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意义
现阶段企业安全工作环境不断变化,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涌现,电网企业后勤领域同样面临着综合安全风险长期存在、设备安全风险不断涌现等严峻安全形势。无论是有效防范重特大设备事故发生,还是防范消防安全风险,企业都急需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站位,创新和完善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安全工作系统化管理,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因此,国网山西电力党校面对后勤管理由粗放向精益管理转变、由事务性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转变的新趋势,紧紧围绕服务大局,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广大员工政治站位,从意识形态层面筑牢党校后勤领域本质安全根基。
二、主要做法
国网山西电力党校结合当前电网企业后勤安全管理现状以及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将构建思路中的一般方法路径具体化,设计融入了党建引领的后勤领域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发挥安全工作顶层指导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一)党建引领夯实本质安全体系构建基础
要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切实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中央企业要带头作好表率,给全国企业做标杆。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党建引领,站在对党和国家事业负责、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高度,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企业各项安全部署上来,深刻认识安全永远在路上,扎扎实实开展好各项安全工作。
1.明确“党建”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突出作用
实践“党建+安全”是国家电网公司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党建+安全”工程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夯实安全工作基础的坚强战斗堡垒,促进党建工作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档升级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党建工作的优势,教育、管理和监督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党员意识和安全意识,在安全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各项安全工作的稳定发展,引领供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稳步提升。
2.“党建”如何引领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本研究深入探索了如何以党建引领方式,创建安全的企业文化氛围。
一是在安全管理机制上实现引领。客观来看,企业党建工作与安全文化管理属于两个体系,有着不同的职能部门和分管领导,容易形成安全管理人员对党建工作不够重视、党建工作人员难以在安全管理中发挥作用的情况。因此要以“围绕安全强党建,抓好党建保安全”的工作思路,激发党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动力,充分发挥党员在安全管理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是在安全管理意识理念上实现引领。安全管理除需要技术性防护等硬性安全措施外,更需要将安全理念、常识、意识等“软要素”植入企业职工的心头,形成一种扎根于潜意识的职业性习惯行为,在本质安全水平提升过程中,发挥“人的意识”的重要性。由党员带头学安全、讲安全、做安全,加强职工经常性、规范性安全教育,将安全管理触角延伸至全员,实现从“企业管安全”到“员工要安全”的转变。
三是在党建宣传和思想教育上实现引领。思想教育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制胜法宝。要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就必须做好员工安全思想教育,使安全责任制入心入脑,让职工自觉形成“安全红线意识”。
(二)构建电网后勤领域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1.设计运行模式,突出党建引领顶层指导作用
根据电网企业后勤安全管理现状和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以提升体系运转效率为目标,基于经典的PDCA模式,突出人和管理为代表的“安全软实力”在企业实现本质安全中的根本性、长期性作用,强调领导和责任,优化提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LR—PDCA”模型,即将一个安全管理划分为六个过程:L(Leadership)党建引领作用、R(Responsibility)压实责任过程、P(Plan)策划过程、D(Do)实施过程、C(Check)检查过程、A(Act)改进过程。党建引领下电网后勤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整体及体系各要素均遵循“LR—PDCA”运行模式,以实现本质安全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LR—PDCA模型以传统PDCA循环理论为基础,在原来的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四个环节基础上,加入党建引领和压实责任环节。在PDCA循环一开始,就通过新的党建引领环节(L),发挥党的思想凝聚、行为号召作用,向员工不断传递思想政治站位以及公司重视安全的信息,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员工自主认识并重视安全工作,改变员工对安全工作的态度,进而改善员工的安全行为。接着,再通过新的压实责任环节(R),推进组织机构和责任制建设,明确电网企业后勤各专业岗位及其责任义务,为组织人员落实全员安全责任夯实基础。
2.体系框架分析
“LR—PDCA”每个过程的主要运行机制分析梳理如下:
L(Leadership)——党建引领过程,即:明确党建引领作用是安全管理体系成功建立与实施的核心,强调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各级组织和领导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持和持续改进做出明确的承诺,确立企业安全愿景、方针,提炼安全管理核心理念,制定体系建设阶段和目标。
R(Responsibility)——压实责任过程,即: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组织机构,优化人员配置,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明确企业全员参与的具体要求。
P(Plan)——策划过程,即:依据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开展后勤设备、环境系统生命周期每个环节的危险源辨识,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基于风险评估分级结果,制定危险源控制、隐患治理和应急等措施,设定安全管控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可测量的指标,结合实际制定安全目标及指标实现方案。
D(Do)——实施过程,即:针对风险辨识评价结果,在充分保障相应的人力资源、安全投入、物质基础的前提下,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增强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建立并严格执行有效的内外部沟通、运行控制、现场管理、变更管理、相关方管理、应急管理等工作标准和程序,消除或降低运行过程中安全风险,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C(Check)——检查过程,即:建立安全监督检查机制,通过日常检查、季节性检查等安全检查形式和安全性评价、“四不两直”现场监督等监督方式,开展合规性评价,监视、发现并督促整改安全管理体系运行问题;基于检查和监督结果,开展公平的安全管理绩效评价和奖惩;定期对安全管理体系开展内审和管理评审,检查体系运转情况和效果,衡量体系运转的有效性。
A(Act)——改进过程,即:明确安全管理活动中发生的不符合项来源,针对不符合项开展整改和预防,制定改进方案和计划,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实现闭环管理;明确能实现持续改进的来源,包括组织内外部成功的安全实践经验、新技术等,以实现持续改进。
三、主要成效
根据“LR—PDCA”模型每个过程的运行机制,设计完成了电网后勤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运行实践证明,党建引领深度融入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能发挥独特作用,而且可以大有作为。在后勤领域安全工作中,引导党员“亮身份、晒承诺、勇争先”,能够充分发挥党员引领带头作用,带头排查隐患,带头督促整改落实,通过带思想、带安全、带技能,带头遵守安全规程,影响和带动全体员工集中精力把安全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同心协力将安全管理体系逐步优化,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共筑坚强安全堡垒。
(文/中共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党校 李春光 吴富杰 刘鹏涛 遆鸣 张智宏)