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知行 耀万家

发布时间:2025-08-21 15:28:17 作者:陆国俊 展宇 付联卿 汤潇潇 李治成

  一、重要意义

  (一)以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具体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通过文化建设,将南方电网企业文化理念向制度层和表层渗透,以文化引领员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柱,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以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强企建设是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南方电网公司印发《文化强企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打造文化管理强、价值共识深、传播影响广”的文化强企目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选择,是赢得新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内在要求,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要求一脉相承、紧密相连。

  (三)以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国有企业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施铸魂育人”的重要前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南方电网企业文化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传扬。通过企业文化建设“铸魂育人”,在全体员工中形成思想共识,使先进的企业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每个成员的头脑中,持续焕发企业生机与活力。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融知于心,铸强文化内核

  1.红色资源为魂,坚定文化信念。红色资源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昆明供电局将红色资源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以塑造先进模范呼应价值导向,全面发扬南网精神、强化价值共识,深化员工对南网文化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形成“三个一”文化资源库。

  一是追忆一段昆明电力工业记忆,用好本地红色资源,引领员工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爱国奉献的革命情怀,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修缮保护全国文物普查发现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昆湖电厂旧址,成功申报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

  二是形成一本昆明电力历史印记,成立企业文化专班深入挖掘昆明电力110多年历史,搜集梳理300余张历史照片、159个红色故事,编制昆明电力文化志《耀》。

  三是推广一批昆明电力人物故事,以模范故事为企业文化培元,制作专题片《百年•红色气质》,出品红色主题舞台剧和传记书籍《坐标》,搜集476个先进员工故事,打造一批以刘晋钰、李辉等同志为代表的先进典型,形成昆供文化故事集。在全省创先建立星级员工评选机制,将星级员工作为践行文化理念、深植文化认同的优秀模范推广宣传,推动企业文化的人格化承载、故事化诠释,让企业文化有高度更有温度。

  2.织密宣传网络,促进文化认同。

  一是当好“领头雁”。构建“有感领导”和“领导带头”机制,发挥领导层的带头示范作用。党委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精神文明、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委员会每年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研究部署,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

  二是培育文化“翻译官”。建立“千百十”理论宣讲骨干队伍,运用“选育用评”四维培养模式,持续培养高质“文化翻译官”,广泛传播企业文化理念。

  三是畅通文化“传声筒”。搭建多层次文化网络(千堂报告进基层、文明讲堂、文艺小分队、主题宣讲等)、立体化传播渠道(文化展厅、微信公众号等)、多样化文化活动(入职礼、拜师礼、凯旋礼、退休礼等),实现企业文化全覆盖宣传。

  四是打造文化“体验场”。打造综合文化展厅、安全、廉洁文化展厅,智慧用电体验馆等文化体验场,加强伦视觉工作室、蓝花楹工作室、音乐工作室、淑涵文化工作室等文化社团建设,形成“1+N”文化全景文化地图。

  (二)坚持融行于业,培育文化沃土

  1.清风化隐,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围绕“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紧扣“清风化隐•明亮春城”安全文化实践路径,从“精神、制度、行为、物态”系统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南网唯一省会城市获评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标杆单位。

  2.五心服务,推动现代供电服务体系落地。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以解放用户为目标,紧扣“五心服务、电亮春城”服务文化实践路径,全面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有效提升用户用电体验。昆明“获得电力”指标位列南方电网西部城市第一,第三方客户满意度连续5年提升。

  3.正本清源,建设清廉昆供。紧扣“春雨润廉、清源昆供”廉洁文化实践路径,以柔性纪律教育塑“廉知”,分层分级构筑“不想腐”的思想堤坝。以刚性监督体系固“廉行”,搭建廉洁监督“探头”、警示“灯头”、处置“针头”的监督体系。2023年非职务违法人数下降83.3%,非检举控告类信访数量下降50%。

  4.法融业务,建设法治型企业。紧密围绕“依法治企、科学治企、从严治企”管理理念,开展领导干部法治建设“六个一”、模拟法庭、案件旁听、法律门诊等活动。促成昆明市印发《电力用户信用分类与评价办法》,成为全国首个由政府制定并将用电失信行为纳入社会信用监管体系的管理制度。获全国“七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南方电网“法治先进单位”。

  5.落地生根,夯实文化根基。将文化理念及班组关键指标转化为关键任务和行动清单,推动班站所文化建设、星级班站所创建联创互促,建成30个富有特色的班站所文化点。五星级班站所数量全省第一,四星级班站所同比2020年增长243%。

  (三)坚持融情于人,激发文化活力

  1.员工关怀常态化。以文化人,三年来实施提升员工“三感一力”(提升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激发内生动力)300余项举措,营造“关爱员工、肯定贡献”的良好文化氛围。创新推广“E诉答”扫码快速应答平台,打造员工诉求反馈“第一渠道”,入选南方电网公司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项目。

  2.文化代言典型化。树立“企业第一资源,发展竞争之本”的人才理念,讲好昆供典型故事,四名员工获评“南网工匠”,李辉获“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成为南方电网公司成立以来首位当选的员工。

  三、主要成效

  昆明供电局充分激活文化引领思想、凝聚共识、提质增效的力量,为全局高质量发展厚植文化软实力。

  (一)和谐发展氛围新

  全局员工凝聚起打硬仗、闯难关的坚韧和敢担当、善作为的干劲,积蓄砥砺奋进的正能量,逐步形成“知行合一”的执行力文化,切实把文化理念转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员工满意度99%。

  (二)内生发展动力兴

  文化建设促进全局成为人才的摇篮,形成先进身边再出先进、模范之下再出模范的文化感染力,助推企业创新发展,全局专家总数及各级别专家数量均位列全省第一,领军及以上专家数量位居全网前列。全局专家数量位列全省第一,人均素质当量达1.04,在南网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

  (三)提质增效强转化

  文化转化为业务提质增效插上“翅膀”,释放强大发展活力。昆明供电局获评中电联“电力行业文化品牌影响力企业”、南网企业文化示范单位。作为全省唯一城市,获评南网管理提升标杆企业。一流指数超85分,迈入国内一流水平,3项指标迈入世界一流水平。客户平均停电时间2.07小时/户,较2020年下降近九成。

  (文/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陆国俊 展宇 付联卿 汤潇潇 李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