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弘扬电力精神 激发电力试研创新动力

发布时间:2025-08-21 16:34:49 作者:梁烨 罗彤 徐智 杨燕 罗铭

  一、重要意义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网辽宁电科院)是国内成立最早的大区电力试验研究机构。在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电科院人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的浸润与滋养,不断从中汲取砥砺前行的智慧和力量,闻令而动、向险而行,倾情奉献、丹心报国,彰显了“特别负责任、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电力铁军精神。在如今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电科院把文化作为电力精神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拓展安全文化、廉洁文化、创新文化等“文化+”工程,探索形成具有辽电特色、电科院特点的文化落地实践,以文化创新带动思维创新、实践创新,破解生产经营难题,书写新时代电力试研事业创新发展新篇章。

  二、主要做法

  (一)涵养安全文化。以“党建+”为载体,树立舆论环境及氛围,扎实推进以安全文化为主体的行为文化建设。探索“党建+安全”模式。邀请优秀党员专家走上讲台,讲安全、谈安全,参加安全生产活动,将安全生产课从会议拓展到现场,结合实际现场传授经验,深入安全生产面临的问题,分析事故案例,总结经验教训,做到警钟长鸣。

  抓好安全行为规范。开展涵盖现场模拟火灾应急疏散、初期火灾灭火和烟雾帐篷逃生体验的大型消防应急疏散实战演练。发挥党员模范引领作用,使其主动担任班组成员“带头人”,提升安全管理人员遵章守纪和责任意识,及时制止安全生产作业中的习惯性违章,及时发现风险隐患苗头,敲响安全警钟,建立生产前哨“保障线”。

  落实文化建设方法。发动一线员工,结合实际安全生产工作,打破传统的讲解方式,开展安全文化宣教调查,挖掘安全宣教需求和短板,聘请专业团队指导安全宣教视频脚本的编制,选取本单位员工参演,广泛传播拍摄的安全宣教视频,强化生产一线员工的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员工由“要我安全”的思想逐步转化为“我要安全”。

  (二)培育廉洁文化。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健全以廉洁文化主导监督及自律的管理文化理念。

  建强廉洁文化品牌。按照“顶层设计、多地呈现、统一传播”原则,在院“科院清风”廉洁文化品牌宣传力度、深度、广度、维度上下功夫,通过读廉书、观廉展、知廉事、践廉行,让“科院清风”廉洁文化品牌落地生根,征集员工廉洁文化原创作品32件,选择优秀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在电科院“廉洁园地”发布,树牢“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价值取向。

  深化宣教倡廉质效。与院团委联合举办“廉声嘹亮担使命卓越奋进践初心”青年党员演讲选拔赛,加强青年员工廉洁文化滋养和浸润的力度。多措并举推动廉洁文化向家庭延伸,举办家属助廉座谈会、家风家训诵读、职工廉洁家访等活动,把严管厚爱送到职工家中,用家访促家风,共建“廉洁筑家”长效机制。

  廉洁宣传润人有声。利用宣传展板、横幅、电子屏幕、办公电脑、微信公众号、内网宣传等“线上+线下”互动传播方式大力宣传廉洁文化,不断增强廉洁文化渗透力、感染力,引导广大党员员工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继承务实笃行的优良传统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走好新时代、新形势下电科院人的长征路,以实际行动为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廉动力”。

  (三)弘扬创新文化。全面弘扬创新文化,积极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有效激发科研人员干事热情。

  健全创新体制机制。统筹优质资源,凝练重要技术攻关方向,以“任务制”保障重大科研任务务期必成。落实重大科技项目“总师制”保障项目高质量实施。在业务机构推动实行“任期制”,建立编制按需调整机制。加大科研贡献奖励力度,激发创新活力,实体化运作省公司成果孵化转化中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加大与怀柔实验室、中国电科院、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等合作力度。在源网协同发展、人工智能、智慧配电网等领域,精策划、深打磨,保障科研攻关持续突破。加强与清华大学、南瑞集团等头部校企常态化交流合作,优势互补、联合立项,促进创新能力全方位提升。

  推进实验室建设。国网寒地源网荷储等各级实验室建设,建立以创新能力、成果质量、业绩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提升创新平台利用率和支撑作用。发挥电科院“智囊团”作用,积极谋划、协同攻坚,与供电公司合力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三、主要成效

  (一)保障安全展现担当。

  支撑电网安全运行。高质量完成辽宁电网运行方式分析、国调下半年滚动校核等电网稳定分析工作,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强保障。开展蒲河500千伏变压器短路冲击、地铁杂散电流致港东变主变异响等异常分析,切实保障设备安全。攻关基于频域介电谱的互感器诊断技术,提升互感器缺陷异常排查能力。

  支撑保障网络安全。圆满完成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网络安全保障任务。深化网络安全攻防靶场建设应用,成功举办国网系统首次省级电网应对恶意攻击专项应急演练。开展电力监控系统“四不两直”现场督查,发现并监督整改问题35项。完成应对恶意攻击、网络安全漏洞“回头看”等专项督查11项,发现并处置高危安全隐患117项。连续5年获得辽宁省“护网”演习攻击队央企第一名。

  技术支撑持续深化。超前发布预警信息,成功应对葫芦岛“8•20”特强暴雨。分析川州二期等500千伏工程投产后新能源送出安全稳定问题,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开展全专业、全过程技术监督,发现并督促整改各类问题324项,为保障设备零缺陷投运奠定坚实基础。完成丹东祥平220千伏变电站全站动模试验。

  (二)思想引领作用彰显。

  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对历年巡视巡察反馈的问题开展“回头看”,杜绝屡查屡犯。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引导干部员工树牢红线意识。高质量完成迎检配合,建立巡视资料提交“双把关”和24小时值班制,及时报送巡视资料80余份。

  干事创业能力强化。党员干部员工正风气、勇争先,成功开展全国最大容量的5万千乏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人工短路试验,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大规模新能源电源并网和电量消纳提供技术路径。完成全球首次新型储能黑启动城市电网大容量火电机组试验,有效提升大连电网“蜂腰”重要通道应对极端天气的安全韧性,为地区安全供电和重大活动保电工作再添一道安全屏障。

  电力精神一脉流传。开展“一脉精神传承、一部院志、一次寻踪、一周学术交流、一台文艺汇演”5项75周年院庆系列文化活动,全面回顾电科院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的峥嵘历程。传承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时代内涵,整理电科院从1986年至今的历史,连同《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志》一起,形成电科院发展的完整脉络,以企业文化感召员工团结奋进。

  (三)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创新机制不断完善。修订完善我院科技创新工作考核规范,进一步落实创新主体责任。依托与中国电科院、南瑞集团全领域务实合作清单,在争取国家级科研任务、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高质量完成省公司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信息管理平台升级改造,提升成果孵化转化工作质效。

  科技创新增添活力。围绕海陆一体化电网、现代智慧配电网方向谋划2项“科技创新2030—智能电网”重大专项项目需求。组织召开4项国网项目启动会议,国重项目“可再生能源与火力发电耦合集成与灵活运行控制技术”顺利通过综合绩效评价,1项国网项目、2项省公司揭榜挂帅项目一次性通过验收。3项辽宁省科技奖、6项国网科技奖均通过形式审查。牵头承担的ITU国际标准1项即将发布、1项成功立项,实现省公司国际标准创制连续突破。

  平台建设有序进行。参与申报5个技术领域国网原创技术策源地。推进国网实验室建设,完成各功能分区内容设计。牵头组织编写省公司“十五五”科技规划实验室专项研究报告。成功举办6期博士沙龙及首期学术讲堂等活动,为科研人员搭建多样化学术交流平台。

  (文/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梁烨 罗彤 徐智 杨燕 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