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创造价值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12 19:46:37 作者:谢雅丽 林国广 李潇 钟惠 黄志彬

  党建工作融入中心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党建工作的生命线。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称为:中国能建广东火电力特公司)党支部以“联学联建•融通融合‘六个一’”主题行动为突破口,与广州山屹机械公司党支部“结对子”,推动建设“四个联”即党员联学、平台联创、资源联享、服务联动的党建新模式,使党员、团员带头在经营管理、技术研发、服务意识等方面对标学习,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战略、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联学联建推进企业创造价值能力。

  一、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的优劣分析

  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党支部执行力的强弱,是决定完成公司党委各项工作部署好坏的前提,是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

  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不够,直接造成一些基层党组织工作举措、活动开展与公司中心工作的紧密融合不够,联系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不够,在工作载体和活动形式上创新不够,导致党员干部的参与度不高,弱化了党建工作对员工以及企业发展的影响力,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不能与业务发展做到双促进、同发展。

  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得好,不仅可以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使企业保持战略定力,提高竞争实力。同时,还可以不断加强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推动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得到有效落实,最终达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价值目标。

  二、党建业务融合不够的原因分析

  一是理论学习教育不系统。在学习党的新理论新思想方面,存在不系统,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与生产经营结合不够,在新发展理念和创新意识方面有待提高。

  二是党建工作创新不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的方法和途径不多,创新方法不足,在融合方面缺少有力抓手。

  三是部分党员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对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服务中心工作效果不明显,为企业解难题方面投入的精力还不够多。

  三、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对策

  中国能建广东火电力特公司紧跟广东火电“十四五”发展规划,确立了以吊装运输为公司的核心技术,以机械争先带动工程,深耕吊装运输专业市场,成为国内行业领先的技术型、管理型、服务型的专业化机械工程公司的“十四五”发展目标。为实现“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公司上下要转变思维观念、积极开拓进取、加强服务意识和提升管理质效。

  (一)党建引领促提升,业务融合谋发展

  1.落实“第一议题”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真正把党建工作摆在与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打造“党员活动室、劳模创新工作室、线上力特学习平台、青年之家”四大阵地,以党建“334”工程、“9•5行动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政治理论学习,在思想认识上更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业务工作、做好生产实践的具体行动,促进企业共同发展。

  2.加强支部建设,发挥堡垒作用。全面推进“五强两到位”党支部标准化,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落实党的决策、团结动员群众、生产经营、促进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打造“四心筑力”党建特色品牌,构建“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的格局,使党建特色品牌建设成为推动业务工作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党建带群建、党建带团建,使广大职工和团员青年在各自业务领域建功立业。紧密围绕力特公司项目实际,将创新项目党建实践同加强项目管理、推进“334”基础工程相结合,大力开展项目管理“十化”建设,在中广核太平岭核电项目推进项目管理向施工作业机械化、全面数字化管理转变,以高质量项目党建保障项目高质量建设。

  (二)党建赋能聚合力,联学共建强科研

  1.聚焦重点任务,联合科技研发。中国能建广东火电力特公司党支部与广州山屹机械公司党支部在重大技术攻关、装备升级改造、市场推广应用等开展合作研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研讨机械工程前沿技术,进一步加深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大型履带起重机技术和装备创新研发工作迈入“快车道”,屡屡创新突破,打造国之重器。共同研发的全国首台“二合一”、电建行业最大的履带起重机SCC52000TM已完成下线交付。公司邀请了中广核、中石化、三一重工等业主及合作单位参加交付仪式,并同步在中国能建和广东火电视频号进行现场直播,取得良好的对外宣传效果。

  新研发的3000吨履带起重机SCC52000TM可以自由分并,随时实现“化一为二,合二为一”,完美地提升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使用率。通过该技术研发,在机械结构、电控、液压等领域的多项技术应用国内领先,典型工况性能实现了“1+1>2”的跨越式升级,形成公司专有技术并申报发明专利。后续将助力承接“华龙一号”机组核岛大件设备模块化吊装业务,节省购买相近等级大型履带起重机的费用,为公司下一步承建更大规模、更高等级的工程项目奠定坚实基础。

  2.“智慧”赋能机械,铸牢安全堡垒。中国能建广东火电力特公司党支部与广州山屹机械党支部加强科技兴安工作力度,对设备运行及安全状况的全过程监测等方面开展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共同合作开发机械智能管控平台,不断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新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打造了数字化后台管理,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信息化赋能目标。同时通过运用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在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及人员管理等方面助力公司实现数字化转型,实现设备安全管控及管理效率的提升,推动落实“334”基础工程,助力公司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精细化建设。

  3.聚力招才引智,积蓄发展动能。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中国能建广东火电力特公司党支部与广州山屹机械党支部以大型履带起重机技术和装备创新研发为己任,实施“双向培养”模式,把研发一线的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为公司打造了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场经验丰富的高素质研发团队。借助科技创新实力,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起重运输机械液压油实时检测技术研究,强化产学研联合创新。

  (三)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助推企业互利共赢

  中国能建广东火电力特公司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不断优化施工工艺,为客户解决“重”“大”施工难题,积极引领吊装技术行业发展,打造行业闪亮名片,已连续11年荣膺“中国吊装十强企业(国有)”称号。在资源共享方面,双方发挥优势互补的协同效益、为对方品牌实现精准赋能,深化“党建+经营业务”的融合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细化合作领域,加大合作力度,开展市场营销管理、服务创造价值对标学习,针对如何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改善客户体验上创新举措、打造亮点,实现合作共赢、优势互补。

  双方进一步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做好“大国重器”品牌宣传推广和提升公司影响力。共同研发的3000吨履带起重机的亮相受到央视《非凡十年坐标中国》栏目的大力关注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为后续市场开拓增强动力。目前,升级后的3000吨履带起重机已成功在中广核太平岭核电项目完成了SG隔间模块、环轨整体吊装以及公司第23个穹顶吊装任务。《力拔穹顶》成功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环球网、搜狐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发布,实现品牌共建、资源共享,促进双方共谋发展。

  (四)以服务创造价值,打造核心竞争力

  中国能建广东火电力特公司党支部贯彻落实集团项目党建“三抓三强四到位”要求,用好联学联建平台,合力解决生产经营突出难题,双方共同探讨应用防腐新工艺,提升履带吊起重机防腐质量,提高对起重机检查、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排查、维修方面的整体工作水平,联合解决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吊钩转动不顺畅的技术难题,发挥党建工作促进作用。在力特公司首次承接古树迁移保护项目上,为确保古树移植吊装的顺利完成,广东火电力特公司党支部与广州山屹机械党支部共同研讨使用800t履带起重机吊装方案。

  聚焦生产经营改革发展重点任务,中国能建广东火电力特公司深入开展“建区创岗创青号”“9•5行动工程”党建专项行动,围绕工程建设、技能提升、质量安全等方面组织党员开展、青工“五小”创等急难险重任务。将党的工作下沉到基层一线,把党的旗帜树起来,让党员带头实现懂党务、懂业务、懂管理,实现党员先锋创绩目标,激活党建价值创造的基点。

  联学联建对推动公司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创造价值取得较好成效,中国能建广东火电力特公司党支部将持续加强与结对企业的联学联建,积极探索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的路径和方法,不断谋求机械工程产业改革、创新、发展的突破,为公司贯彻落实“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文/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 谢雅丽 林国广 李潇 钟惠 黄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