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开展‘若水’赋能提升工程”

发布时间:2025-08-21 18:37:21 作者:杜磊 张振 张守帅 苏晶超 施盛哲

  一、重要意义

  文化源自历史,关乎国本,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和灵魂。做好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就是以行动践行新的文化使命,以传承坚定文化自信。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市茌平区供电公司(以下简称:茌平公司)聚焦文化赋能,融入“上善若水”“孔子论水”等圣人思想,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特色、丰厚人文意蕴的“若水•九德”特色实践,努力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实现新成绩。

  二、主要做法

  水在中国文化中,意蕴丰富,引人深思。老子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提炼出“上善若水”的人生哲学,强调了水的品质和价值。孔子论水,赞“水有九德,是故君子逢水必观”。聊城是因水而兴、以水闻名的城市。茌平公司党委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精髓,从地域文化切入,落脚在电力事业,以“若水”拓展品牌价值和党建价值,将“水之九德”与企业文化、党建文化、电力业务相结合,将德、义、道、勇、法、正、察、志、善“水之九德”分别侧重于不同业务方面,编制下发工作方案,策划开展了九类特色实践活动,构建起“九位一体”工作新格局。

  一是“德”润初心,忠诚担当。将水之“德”与党的建设、文明实践、企业文化等工作相结合,时刻激励鞭策党员领导干部坚守初心本色,牢记使命担当。组建“若水•先锋”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以德促行、实干创业。开展“若水•先锋”到一线特色实践,以基建工程为切入点,打造“2+X”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工程管控质效。创新推广职业生涯“若水四礼”(入职礼、拜师礼、晋升礼、退休礼);客户服务“若水三礼”(谈吐有礼、举止有礼、仪表有礼);节庆日“若水九礼”(春节有礼、元宵有礼、中秋有礼、端午有礼、重阳有礼、春分有礼、夏至有礼、秋分有礼、冬至有礼)。

  二是“义”行天下,奉献光明。将水之“义”基层减负、供电服务、乡村振兴等工作相结合,心怀“国之大者”,办好民之小事,凝聚党员群众。成立“若水”“为职工办实事儿”专班,通过“若水•文明志愿”等活动关爱职工。成立“若水”服务专项小组,确保全口径工单数量持续下降。扎实助力乡村振兴,创建“线上+线下”乡村便民服务模式,积极完成消费帮扶任务。通过“若水•先锋”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组织开展爱心助残、精准扶贫、安全宣传等志愿活动。

  三是“道”山学海,育才有方。将水之“道”与企业管理、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相结合,干事创业绵绵用力、静水流深。设置“若水”联动机制,打通供电所和专业部门之间的横向协同壁垒,改善人才分布不均衡的现状。布置“若水•英雄榜”,打造“启航”“激流”“潮头”“滴水”“涓流”“汇海”六大宣传板块,讲述一批诠释电力精神的文化故事。启动“若水•成长”培育工程,推出“滴水、成湖、汇海”个性培养方案,为职工职业生涯发展保驾护航。

  四是“勇”毅笃行,敢当先锋。将水之“勇”与“头雁”工程、攻坚奋进、抢险救灾等工作相结合,建设一支铁肩担当、英勇奋进的电力铁军。建立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清单,弹好党支部书记“三闲琴”(管闲事、听闲话、操闲心),调好主题党日“三音盒”(分享感动、说出困难、指出困惑),用好书记家访“三访谱”(日常访、专项访、重点访),懂党务善聚人心。扎实推进“党支部书记在一线”活动,结合公司急难险重任务,适时成立“孟真线路工程党员突击队”“四进党员突击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五是“法”治护航,循规而行。将水之“法”与合规管理、普法宣传、案件管理等工作相结合,维护国有企业的合法权益,做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开展“五进”(进基层、进班组、进乡村、进家庭、进社区)普法宣讲,政企协同开展民法典、电力相关法律宣传活动。针对供用电合同、设备警示牌、线路绝缘化等开展专项整治,新发案件数量持续压降。建设优化“两会一站”平台(电力人民调解委员会、基层法学研究会、电力系统法律服务站),打通政府单位沟通渠道,不断提升案件处置质效。

  六是“正”心生廉,清风自来。将水之“正”与廉政教育等相关工作相结合,驰而不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治理,组织“带件下访、开门迎访”和工程建设、供电服务、省管产业清障行动。定期通报系统内外典型案例事件,梳理自身存在的问题,随时治理纠偏。严格落实“廉洁365”,常态化开展廉洁教育开年第一课、任前廉政谈话。开展谈心家访等活动企地联合共享廉洁教育资源,创新“廉政安全”文化内涵,全面营造廉洁自律氛围。

  七是“察”微知著,尽职尽责。将水之“察”与督察督办、安全督察、基层调研等工作相结合,磨炼深入基层的“脚力”。梳理建立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月度督导重点任务完成情况,适时下发督办单,确保重点工作任务务期必成。始终坚持“两个至上”,依托“若水•平安大讲堂”等活动,开展触电急救、典型违章等培训。深化实施“431”供电所帮包(即“四送去三带回一确保”:送思想、知识、管理、关爱;带回一线困难、建议、实情;确保业绩持续提升),不断做深做实“四下基层”,推动基层问题实现“下题上解”。

  八是“志”行千里,追求卓越。将水之“志”与电网规划建设、教育引导、创新实践等工作相结合,志向高远,一往无前,坚定追求卓越的信念愿景。统筹兼顾推动电网升级,超前谋划“十五五”变电站布局。加强项目储备量质期管理,深挖10千伏及以下电网基建需求。实施业务大学习、技能大提升活动,举办管理人员培训班、岗位练兵。不定期开展“1对1”谈心谈话,五四青年节前组织完成拓展、文娱等迎五四活动,凝聚团青力量、搭建成才平台、激发追梦激情。

  九是上善若水,润泽万物。将水之“善”与志愿服务、新闻宣传、典型选树相结合,兼善天下,打造向上向善的企业。通过“若水•文明在兹”“若水•兼善天下”“若水•彩虹连心”“若水•精神宣讲”“若水•文明乡村”五大系列志愿活动,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在新征程上赓续红色血脉。发掘员工身上的“微亮点”、员工身边的“微典型”,从点滴见美德,积极传递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形成从一线职工到领导干部“人人向善”的氛围。

  三、主要成效

  以“若水”拓展党建文化价值,“水之九德”激活内生动力。党委成员“德、察、勇”“驻点办公”52期次,150余项基层问题实现“下题上解”。落实党支部“勇”提升工程,6个党支部获评茌平区五星级党支部。树“志”明“德”,育才有“道”,常态化组织“1对1”谈话、素质拓展、技能培训,6个青年集体、12名青年员工获表彰。“正”字当头,率先完成“政企地”合作协议签订。“法”安鲁电,“义”在职工,政企协同构建“两会一站”咨询平台,面对面解决职工法律疑难29项。“义”行为民,工单数量同比下降49%、降幅全市第一,荣获茌平区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单位”。向“善”崇“德”,4名员工分获“聊城好人”“最美退役军人”“道德模范”称号。

  (文/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市茌平区供电公司 杜磊 张振 张守帅 苏晶超 施盛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