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前中后台党建与科创融合机制 加快发展供电企业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5-08-14 17:00:09 作者:徐诗颖 郑方晴 杜珊三 王锐 刘艳梅

  2023年10月,为深入落实国资委、网省公司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探索管制业务单位深化改革与科技创新体制变革相结合的落地实践,广州供电局印发《广州供电局打造科创型管制业务单位改革标杆总体方案》,明确“重点依托电力科学研究院,构建改革特区,打造新平台、锻造新技术、布局新赛道、建设新窗口、健全新机制”,相继出台了《电力试验研究院(品控技术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氢能源研究中心及各实体化创新实验室优化调整》《广州供电局支持电力科学研究院打造平台型科研单位20条改革举措》等方案,持续加大科技创新资源投入,为电科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大支撑”。

  一、重要意义

  为更好发挥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做精做深做新“科改行动”,南方电网公司在改革方案中明确,试点实施管制业务单位改革创新特区,打造广州超大城市供电局改革样板。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电力科学研究院对标国资委“科改企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构建前中后台党建与科创融合机制,不断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优化配置,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全力推动供电企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奋力打造“科改落地的全网示范”。

  二、主要做法

  电力科学研究院作为广州供电局“生产技术支撑平台、科技创新发展平台、战新产业孵化平台和高端人才培养平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构建“攻坚型前台,支撑型中台,保障型后台”党建与科创融合机制(前台:实体化实验室、专业业务所;中台:创新发展部;后台:党建人事部、综合部、资产技术部、安全生产部),以“三抓三强三融合”党建工具为抓手,以党建“红引擎”点燃能源电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强引领: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聚焦统筹前中后台建设,推动党的领导与科技创新、企业治理深度融合。电力科学研究院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党委班子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改革抓在手上,做实重要项目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确保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落实“三大一重”议事决策制度,创新党委决策机制,组建电科院实验室管理委员会,辅助开展创新决策与统筹规划,促进组织党建责任考核目标与企业科技创新任务目标相互兼容,通过深化决策机制改革释放整体效能,实现党建工作机制与科技改革举措相互配合。

  擅攻坚:充分发挥前台党组织冲锋克难作用,聚焦深化拓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创建。划分柔直试验技术、500kV真空断路器研发、湾区电能质量治理等领域“党员责任区”,把管理责任、监督责任落实到党员岗位上,确保责任区全面从严治党和中心工作“双优”,促进支部引领基层治理更有力量。广东省劳模、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受奖者设立为“党员示范岗”,劳模工匠作为项目负责人“揭榜挂帅”“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先进典型培育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推动生产科创业务提质增效。践行“为人民服务”,成立优质供电先行者“党员服务队”,全网率先建立用户侧电能质量治理服务体系,开拓高端制造业用户优质用电服务。

  聚效能:充分发挥中台党组织优质赋能作用,聚焦推进党建工作与创新创效中心工作目标衔接、过程融合、同步落实。推动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变革,中台逐级分解年度科技创新指标,统筹上下游党组织创新资源,运用绩效考核、专项方案、定期调度等手段督促各党支部,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的发展优势。发挥中台“谋、引、带”作用,系统布局核心技术、战新产业等五大业务板块,编制科技创新指南,策划技术攻关、2030智能电网等重点任务。优化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实行科技项目“赛马制+新揭榜挂帅”和经费“包干制”,设立科技创新“成果知本券”,试点项目“创业合伙人”,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和经费支配权,实施科研助理和科技管家服务机制,切实为科研人员减负,推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

  勇变革:充分发挥后台党组织保障增效作用,聚焦创新人才管理制度机制,打造人才成长沃土。坚持“人才强院”,每半年专题研究人才工作,后台党支部每半年分析人才队伍情况,协同中台滚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校准人才需求,聚焦适应新质生产力培育高素质人才。依托“人才+”重要工程、重大项目、重点平台等载体,加强青年人才培育。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相结合,建立符合科研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机制,对“塔尖”人才、中坚力量、后备人才、一线技能人员等人才分层分类精准施策、因需施策,近3年高技术技能人才比例提升至48.22%。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机制,灵活开展多种形式的中长期激励,鼓励科研人员专注科研,潜心探索科研“无人区”。

  筑根基:抓实思想政治工作,聚焦打造思想先进、爱党爱国爱企的员工队伍,夯实中后台党建与科创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坚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青马工程”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年人才学习“科学家”精神,践行“知行”文化。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落脚到疏导思想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上,建立三级网格化全覆盖联系服务机制,开展“工会主席访谈接待日”、职工代表巡视,倾听员工心声;运用“心理波动诱因24节气表”,动态管控员工思想动态,提前预判风险采取措施,实现思想动态管控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搭建“智创未来”文化室,展现优秀科研人奋进新征程的故事,挖掘老一辈电力人艰辛奋斗的品格和新时代青年科研工作站不懈追求的精神,引导广大员工学习先进事迹,汇聚磅礴奋斗力量。

  三、主要成效

  电力科学研究院通过深度挖掘党建工作的政治引领力和组织凝聚力,深度融合党的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科研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让科研实践成为检验和丰富党建理论的重要阵地。机制运行实施后,电科院先后获得中国电力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电联标准一等奖、南方电网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十届广东专利奖等高层次奖励10项,创历史之最。新增南方电网战略/杰出专家2人,各级技术技能专家总数增至24人,电力行业国际学术组织任职2人,全国性及能源行业标委会任职委员增至19人,创历史新高。

  下一步,电科院党委将继续按照广州局党委部署,“快”字当先,实干兴业,为广州局创标杆产出更多更有影响力成果,切实推动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文/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电力科学研究院 徐诗颖 郑方晴 杜珊三 王锐 刘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