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小湾水电厂(以下简称:小湾电站)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和云南省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点,是世界首座300米级混凝土双曲拱坝,被称为“中国水电的巨人肩膀”。电站党委积极践行华能“三色”文化,坚持党建引领,文化赋能,聚焦“铸魂、深融、育才、品牌”四大工程,深化“文化润江”专项行动,促进了“三色文化”落地深植,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智慧电厂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文化条件。
一、重要意义
文化兴则企业兴,文化强则企业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需要在建设文化强国中带头发挥重要作用,以先进的思想文化建设助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小湾电站始终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文化引领发展、提升管理、凝聚力量等方面,发挥了“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辐射作用。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步伐不断加快,迫切需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世界一流企业文化,大力实施“文化强企”战略,全面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不断凝聚发展合力、激发人才活力、增强创新动力。
二、主要做法
(一)以文铸魂:实施铸魂工程,固化企业文化“基因”
1.注重以三色使命引领人。始终高扬华能“三色”旗帜,夯实“组织、机制、人才、资源”各项保障,相继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年、提升年、巩固深化年等行动。涵养“立小湾丰碑、树华能形象、创世界一流”企业愿景,树立“三色领航,大美小湾”品牌形象,形成“安全小湾、精益小湾、绿色小湾、和谐小湾、文明小湾、激情小湾”特色文化体系,充分发挥了企业文化引领作用。
2.注重以小湾精神鼓舞人。大力弘扬“勇于担当、敢为人先、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小湾精神,做好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不断巩固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广大干部职工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党的建设等多个领域、多条战线屡创佳绩,“奋斗”成为干部员工的价值理念、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3.注重以理想信念凝聚人。深入开展“深学细悟新思想、敢为善为建新功”主题实践,大力开展优良传统、理想信念、形势任务、艰苦奋斗、爱岗敬业“五项教育”,开设理论课堂、红色课堂、纪律课堂“三大课堂”,创新开展音乐思政课、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党课开讲啦等活动,持续开展“青年大学习”“读书分享”等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企业文化进部门进班组进岗位。
(二)以文赋能:实施深融工程,激发企业文化“活力”
1.融入生产服务安全。聚焦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打造“五强五固”型安全示范班组,构建“三厚九重”安全文化,不断提升全员安全素养。常态开展安全生产“区岗队组”和“党员身边无违章”活动,成功攻克水轮机转轮裂纹、发电机定子振动、推力降瓦温等技术难题,连续13年实现“零事故、零伤害”。
2.融入管理提质赋能。坚持“高起点、敢创新、严管理、重效益”的管理理念,持续推进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深化改革,在集团水电领域率先建成数字仓库,成为华能集团、南方电网单机容量最大的“无人值班”大型水电厂及首批“云南省健康企业”。树立“全员全程全力,用心用情用功,共创共举共享”创一流工作理念,营造“人人争一流、事事争一流、时时争一流”的浓厚氛围。
3.融入创新推动发展。坚持文化与创新相协调,构建以科技进步奖及专利申报、大师工作室、创新工作室、软科学研究、五小攻关等为抓手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建立“科技项目挂牌出题、党组织揭榜破题、党员亮牌解题”创新机制,将科技创新纳入绩效考核,与岗位晋升、评先推优等挂钩,形成了“人人可创新、时时可创新、处处可创新”的创新文化,荣获集团公司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三)以文育人:实施育才工程,促进企业文化“认同”
1.“专业化”提升能力素质。建立管理、技术、技能人才发展“三通道”培养模式,打出“建好机制+搭好平台+用好人才”激励“组合拳”,深化厂级、部门级、班组级“三级”教育培训,搭建素质提升、骨干培养、岗位建功、才能展示“四大平台”,充分发挥大师、劳模、工匠工作室引领作用,实施“领军计划”“工匠计划”“传帮带”“导师带徒”,积极培养选树各层级优秀人才。
2.“多元化”培育复合人才。注重在核心项目上培养人才,在技能竞赛中发掘人才,在攻坚一线磨炼人才,打造“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扎实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征程”劳动竞赛,广泛开展“大学习、大比武、大竞赛、大提升”,以党员示范行动、“青春担当+”行动、产学研联合攻关为载体,深化全员岗位建功,促进广大职工学技术、比技能、争一流。
3.“差异化”激发人才活力。构建“岗位聘任激励+部门绩效考核激励+个人绩效考核激励+专项激励”考评体系,实施全员岗位组聘,形成“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的良性激励机制。实施推优荐才,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业务骨干,推动各专业人才双向交流挂职锻炼,合理设置专项激励,打破“大锅饭、铁饭碗”,营造实干笃行、争先进位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四)以文聚力:实施品牌工程,凸显企业文化“特色”
1.打造文化品牌矩阵。深耕“一厂一品、一支部一特色、一班组一阵地”,塑造了“三色领航大美小湾”品牌形象,搭建“一册一片一墙一廊”的文化阵地,形成“红色堡垒运维先锋”“五强五固”“五心五型”“红色引领,追光前行”等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有特色的文化品牌,打造了“1+N”特色文化品牌矩阵,电站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激发。
2.打造特色品牌活动。注重人文关怀,以创建“温暖健康之家、志愿帮扶之家、文体协会之家”为主线,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化职工之家创建。构建职工座谈会、志愿帮扶、职工互助、爱心基金等困难帮扶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春有慰问、夏送清凉、秋有助学、冬送温暖”品牌活动,营造了“有声有色工作,有情有义相处,有滋有味生活”的氛围。
3.打造和谐小湾样板。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定点帮扶、消费帮扶,常态开展新农村青春行、消费扶贫、校外辅导、慰问帮扶等活动,推动“新能源+企地共建+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促成全国首个为助力乡村振兴特设火车站小湾东站开通运营,“企业—政府—合作社—贫困户”企地共建模式入选云南省典型案例,荣获“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党建引领发展路唱响企地和谐歌》荣获电力行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三、经验成效
一是文化与发展战略互动,文化引领力不断增强。营造了“人人争一流、事事争一流、时时争一流”的浓厚氛围。荣获“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电力行业文化品牌影响力企业等称号,首批“中国华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传片《小湾水电工程》入选“国家优质工程奖40周年成就展”,国产化改造、直过民族帮扶、小湾东站建设等荣登央视、新华网等主流媒体。
二是文化与中心工作相融,推动发展力成效显著。连续三年超额完成公司科技指标,17项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成功投运全国首台(套)700兆瓦国产化水电机组核心控制系统,为我国发电领域核心控制系统整体自主可控提供了华能样板。荣获“国家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一级企业”“全国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全国安全生产示范岗”等。
三是文化与铸魂育人相生,队伍战斗力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了企业文化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团结奋斗作用,涌现了一大批素质过硬、技艺高超的行家能手。培养出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2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1人、省级技术技能大师工匠8人、华能工匠2人、集团公司技术能手13人、公司技术技能人才17人,打造出了一支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梯队。
(文/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小湾水电厂 张路艳 杨劲松 彭国睿 李晓景 施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