工程的质量监督为重点,发挥总包、监理单位过程检查及旁站监督作用,对施工工艺、质量、规范等施行全过程“见证留痕”管理,严肃贯彻“不整改到位不进行下一道工序”管理要求,工程质量管控成效显著,确保工程节点目标按期推进。

  3.党建引领,全力打造国内火电精品工程。贯彻集团公司党组和内蒙古公司党委的战略部署,确定了打造精品工程的项目定位。与监理、总包等施工单位签订《党建联建协议》,推动党建与工程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确保机组投产后,关键技术参数在国内相同等级机组处于领先水平,实现350MW等级超超临界国产化热电联产机组零的突破,为北方地区小容量高参数机组打造示范样板。

  (三)务实创新创优,提升了企业影响力

  1.创建承包商应急救援互助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互助机制荣获中电联电力职工技术创新三等奖,《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互助模型创新应用》一文荣获人民日报《新安全》杂志社和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央企安全管理”主题征文一等奖。

  2.全面推进智慧工地系统建设。整合VR体验、AI违章抓拍、套塔吊防碰撞等技防措施,构建“1+3+1”智慧工地管理模式,切实保障安全管理有效有序。项目在2024电力建设数智化大会上,获评“2023年度电力建设智慧工程典型案例”。

  (文/通辽电投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关海平 焦鸿敏 李铁 李雪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